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精选四首夏雨诗词)
春雨缠绵,秋雨凄清,冬雨萧瑟,而夏天的雨,如同一个脾气暴烈的汉子,挟风带雷、势不可挡,狂卷而来又倏忽而去。
没有人不喜欢夏天的雨,虽然它们迅疾狂暴,令人猝不及防,却能洗净炎炎烈日、灼灼热光,给人带来清凉惬意的雨后欣喜。
一起走进诗词里的夏雨,去感受那份夏日独有的明快与清新。
最清新的雨
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日雨后,僧人的住所之中清净又凉爽,
雨水洗过的竹林颜色青翠如新,空气也愈发清新怡人,仿佛所有的尘埃都被洗却。
忽然吹过一缕清风,卷起池塘中的荷叶,那蓄积在荷叶中央的水珠如水银般倾泻到池水里。
“兰若”,即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ě,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后来泛指一般的佛寺。
在这个夏日,诗人在一个寂静的佛寺中躲雨,也享受到了难得的惬意。
僧舍是清凉的,竹林是清凉的,滚动着水珠的荷叶是清凉的,雨水洗涤过的空气也是清凉的。
夏日的炎炎热气,仿佛被这一场雨冲刷干净,雨后的世界是如此的清新舒爽,而诗外那一朵亭亭玉立的青荷,更是给这个绝美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摇曳多情的写意之美。
最迅疾的雨
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环曲的池塘水面上,雨水像细丝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
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我坐看远处天空中浓密的乌云,仿佛含着雨水迅猛地喷洒在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
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倾泻到了我的头上!然而远处的山峰上,却映上了一抹夕阳的余晖。
这两首诗与唐诗普遍的含蓄蕴藉风格截然不同,而是简洁直接,快心露骨。
在诗中,诗人没有虚实相生的写景手法,也没有比兴借意的思考,而是纯粹的描写。
诗人准确地抓住了夏雨速度迅疾、势头迅猛、雨脚不定等特点,
从“坐看”的从容,到“忽惊”的跌宕,再以“却是”作转折,用笔新鲜活跳,深得夏雨之趣。
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措语尖新、形象生动,更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的倾注感,可谓尽态极妍。
最奇幻的雨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遍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都仿佛在震动。
短短一瞬间风平浪静,好似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
留下水波满漾池塘,青草翠色欲滴,仿佛有上万只青蛙在齐鸣。
这首诗写的是夏日大雨前后的景象。
前两句风雨乍来、雷霆震耳,气势磅礴;后两句风停雨息、云开天明,清新恬静。
一前一后的对比如此鲜明,正是夏日雷阵雨最真实的写照。
“龙”与“蛙”的对比,则给雨后平静的风景平添了几分鲜活的气息。
而诗人在描写夏雨时,借景抒情,更是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和自然界一样,总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然而,那些挫折总归是短暂的,勇敢坚持、顽强奋斗,难关总会过去,雨后总会有更美丽的风景。
最惬意的雨
陈与义《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在西南的江面映出一片清平湛蓝,
雨后天空上高卷的微云,如同横卧在江面的小滩,纹丝不动。
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还湿着,楼外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好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今夜这如此美妙的情境无人共享,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夏末秋初,骤雨方歇,诗人捕捉了雨后初晴后自然风景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啼鸣的鸟雀、低沉的残雷,色彩鲜明又富于立体感,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绚丽景观。
诗人没有一个字写自己的情感,却通过“急搜奇句报新晴”的行为传达了内心的欣喜,通过“无人共”与“尽意明”的对比,表达了对雨后清新美好夜晚的珍惜。
- 上一篇:雨露养秋实,离离弄霜红(6首关于秋实的冷门诗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