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课文教案设计(囚绿记备课教案小心得)
“《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语言含蓄蕴藉,深沉厚重。”(见百度百科)
文章结尾部分有这样一句:“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这句中的“瘦黄”,如果换成“枯黄”或“瘦弱”可以吗?
枯黄:有可能叶片很大,显不出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病态感或虚弱感。
瘦弱:显不出颜色的干黄特征。
瘦黄:1、把植物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2、有情味,情意绵长。如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房前屋后都遮出一片浓荫,房前屋后都排列着一排排的桃树和李树,桃红李绿,蜂飞蝶舞,它们是要遮出一片浓荫来让房屋和人们来乘凉的,它们是排列着要让人来看它们、欣赏它们的,显得情意绵绵。这是互文的修辞,但按生活的常识也可以不理解成互文:屋后有榆柳,房前有桃李。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成互文:屋后,榆柳罗列,遮出浓荫,房前,桃李罗列,遮出浓荫。3、我把它当成人来写,用了一个“瘦”字,我的愧疚、心疼之情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后文的“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就显得无比真挚诚恳,同时,我也在向这条“瘦黄”的枝叶致敬了,我对它的崇敬之情也就寓含其中了。
学语文,品味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不能品味语言,终究还是没有进入语文,要么是历史,要么是品德,要么是哲学,为什么要品鉴语言,因为语言当中承载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生命情感,因此不可不细察、品味,没有这个,就没有感动,感染,也就没有陶醉,陶冶,也就没有百转千回,也就没有心向往之,如此,语文就死了;当然,只品味语言,也不是语文。语文学习,有三方面:传承文化,涵养人格,品味和运用语言。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语言的细微及于大义,不可不察。如《水浒传》第九十四回“宁海军宋江吊孝,涌金门张顺归神”,宋江打杭州时,有这样一段:“且不说两路军马策应去了。却说这宋先锋大队军兵,迤逦前进,来至临平山,望见山顶一面红旗,在那里磨动。”
这一“磨”字,大有深意,不可不察。
“磨动”,不是“招展”,一者可见这里面对手作了精心准备,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信息,是早已定好了的,二者可见挥旗用力很大,对手戒备之严,三者可见旗左右挥动、四周环绕的多,直直立着迎风招展则没有,因为是一“磨”字。
如此一来,方腊与宋江势同水火,他的手下抓到宋江的士兵时,下的都是死手,郝思文被俘虏过后,第二天,小军来报宋江:“杭州北关门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头来示众。”徐宁,中的也是剧毒的药箭,后半月徐宁已死。
“瘦”字,是历来诗人所经常用的一个字。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附:囚绿记(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因为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1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2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5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拨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以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