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洪恩识字 >  当前文章

洪恩识字

汉字简短的小故事(有趣的汉字起源小故事)

longge 03-17 18:31 阅读 我爱育娃

继续学习《汉字五千年》第二集更精彩……尤其对商代文字的想象部分,极其形象展示了汉字的图画美。

第二集 高天长河

西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都城之一。秦王朝、汉王朝、唐王朝都曾定都于此。

在这座城市中,有一座汉字的殿堂——碑林博物馆,历朝历代产生的汉字,都以自信非凡的姿态,存留在一块块庄严、巍峨的石碑上。这些石碑是依然站立着的岁月,是没有被岁月轻易泯灭的历史,它们记录了汉字的前世今生,它们承载着华夏祖先的永恒之心。

(一)汉字起源——传说篇

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呢?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相信∶汉字是圣人创造的。

造字的圣人名叫仓颉,是华夏始祖黄帝的史官。

史书记载,仓颉“四目重瞳”,就是说他长着四只眼睛,这大概是强调这位圣人具有异乎寻常的观察力。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观察力,所以仓颉能从鸟兽的蹄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

当汉字被创造出来时,天地鬼神都震动了,所谓“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

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任何一种文明的发育期,先民们总是将重大的发明创造归结到某位具体的神或圣人身上,实际上,这些神圣只是那个时期文化的代表者。

(二)汉字的起源——考古篇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而在此之前一定有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

历代学人的探索,艰难、曲折而扎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有关汉字产生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推论,在学术界逐渐成为共识。

然而,公元1987年,在淮河上游进行的一次考古发掘,却让看似清晰的汉字源头,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公元1987年5月的一个下午,一片刻有符号的龟甲,在贾湖遗址中的墓葬里被发现。据专家们推测,它们可能是原始宗教仪式的用具。

汉字的源头在哪里?那注定充满神秘感的汉字源头,将以长久的未知支持我们对先人生活的无上敬仰,那是具有一种人类神性的敬仰 ,如同对未来无尽的思虑一样,成为我们生存意义的重要来源。

这是来自八千年前的音韵,悠扬的旋律似乎在昭示着汉字婴儿期的踪迹,既飘渺又真切。

(三)殷墟——甲骨文

一代一代考古学家,经过八十年的整理和辨识,那些消逝了三千多年的岁月复活了……

在商代,生活在都城中的人们,明天迎着太阳出门,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圆圆的“日”字,低下头就可以瞅见“手”和“脚”,从水中的倒影或铜镜中可以看到“面”和“目”。一只手握着毛笔站在大街旁,这就是甲骨文中的“建”字。这只手很可能属于个正在规划大工程的建筑师,也许远处的那些“宫”殿,祭祀祖先的庙堂“享”,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现在,建筑师不得不从路中间让开,一个赶着牛的"牧’人走了过来,牧人的身后可能是一乘由四只手抬着的肩“舆”,拥挤的街道难免会发生冲撞和争执,也许就在街边上,两个披头散发的人扭打在一起,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斗”殴事件。夜晚,临街的两扇大门被轻轻地关上,每“户”的人都渐渐进入梦乡。银色的“月”光均匀地铺在陶制的圆“窗”之上。几乎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都是细腻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凝结而成的果实,每个字都值得用画框镶起来存留观赏。

汉字简短的小故事(有趣的汉字起源小故事)

甲骨文,在商代是用于什么?它是一种重要的占卜的记录。因为人们都相信鬼神,而祭祀的权力,占卜的权力,都在商王手中,商王就以用这种方式来统治人民。

商王走进了自己的宫殿。在这座宫殿中,庄重和诚惶诚恐的占卜是最神圣的礼仪,也是将整个王朝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与相关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金文

我们今天能面到的另一种商代文字是“金文" ,如果说甲骨文是用来与祖先沟通再的话,那么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则是为了垂诸后世。

一些学者推测,寻找铜、锡矿石,可能是导致厦商都城频繁迁徙的原因之一。命人铸造这些青铜器的商王和贵族们一定相信,当自己也变成祖先时,仍然可以通过文字,清晰地生活在儿孙们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命不再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而是无尽的血脉传递中的一个环节。

借助汉字,自然的血缘关系被提升为神圣的仪式和信仰。中国最初的国家就是在这种仪式和信仰上建立起来。这正是后来华夏民族文字崇拜的源头。

(五)从宫廷到民间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作为基本的文化常识,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着。但在童年和青春期,汉字却不能给创造它的劳动者带来福祉。已有的考古学事实告诉我们,原始的汉字出现在祭祀的神器上,成熟的中国文字产生在宫廷中。即使我们今天无法见到的,那些写在竹简和木牍上的商代文字,其使用成本也不是普通劳动者所能承受的。

但是汉字一旦长大成人,就不会再蜷缩于宫廷中和祭坛上。“黑夫家书”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家信,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年……

虽然在这封信出土之前,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难以计数的先秦古交字,但是它们全都是官书史册、圣贤典籍,像这封普通人所书,传递普通情感和需求的家书还绝无仅有。正是因为这样,在汉字的历史上,这些文字才显得弥足珍贵。它表明汉字已经从祖先、王权的高天,向世俗的平地缓缓流淌。这种伟大的转变,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曲阜孔庙,传统中国最神圣的地方,至高无上的皇帝到此都要顶礼膜拜。在大成殿中,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万世师表”的匾额。孔子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老师,但他是第一位把知识传授给平民百姓的“先生”。

在孔子之前,老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候,由于宫廷权力的失落,所以教育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孔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孔子是个遗腹子,父亲是鲁国的一位低等级贵族,蒙父亲的余荫,孔子在鲁国的庙堂中接受了最基础的教育。

以后,他当过鲁国的司寇,他也到各处去,带着他的学生去游说,实际上他也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他的仕途不太顺利。

大约从三十岁开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私家讲学”的先河。据说,杏坛是孔子授业的地方,也许这里就是汉字流向民间的源头之一。

汉字以及汉字承载的知识在民间的传布,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也是最辉煌的“诸子百家”的时代。每一位开宗立派的学者,都会有一座属于他的“杏坛”,汉字从这一座又一座的“杏坛”流向更广阔的天地。

(六)书同文字——小篆

但是随着书写者的增多和书写工具的演变,汉字本身的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变化着。

春秋战国时期——

七个诸侯国各自为政,废弃礼乐,从而导致天下“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将怎样度过这段混乱的历史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借助“商鞅变法”后一百多年里积攒的力量,并吞六国,江山统一,为汉字的规范和统一提供了必须的政治环境。

公元前223年,李斯奉诏整理六国文字,规定了统一的书写系统——小篆。在始皇帝昭告天下的文告中,将“书同文字”列为自己最显赫的功绩之一。这是“文”与“字”合成一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汉字的长河中。

此后在汉字统治的疆域中,虽然仍并存着数以百计的方言、子方言,但天南地北的人写一样的字,读一样的书,承接一样的历史经验。

统一文字,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岁月的变迁,朝代会土崩瓦解,天下会分分合合,甚至汉字的形态仍然会发生变化。但是“书”必同“文”,成为汉字顽强坚持的原则。

这是秦代留下的碑刻,上面的小篆,据说是出自李斯的手笔,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严寒酷署,日晒雨淋,岩石崩裂,碑面残缺,但残石上的笔划,依然那样端庄,依然那样亲切。

在中国历史上,秦代只是一个奠定基础的短暂王朝。在中国文字史上,产生于秦代的小篆也注定只能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字,几乎就是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小篆就不得不面对被取而代之的命运。

(七)从繁到简

因为从使用字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希望文字这种工具能够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因为小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写。

于是,秦朝的下级官吏吏开始简化小篆,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这个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作“隶变”。汉字变成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变成笔划化。变成方块字。

公元前203年,昙花一现的秦帝国被汉王朝职代,新王朝使用汉字的人们,将前人笔下略显粗糙的秦隶提升出了汉字应有的庄重和气度。

到汉武帝时,隶书完全成熟,此时汉字的数量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也由最初几个孤孤单单的契刻符号,汇集成了众多兄弟姐妹的庞大家族。

(八)说文解字

但是随着数量的膨胀,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变得迫在在眉睫。随着新概念的不下断出现,新字被不不断的造出来,有限的记忆如何才能区别无限增长的的汉字呢?

公元100年,一位名叫许慎的学者,在开始撰写一部关于汉字的书名叫《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它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它的字形结构,把一二万多个汉字归到五百四十个部的下面。

部首的整理使识别汉字变得简单,因为所有的汉字几乎都是由这些基本的造字部件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基础的造字部件,实际上就掌握了记忆所有汉字的钥匙。

政治稳定和持续两百年的经济增长,使汉朝在文化上表现出空前的自信,读书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总结前人开创未来的非凡气度,《说文解字》 实际上也是这种时代气质的表现。正是经过汉代儒生们的整理和修订,陪伴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方块字终于成为一个稳定而规范的文字体系。从那以后,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汉字这个称谓再也没有改变。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始终能从这个响亮的称谓中,重温华夏子民的荣光!

今天,许慎静静地长眠在故乡的这片绿荫中,距离许慎墓两百公里远,就是著名的黄河龙门。汉字五千年的历史,就像这条伟大的河流一样,在源头,生活在广阔地区的先民们,艰难地将点点滴滴的刻符,汇集成数以百计的涓涓细流,伴随着汉字的逐渐丰盈,中华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从商代一直到汉代,长达一千多年,汉字进入了逐渐历史的晋陕大峡谷。但是就像黄河注定要汇入大海一样,汉字也注定要向更广阔的人群奔涌!

经过两千多年的创造和积累,汉字终于飞跃壶口,来到龙门,在这里,它挣脱了自身生长的矛盾和冲突,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傲然人间,就如同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样,面对无限的天下,面对无限的时间,既浩浩荡荡,又从容不迫!

文章评论

汉字简短的小故事(有趣的汉字起源小故事)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