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诗词名句摘抄(仙气十足高雅的诗句)
“无酒不成席”,酒的问世,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酒桌文化。职场中想要混得好,这方面的技能不能少。
都说“酒品见人品”,有人酒后沉默不语,有人酒后酣睡如泥,有人酒后豪言壮语,有人酒后歇斯底里,众生百态,体现出喝酒的三重境界,据说这三重境界与“酒”的来历有关。
传说,杜康酿酒之初遇到过一个难题,酿造出来的东西总有一丝酸涩。他日思夜想,终于一日神仙入梦指点迷津——需在酿制第九日酉时取三人之血滴入其中,以血气抵消酸涩。
杜康遵照执行,在酿制的第九日酉时捧着坛子出发,首先遇到一个书生,他向书生说明情况,书生欣然同意,将手指割破滴血入坛;随即又遇到了一个武士,武士听他说明情况后也慷慨地将指尖血滴入;但是眼见时间快到了,还没有找到第三人,杜康情急之间,突然看到了在路边酣睡的傻子,便顾不得许多,偷偷地扎破傻子的手指,将第三滴血滴入坛中,至此“酒”成。(取“九”为音,三滴血与“酉”为字形),随之产生的是喝酒的三重境界:酒初饮,文人血的作用,尚能头脑清醒;酒过三巡,武士血的作用,人开始兴奋;喝醉以后就有点像傻子,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这就是傻子的血起了作用。
凡事有度,如何把握酒桌上的分寸,恐怕没有比那些职场赢家更有发言权。
北宋词人晏殊,就是一个拥有发言权的人。他是少年天才,14岁中进士,深受两任皇帝赏识,是江西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仕途虽有波折,但总体境遇不差。他还是一位好老师,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韩琦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是感性的人,在冰冷复杂的官场游走多年,却仍能写出婉约的至情文字。就是这位拥有“开挂人生”的才子,在一首婉约词中表达了与“众人皆醉我独醒”截然相反的建议。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原文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宋)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飘浮不定,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劝君莫要作举世昏醉、唯我独醒的人,不如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背景解读
公元1043年,宋仁宗听信反对派的谗言,将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人相继贬官外放,晏殊本人也被罢相,这样的时局让词人痛心不已,素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原则的他写下这首词。词中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世事无常,实则表达了自己对众人遭遇的愤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观点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这句词中的“醉”并不是真的喝醉,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简单点说叫“合群”,婉转一点叫“融入”,文雅一点叫“随波逐流、顺应时代”。
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性格,但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适当的让步和放弃无可厚非。
那么什么才是最佳状态呢?在我看来,它不应是无原则的一味迎合,而是坚守道德底线,把握交往尺度,恰到好处的一种状态才对。
- 上一篇:难得诗词名句大全(八首诗词话难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