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习俗有哪些(分享处暑节气民间七大习俗)
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炎热的酷暑已经结束,意味着天气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俗语说“处暑牵来秋老虎、早晚不见午间出”,就是很好的说明。
处暑节气的习俗,主要有开渔节、拜土地、放河灯、煎药茶、祭祖、吃鸭子和吃龙眼配稀饭等七大方面。
一、开渔节。
处暑之后,是渔业收获的大好时节。每年处暑,浙江沿海一带都要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当日,举行盛大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的活动,主要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仪式、专场文艺晚会、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和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
二、拜土地。
处暑时节,正是农作物丰收的时刻。每年此时,民间会举行各种仪式,拜谢土地爷,表达感谢之情。有的,会宰杀牲口,去土地庙祭拜;有的,会在田中插上旗子,以示感恩;有的,在田里干活回家后不洗手脚,怕丰收的喜气洗掉。
部分地区的人们,会把麻、谷等农作物悬挂在门的两边,彰显丰收景象。
三、放河灯。
放河灯,也叫放荷灯,是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表示对逝去的亲人一种悼念之情,同时对活着的人表达祝福。
河灯,又叫荷花灯,一般底座为荷花瓣的形状,上面放置灯盏或蜡烛,在中元夜放于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漂浮。
夜晚,灯火在水中随波移动,星星点点,层次错落,美丽而又壮观。
四、煎药茶。
煎药茶,也叫煎凉茶,自唐代盛行至今。凉茶的制作方法,因地制宜,各有特点,多为清热祛暑作用。处暑期间,南方民间多有煎凉茶的习俗,是先到药店配制含有金银花、菊花等中草药的药方,而后在家煎茶备饮,有清热解毒、去火除湿等功效。
在北方民间,多熬制酸梅汤,制作材料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和冰糖等材料。煮好放凉后饮用,喝起来酸中带甜,口感极佳,有生津止渴、除烦安神等作用,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
五、祭祖。
处暑节气期间,有中元节,很多地方的习俗会与祭祖有关。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这个时节以祭祀先人、故人为主,民间会举行各种祭祖活动。
六、吃鸭子。
处暑节气吃鸭子,是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俗语说“秋高鸭肥”,秋天吃味甘、性凉的鸭肉,不仅可滋阴养胃、利水消肿,还可以缓解阴虚火旺,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的作用。
七、吃龙眼配稀饭。
吃龙眼配稀饭,是福州民间的习俗。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和滋补养气的作用。
吃法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 上一篇:关于心情压抑文案推荐(扎心的伤感短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