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longge 08-13 09:56 阅读 我爱育娃
火轮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 卧闲枝上唱开怀。 ——左河水《夏至》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意味着万物到这个时候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 俗话

火轮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

卧闲枝上唱开怀。

——左河水《夏至》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意味着万物到这个时候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

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虽然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过后大约再过二三十天,通常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就要到来了。

夏至时节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中旬。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的面是很有讲究的,要吃新面,因为夏至节气,全国的麦收基本结束了,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这一天也是一年中夜晚最短,白天最长的一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在季节变化之际吟诗作赋,通过季节的交替来抒发感情,或是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

1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唐朝诗人韦应物因为在苏州当过刺史,也被人叫做“韦苏州”。有一年夏至节气,韦应物到一个叫“北池”的地方去避暑,并写了一首《夏至避暑北池》。在这首诗里,韦应物一边避暑消夏,一边心里还挂念着烈日下忙于农事的老百姓。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唐代〕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晷(guǐ)”是古代观测太阳的影子,用来确定时间的工具。这里代指太阳的影子。“漏”就是漏壶,是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这两句是说:夏至这一天,因为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所以昼晷所测的白天的时间就到达了最大的极限,自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逐渐加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意思是: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政务的计划,却已经在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时间如流水,也表明自己想开展的工作一直无法开展。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说的是:衙门里每天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最繁忙的。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讲述的是:虽然诗人高居庙堂,可是还惦记着老百姓在田里的耕作,如此酷热的天气,不知他们是怎么抵挡的。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意思是:正午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是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在池塘边游览,好不惬意。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指的是: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这是描写诗人纳凉的环境。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筠(yún)”是竹子的青皮,这里代指竹子。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新生的竹子外面都有一层白霜,那是因为新长出来的竹子还比较娇弱,就会分泌出一层蜡质来保护自己,不被虫和细菌侵蚀,这是夏至时节所特有的风景。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说的是:在这里可以暂时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表面上看似乎诗人纵情于诗酒田园之中,但是又透露着一丝无奈和无能为力。

2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温名基,字伯温,他辅佐朱元璋平天下。民间流传着“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有一年的农历五月十九日,正值夏至节气,这天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刘伯温写下了《五月十九日大雨》,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

《五月十九日大雨》

刘基 〔明代〕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落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仿佛都在震动。一会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匆匆离去了,池塘水满,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刘伯温在这首诗里写的是夏至节气,大雨来临后的景象。前两句风雨雷电,气象磅礴;后两句雨住风停,清新恬静。暴风雨虽然猛烈,但总会过去,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勇敢与之斗争,难关总会过去的。

3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天山因为冬天和夏天都下雪,所以在古代又叫“雪山”。传说诗人李白出生在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之一——碎叶城,李白五岁时跟随家人搬到了四川。李白是在蜀地长大的,但在他的心灵里却从小留下了西域的印痕,入关路上的雪山大漠,还有天山明月都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唐玄宗天宝二年,当时李白已经到长安城一年了,在翰林院里供职。此时的李白正好有建功立业的抱负,这一年的农历五月,李白写了一组诗《塞下曲六首》,在这组诗里,他把儿时对于西域地域风貌的记忆全部融入到了字里行间。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唐代〕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农历五月正是现在这个季节,已经是夏天了,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农历五月石榴花格外鲜明,而且石榴树的枝叶间,也可以看到刚刚结成的小石榴果。但是,李白所写的五月是在天山,天山常年被积雪覆盖,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开的鲜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折柳曲是古曲,古代以折柳送别,想着家乡如今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象征,如今无花也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则抱着马鞍打盹。这一句不用“枕”,而用“抱”,一字之差更能表明展示的紧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这里引用了西汉时期傅介子斩楼兰王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朝使臣,傅介子受大将霍光派遣出使西域,用计斩杀了楼兰王,为国立功。李白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之情。

4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唐玄宗天宝十年的农历五月,西北边境石国的太子带着大食等部袭击唐朝边境。“石国”是古代西域地区的古国。当年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曾经路过的“赭石国”,就是“石国”。唐朝时期称那个时代的阿拉伯地区为“大食”。当时的武威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带兵三十万出征抵抗。当时,边塞诗人岑参在做高仙芝的幕府掌***,他的同僚刘判官要随军出征,岑参就在好友出征前写了一首诗送给他。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唐代〕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农历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少,而刘判官您骑马迅疾如飞鸟。

岑参曾在《火山云歌送别》中提到,“火云满山凝未开,鸟飞千里不敢来”。鸟都不敢来飞,更不怪“行人少”了。这两句除了写出农历五月火焰山的赫赫炎威,也暗示了行路的艰险。

“看君马去疾如鸟”,写出了刘判官过人之勇,烈日炎炎,黄沙茫茫,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一匹飞马疾驰而过,往火焰山直奔而去。可见骑者身手不凡,也写出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

“都护行营太白西”,“行营”是出征时的军营。这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临时的营地远在太白星的西边。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显得很威风,也有气派。

“角声一动胡天晓”,从字面理解,这是岑参遥想军营中清晨的情景。本来是拂晓到来军营便吹号角,然而在岑参的眼里,却是一声号角将胡天惊晓。这一句可与唐朝诗人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相媲美,显示出了唐军将士回旋天地的凌云壮志。

岑参在这一句其实想表达的是,只要唐朝军队一声号令,便可决胜,使西域重见光明。这首诗在送别诗中也算是别具一格了。

5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宋朝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位非常热爱夏天的诗人,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名句,都是出自他的名作。杨万里有一首写在夏至后的小诗。

《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

杨万里 〔宋代〕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初暑”实际上是指夏至节气刚过,热气刚刚升腾,还不算太热的时候,杨万里来到了一个叫“连天观”的道观。“连天”说明了这个道观很高。

“登台长早下台迟”,夏天爬山都要早出门,晚去一会儿太阳出来,天气就会变得特别炎热,所以杨万里想登上连天观的高台,一大早就出门了,下山却很晚。

“移遍胡床无处移”,“胡床”类似于现在的躺椅,此时的杨万里或许在道观里摆上了一把躺椅,手里拿着一本书,惬意又舒坦。可这个时候无论把胡床移到哪里,太阳光就会跟到哪里。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杨万里觉得既然躲不过夏天的太阳,就只有靠手中的扇子了,可是天太热了,扇子越扇越快,感觉风里都是热浪,最后只能放弃。热就热吧,我不扇了,不是因为天气变凉爽了,而是因为我的手已经酸痛无比,没有力气了。

杨万里的诗很生活化,虽然简单,但是很精彩,或许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吧。

6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

宋朝词人刘克庄写过一首小令《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他在这首小令里想象自己遨游月宫,读完这首小令,你会惊叹刘克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宋代〕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蟾”就是蟾蜍,相传它是月中的精灵。词人想象自己高风快浪,骑着蟾蜍在万里夜空中遨游。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姮娥”就是嫦娥。嫦娥的姿态好像是似曾相识,她素面清雅不施粉黛。一个“曾”字,词人想表达的是我好像原本就与嫦娥相识。这跟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与乘风归去”的“归”字想表达的意思相同。“素面元无粉黛”,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来比喻月色。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银阙”指的是仙人或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我在珠光宝气的银河宫阙里尽情地遨游,俯瞰尘世间,只见云雾缭绕。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我喝醉了,不经意摇晃了几下月亮上的桂花树,人间便吹起了阵阵凉风。这两句词人想表达的是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会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可贻害人间。

文章评论

夏至经典诗词大全(夏至节气著名古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