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longge 10-18 10:28 阅读 我爱育娃
人类是先有了思想和感情,而后才有了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这句话初看的时候,平平无奇,但是细看和体会,却是非常的正确。 设若你不会说话,不会写字,如何表达感情呢?文字都

人类是先有了思想和感情,而后才有了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这句话初看的时候,平平无奇,但是细看和体会,却是非常的正确。

设若你不会说话,不会写字,如何表达感情呢?文字都是后来出现的,辅佐人们记录和表达自己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

而婴儿一出生,就天然有着濡母的情结,而这种灵性的天然的感情,古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思字的出现,目前来看,有文字的记录,就有“思”,比如《诗经》关雎篇。辗转不得,寤寐思服。意思是夜晚辗转在床上,做梦都在想着一位美女。

思字的字形,上面是个田,底下是个心,这种写法秦汉时期就有了,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思字,表达的是人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但实际思字在先秦,更象形也更深邃,因为上面的田,是个脑颅的卤字。也就是这个思字,上面是脑袋,下面是心,是一个人内在的灵魂和感情,是贯通的。

思这个读音和丝一样。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而中国有丝织布,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利用树叶兽皮保暖防雨,后来进化成,用植物的树皮纤维编布料。蚕丝的发现,起源古老,有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的蚕丝,黄帝时代距今5000年左右。实际蚕丝的发现或可更古老,因为四川有蚕丛国,这里的先民很可能在很久之前,就会用蚕丝织布,只不过是随着部落征服,养蚕技术才会流通到其他地方。

是先有了代表纺织纤维的丝,还是先有了代表人类情感的思字呢?

这两个字的读音自古未变,倒是让人遐想。

思念如丝,思想如丝,这倒是形象的比拟。那从心里升起,通过大脑过滤,向外发散的思维情感,那代表人的灵魂的上升和感受的种种,都像丝一样,尤其是蚕丝,如此细腻细微而真实存在。至少,我个人是认为,有了丝状的现实物质,才使得人们将思想和情感,读作丝,写成思。

因为必须有一种精确而精妙的表达。

而且中国人认为感情和思念在很多时候,是天然而来的。这也就是中国人注重感情,不避讳思念的缘故,那是真实客观的,甚至就是人本身的特质。

《诗经》三百篇里,有思字的篇章多达55篇,出现思字,据我自己粗略计算一下,有一百零二次。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不要种植超大的田地,因为那里野草疯长。不要思念太远的行人,因为会让你心情郁闷和伤感。

不要种植太大的天地,因为那里荒草蓁蓁,不要思念已经离开的人,因为会使你忧心忡忡。

我曾经以为上古的社会小国寡民,人们固守田园,安居乐业,但是从来不是,原始人类就面临食品资源的匮乏和竞争,商周属于奴隶社会,而被抽去当兵打仗的人,不计其数。就算是到了汉唐,人们为了谋求活路,远行,读书,经商,入伍的不计其数。外出的人是人子,人夫,人父,亲人的隔绝,世路的颠沛,有多少人能够浑然于人间命运的起伏,而没有情感,没有思念?

许多事情超出能力和认知之外,就像无边的田野,无力耕种繁荣,思念遂如荒草疯长,指向了时间的无穷。

不要考虑太远的事,不要思念太远的人,可是你真的能做到吗?那就是做到,也是违反天性和自然心情的。

相思这个词,在文献里,始于汉朝。

相思,该怎么解释?现代的人通常觉得是互相思念,甚至专门指的是男女感情。

相字,是树木上面长着眼睛,或者是像树木一样看着对面和远方,有着审视,回顾,重点看待的含义。

相思最初的含义,是我,像一棵树木一样看着你,等待你。后来相字,又有站在高处俯瞰,管理的含义,又有相互的含义。

那么相思可能也起源于古老的缫丝纺织,相丝。横竖交织的丝线,绵绵织成布匹。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古诗十九首之《客从远方来》

汉朝稳定时期,乡村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汉朝流行。

男子耕田,女子织布,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劳动成果,是缴纳赋税的。女子对于纺织的熟稔,是过于当代人的。

但是这一稳定的社会模式在汉朝末年,被战争动荡打乱。丈夫被征入伍,或被迫为生计远行,妻子在家守候。

婚姻不久的丈夫,忽然被远行,音讯不通。

直到有一天,一位远方的客人来到家里,留下了丈夫托人带给她的半匹丝绸。

这是丈夫对妻子的爱和牵挂,因为半匹锦缎上,是绣着鸳鸯鸟的图案。

女子没有将它制作成衣裳,而是利用整个布料,对折起来缝合,做成了一床被面。

被面里面,填上了柔韧的蚕丝,缝合的地方,是做成的纽扣结。

一床灿烂的锦被,全新铺在眼前,象征着她和丈夫的爱情,如丝绸崭新,如蚕丝绵绵,如胶似漆。

那么这里的长相思,使用的就是丝和思的谐音。

那柔韧的长丝,就如同她的思念,如同两个人的思念。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虽然这已经是离汉朝一千多年以后,宋朝人的解释,但是我仍旧相信,在汉朝,用丝代表思,已经是成型的民间概念。

相思,长相思,未必是专门指的男女情感。

谁能抗拒那天然的思念,亲情,爱情,友情,是现代定义下对情感的分类。

但是在古代,我思念你,是从内心而发,涵盖了所有的感情。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丈夫岂无泪,不学儿女悲。

今日独潸然,为别良交知。

交知不易遇,一别会何时。

念兹出门去,空有长相思。

非无樽中酒,亦有桐与丝。

未饮先叹惋,欲歌还喑噫。

谁能谅予心,惜哉此别离。”北宋 · 苏颂《和林成之五题 其五 惜别吟 》

大丈夫岂能没有眼泪,只是不会学小儿女露在面上。

今天我独自落泪,是因为和良友分别。

知心的朋友不容易遇见啊,别离后,又什么时候相见呢。

一想到你离开这里,而我空有思念你的绵绵情感和惆怅。

我并非没有酒可以买醉,并非没有歌舞可供娱乐。

只是因为你的离开,美酒未饮,已经不断在叹气,打算唱歌,声音却哽咽。

谁能知道我的心,是为伤离别。

在人生路上,你会遇到性情相投的知己,如同一面镜子,如同火遇见风,有过心灵共振,思想合拍的投契,使你享受到人间人生真情的厚重可贵。

而一旦分别时,也会有依依不舍。

之如俞伯牙钟子期,白居易元稹,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如锦上花开,雪中炭来。

这里的长相思,是男人间的同学情,战友情,知己情,是女子间的金兰交,闺蜜情。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折荷莫折茎,中有千万丝。

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元末明初 · 胡奎 《折荷曲 》

不只是蚕丝,被谐音谐意作丝,但凡丝状的物体,都可代表描绘思念。

柳丝,藕丝,菟丝,鬓丝,蛛丝,琴弦。

那么这首相当别致。

折荷花不要采摘荷花杆啊,荷花茎中有千万条藕丝。

秋风吹折了荷花,却吹不断藕丝,那总是代表着荷叶荷花的永恒思念。

李商隐写,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生。

实际也是隐写了像荷叶藕丝一样缠绵人一生的思念和情谊。

人生不死,思念永恒,不管是对国,对乡,对故人,对爱人,对子女。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长相思,暗泪披。

虫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

钟鼓不鸣心肝摧,白云一片何处栖,故园紫荆馀枯枝。

长相思,见何时。”明末清初 · 释函可

这是一首思念故国家园的诗。

明末清初的函可,是明朝尚书之子,明末出家,但是在南明时期,他看见了国家巨大的变迁动荡,以及死在征服者屠刀下的惨烈,他以僧人身份做掩饰,写下了记录史实的《再变记》。他被清廷拘捕,因为是出家人身份,流放辽阳千山。

他的故国是明朝,故乡是广东。而他流放的地方是冰天雪地的东北。在这里他作为僧人一方面慈悲宣教,另外一个真实的身份,是明朝的遗民。

他的诗词里,没有儿女风花雪月,只有对故国故乡的一片拳拳思念。

长久的思念,眼泪暗垂。

只有秋天的虫和草,知道感受到我的眼泪。我坐在佛堂灯火前,看着微弱的灯火。

我没有敲钟打鼓,因为心肠破碎,我像一片白云一样飘荡无依,因为故乡的紫荆树已经全部枯萎。

那么不明白函可写的到底是什么含义的人,我给个提示和史实,紫荆树代表兄弟,而函可流放到东北的时候,函可在广东的一族人,包括他的兄弟,都在抗清中战死。而消息辗转送到他面前,这位高僧并不能淡定念佛,心肝摧折。

长相思,是他对故国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此恨绵绵,延续终生。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

长相思,不只是代表儿女情怀,在这样的家国巨变面前,长相思的深沉,是上升到爱国的。

文章评论

相思经典古诗五首(秋风吹不断,总是长相思)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