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longge 07-29 15:42 阅读 我爱育娃
自屈原、宋玉以来,中国文人历来有悲秋的传统。尤其是国事凋敝或身逢患难之时更是如此。秋风秋叶常常令他们敏感的心灵陷入无法自拔的自怨自艾中。对于秋,特别能引起人们深沉

自屈原、宋玉以来,中国文人历来有悲秋的传统。尤其是国事凋敝或身逢患难之时更是如此。秋风秋叶常常令他们敏感的心灵陷入无法自拔的自怨自艾中。对于秋,特别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其实秋天是一个丰收喜悦、色彩斑斓的季节。

今日立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体会其中的勃勃生机、慷慨激昂,用最励志的秋诗迎接醉美的季节到来。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一生三起三落,自永贞元年(805)至太和二年(828)长达23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遭遇贬谪被长期排斥于政治中心之外。这段过程是十分消磨人的生命与意志的。与他同时被贬斥、经历相似的友人大多都没有经受住长期的压抑对身心的摧残,纷纷凋零。唯有刘禹锡以七十岁的高龄始终未销壮志,这恐怕与他本人达观的处世态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名作《秋词》二首正是诗人身处逆境的慷慨高歌,是他志士心态的典型体现。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一反悲秋的传统,以清心高志,慷慨激言唱出专属于他的秋歌。其中洋溢着明朗的感情色彩,一扫秋景的萧瑟凄凉,让秋以高邈的面貌呈现于字里行间,赋予秋日全新的含义。诗中洋溢的勃勃生机正是诗人乐观心态的反映。

第一首主要从情志上写秋。一开始便简明扼要地驳斥以往对秋而发的悲悯之音。“自古”一词说明从古至今,诗客骚人们皆是一色地把秋写入他们哀怨伤切的感情中,使秋日长久以来一直蒙上了悲寥的外衣。诗人仅用一句就概括了古往今来一切写秋之诗的风尚,可谓一针见血。紧接着便点明诗人自己今日要打破这一旧有的格局。在诗人的心目中,秋天并不缺乏生气,其生命的活力甚至要超过万物复苏的春天。前两句扫尽颓唐之气,为秋重新正名,更以写景表现诗人的高情。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写季节之诗,一般要从景物入手,引发情感。而此诗则不同,第三句才写到景,那画面辽阔高远,在审美上突破了悲秋的限制,将自己的万丈豪情赋在奋发向上的鹤身上。晴空之中,一只振翅高飞的鹤几与云平。它飞得高,飞得远,颇有大鹏展翅徙南溟之志。“一”字说明此鹤高蹈于世,欲以一己之力冲破世事束缚,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守信念的化身。诗人目睹此情景,恍若得遇知音,于是满腹诗情随那凌云之鹤,传之碧霄之外。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第二首主要从秋景描写入手,写清秋之风骨。开始两句细致刻画山水、霜树等景物,展现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清霜降后,天气转寒,然山色明朗,水色净秀。树叶经霜后,原来统一的绿色有的变为深红,有的变成浅黄,深红与浅黄错杂相间,丰富了秋天的色彩。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在这秋高气爽之际,诗人登上高楼,但觉清凛之气入人骨髓,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顿时神清气爽。这突如其来的清爽使人的心绪平和清正,更胜于春色之使人轻狂,乱人心志。此处将春色使人情性外张虚浮,对比秋光之令人内敛、澄澈,更显出秋的品性来。可见历来萧瑟的秋天在诗人心目中已成为高情雅士的化身。这正体现出处于逆境中的诗人无由得见人生之热闹繁华,然而他并不艳羡那令人轻狂、喧嚣而无质实的浮华,相反却对这种磨炼意志的环境甘之如饴,并不为消除寂寞而放弃自己的志向与情操。诚如屈原之“安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之情。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

两首诗是一组诗,彼此独立,各写一面。分别从气与色这两方面表现秋天之情志与气骨,但同时又可相得益彰,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更加全面地表现了秋之特色。语言流畅,通俗明达。同时运用对比手法,以人人爱慕的春天作对比,显出寂寥秋天的可贵,在秋词中独树一帜。可谓清机自引,不同凡响。

文章评论

关于立秋的六言绝句诗词(立秋诗句经典名句)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