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夜的诗词名句(雨夜的愁诗词)
炎炎夏日即将过去,每一场秋雨的到来意味着一次寒凉的深入,秋季所来临带来的萧杀气氛,让思念的人平添愁郁忧伤。雨夜读诗,最不能忘却的,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一首极其深情的雨夜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题“寄北”,也有文献说“寄内”,因“内”有“内人”之意,因此后人多将此诗理解为李商隐遥寄家妻之作。还有一种说法,诗歌约创作于诗人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期间,当时李商隐之妻已经过世,故应是寄与北方友人的作品。诗中寄赠的对象虽然难以确定,但诗人蜀地思归、雨夜怀人的缱绻情思却是真挚感人的。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全诗内容趋于朦胧多义而愈加耐人寻味。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开篇就运用双方问答之语点出了郁结于心的现实矛盾。一边是远在家乡的亲友书信询问自己何日方能回返,殷勤中满含着对久别重逢的期盼;一边是漂泊异乡的自己寂寞思归却归期难定,失落中流露出对漫漫前程的茫然。此句语言凝炼,寥寥七字涵括了诗人落魄困顿的处境,一问一答沟通着天涯两端的牵挂。就内容而言,诗人以“君”直呼对方,且全篇文辞亲切自然,近乎口语,具有以诗歌代为书信之情味。诚然“君”所关心的定不只是“归期”,还有诗人目前的生活情状。这一句也成为流传后世的千古名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即是诗人的回复之语:今夜巴山一带正下着大雨,连绵不断的雨水渐渐汇集,涨满了深秋的池塘。“一层秋雨一层凉”,常言所道的仅仅是“入秋而渐寒”的时令特点,然而对于羁旅孤独的诗人而言,那巴山夜雨给他的则不仅仅是体感的清冷,更是心境的凄凉了。
李商隐一贯擅长以实景来渲染心境,此处他并未止笔于那清寒的夜雨,而是让思绪顺着雨水漫延,最终聚焦到池塘的微妙变化来。“涨”这一动态字眼的运用不仅将池水逐渐积聚的过程表现得十分生动,也真真切切地画出了诗人那渐酿渐浓的身世之悲与离别之愁。
诗人在前两句中通过对现况的描写来表现寂寥难捱的客居愁思,自第三句起则将笔锋一转,以超越时空的想象开拓出故人重逢的全新境界来。“共剪西窗烛”即在西窗下共剪烛芯。蜡烛燃烧过久容易闪烁烛花,需要不时地将烛芯剪短才能令其火苗稳定。古典诗文中常将“剪烛”引申为“彻夜长谈”。杜甫《羌村三首》中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语,说的是夫妻间的恩爱。这样的画面温馨而甜蜜,似乎已完全跳脱出了他乡孤处的凄清境地,可“何当”二字又回应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无奈现实,分明提醒着我们“剪烛西窗”不过是美好的希愿。
“却话巴山夜雨时”,最后一句承接幻想中的谈话而来,给原本凄凉的景物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诗意。“巴山夜雨”的两次出现,非但没有使我们感觉单调乏味,反而让那蕴涵着诗人无限情味的巴山夜雨凝成了最为隽永的意象。这是缘何?其妙在于四字虽同而内涵迥异。前一次的“巴山夜雨”是对眼前之景的实写;而在这一句中,诗人立足于今夜的孤清去设想将来之欢愉,已是虚笔,又在将来的欢愉中回味今夜之孤清,则是虚中之虚。
全诗语言浅近,格调清新,没有运用任何典故与象征等手法,与李商隐诗作的整体风格大有不同,体现出质朴自然之美。其构思则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不仅有多重空间的回环往复,而且有多重时间的跳跃交错,堪称精妙,被后人冠之以“水晶如意玉连环”的嘉名而学习仿用,不愧为千古名篇!
- 上一篇:范仲淹比肩王维的乡愁词(描写故乡情怀的诗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