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豁然开朗的诗句(心态豁达淡然的古诗句)
佛教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也就是西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
经过两汉的发育,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乱世的生长,到隋唐之际,佛教之思想在东土,尤其是文人群体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唐代对待宗教整体上较为平衡且宽松,文人墨客与道士、僧人之间的交流往来亦是络绎不绝。
与之相对的,唐朝也是出诗僧格外多的朝代,有许多在诗歌创作方面水平很高的僧人,以方外之人的独特经历在文坛中独树一帜。
今天要讲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同时代一位高僧之间以诗歌互相交流学问的事迹。
白居易早年也是一个愤青,在为官上特别积极。他跟元稹同年及第,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为的就是将真实的民间疾苦反馈给皇帝听。
两人也积极的上书,希望能够为天下黎民做一点事情。但后来,慢慢在官场经历的事情多了,两人的热情也就逐渐消散下去了。
盛世毕竟一去不复返,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够挽回的。更何况官场积弊,两人更是无力回天。
到晚年,白居易得了一个在东都洛阳的闲官。唐朝的都城在长安,但是呢,在洛阳也保留着一套相差无几的官员系统,白居易就在其中且身处高位,晚年的生活相当悠闲写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想奋斗了,只想摆烂。
但摆烂也不是长久之计,总要为人生找一点追求和意义吧。和很多文人一样,晚年的白居易盯上了佛教,开始研究佛教典籍与教义。
可佛教思想也不是什么大白菜,没有高人指点是很难自学成才的。白居易四处求教,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世外高人,本篇的主角鸟窠禅师就是其中一个。
鸟窠禅师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高僧。据说他平时并不住在寺庙,而是睡在树上,与鸟雀为邻,且相处融洽,这也是他名字“鸟窠”的由来。
这一天,白居易登门拜访鸟窠禅师,请教自己对佛理的一个疑问。可能一时间有了灵感,遂将这一疑问写成诗歌的形式呈给高僧,顺便交流一下诗歌技艺。
白居易的四句诗原文如下: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白话翻译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今日我特意拜访空门,原因是有一“禅事”不明,需要向“禅翁”您讨教。
什么不明白呢?
“问苦空”,也就是对苦与空这两者的关系不明白。
苦与空,可以说是佛教义理中的两大关键概念,白居易拿此事发问,分明是有一些“考验”禅师的意味。
三四句,白居易接着阐释自己不懂的地方:当世是苦,来世是梦是空。那到底梦中是真实的现实,又或者现实本来就是一场大梦呢?
翻译出来可能有些别扭,总之,白居易纠结的点就是真实与虚幻的区分。个人感觉其实就是庄周梦蝶一样的疑问。
究竟是庄周在梦里化作了蝴蝶,还是蝴蝶化作了庄周?哪边是梦,哪边是真实?
面对白居易的上门请教,鸟窠禅师从容不迫,读完四句诗后微微一笑,似乎已经遇到过很多人,问过相同的问题。
来者以诗相访,鸟窠禅师亦以诗回之。遂写下这一首《无题》:
无题
鸟窠 〔唐代〕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铺垫,上来就是单刀直入,直接剖析白居易所请教问题的本质。
人,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道死后到底将要去向何处。来的时候没有预兆,去后也没有任何的踪迹。
去与来,生到死,说到底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茫茫世界的不可知性。
既然如此,又何须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把大千世界、整个人生都当成一场梦去生活就是。
小时候不成熟,总会觉得宗教很遥远,很不真实。但随着慢慢长大,宗教的面目也愈加清晰。说到底,宗教就是解释世界的形式之一,是哲学的流派之一。因为有人相信、有人践行,慢慢也就成为了宗教。
佛教对当世、来世的理解,也不过是几千年前远古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形式。
信与不信,皆是自由。
而白居易与鸟窠所讨论苦与空的辩题,也会随着佛教的流传一路发展下去,绵延不断。
你对这一辩题有什么思考吗,欢迎交流~
- 上一篇:欢乐古诗词大全(惊艳了时光的诗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