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词鉴赏(王安石很有风格的一首诗)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
公元1086年,王安石郁郁逝于家中。
新皇登基,保守派得势。自己呕心沥血在全国推行的变法举措一项一项被废除、被推翻。
虽说此时的王安石已然不问世事,但毕竟是自己一辈子的成果,一朝一夕之间便全部化为泡影,终归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政治上的理想随风远去,王安石也只好靠着家中藏书、诗歌琴酒来抚慰自己。
这一天早上,王安石起床便来到书房,打开自己昨晚未竟的史书研读。读着读着,思绪越飘越远,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于是书暂且搁下,将毛笔饱蘸浓很墨,写下了这一首《读史》。
【诗篇】
读史王安石 〔宋代〕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诵析】
这首诗因为尽是王安石的内心写照,我以为是很能反应王安石此时心境的。
宋朝文人重视修心,写诗作文以“平淡”为归宿。
王安石这首诗呢,一点也不平淡,却因为诗中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名传天下。
首句发问,勾起读者读下去的好奇心,也顺理成章引出后文观点的表达:
从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功名事业,都是要下大功夫、受到各种艰难险阻才得以实现。
但即使成名,身后事也还是未知,有谁能够如实记载他们的奋斗事迹,一字不差的流传后人呢?
古代又没有记者这一职业,即使是当世之人写的传记,也已经是昏暗不已,难得真相。遑论“末俗纷纭”,后世一群人以讹传讹、胡编乱造、以假乱真呢?
前面4句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历史的真实性。
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看不明白:只抱着史书是读不到历史真相的,史书已经算是“第二次创作”,至于后世人解释史书的第三次创作,就更加是揣测居多,真相无几。
我觉得,普通人读史,目的在熏陶与涵养,所以重在读其精神。对于所谓“历史的真相”,倒也无须苛求。
颈联是本诗警句。
书中流传,糟粕和粹美一并,庸人自然难以分辨;
丹青直画,秉笔直书;画不出的是精神,写不出的是血肉。
隔着书本想去了解古代、了解古人,对作者的要求实在太高,绝大多数都是做不到的。
因此有最后两句的感慨:
区区几张薄纸,哪里写得尽古代高贤之“意”;你们这些腐儒啊,可笑还世世代代抱守着纸上尘埃,不知真实为何物。
纵观这首诗,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对当世腐儒抱着书本、曲解历史的批判。
这里面大概也暗含了对自身的关怀。
“我王安石一辈子为民请命、变法图强,谁知道在史书上、在腐儒的嘴里,我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自己的忧愁与怨愤,诗人藏在诗中没有明说。这也让整首诗更加的耐人寻味、余韵悠长。
大家对王安石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吗?
- 上一篇:赞美牡丹的诗句(刘禹锡的一首牡丹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