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longge 05-05 10:42 阅读 我爱育娃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抒写乡居生活场景的诗歌。 诗歌写道,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抒写乡居生活场景的诗歌。

诗歌写道,老朋友准备好了鸡肉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做客。那里真是别有洞天,碧绿的树丛环绕在村庄之外,远处青色的山脉横斜在城郭之外。坐在他的家里,我们打开门窗,正对着金黄的谷场和翠绿的菜地,一边喝着酒一边津津有味地聊着种地的事情。临别的时候我们约好,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再来观赏金黄盛开的丛丛菊花。

这首诗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然、生动、亲切,既符合田园生活的场景,又贴合了朋友畅叙的背景。而且,这种友人相聚,传达给读者的只有农家的淳朴和交谊的深厚,而没有太多那种使人产生疏离感、陌生感的文人式的高雅深沉。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述志干禄的诗歌,孟浩然以这首诗向丞相张九龄希求职位。

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洞庭湖景致的描写。八月正处于洞庭湖涨潮的时节,潮水使得湖面几乎和地面平齐了,水气弥漫的湖泊和天空合而为一。水中泛起的层层雾气在云梦泽一带的大地上蒸腾,水面兴起的阵阵波浪几乎要撼动岳阳的城楼。后四句转入对心情的描摹,自己本想越过这波涛涌动的湖面北上,却因为没有船舶和桨橹而忧心如焚;可要是静静呆在这里安坐不动,又对不起当今的太平盛世。眼看着那些坐在湖边垂钓的人们,真是空怀一腔羡慕的热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千古名句,凝练、传神又夸张地描写了洞庭湖秋季涨潮时的盛景。不过,在这首诗中,洞庭湖仅仅是一个“起兴”,它的核心还在于后面的内容。洞庭湖水使人联想到乘船航行北上,又联想到湖边的垂钓者,而这两者又都足以和作者希求仕途的愿望构成含义上的关联,而这种表达方式也使得作者的愿望被得体、精致地呈现出来。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一首游览古迹的诗歌。岘山在现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六里,汉江西岸。西晋名将羊祜在此地镇守时,经常登临此山饮酒咏诗。他曾说过,“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有很高的威望,他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山上为他立碑纪念,见者纷纷流泪伤悼。羊祜欣赏的后辈杜预称此为“堕泪碑”。这首诗的内容、情感都与这一背景关联密切。

诗歌写道,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的交替和变迁,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像堕泪碑这样著名的古人遗迹,依然挺立在这岘山之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来到这里瞻仰凭吊。已是寒冷冬日,落去的江水变得更加清浅,远看那孤零零的鱼梁洲浮在水面;阴冷的云雾笼罩着古老的云梦泽,显得更加凝重深沉。羊祜的堕泪碑至今还在这岘山上矗立,读罢上面的文字,真叫我泪流满面。

这首诗的首联并未直接描绘岘山的景物,而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古往今来人事变迁的深沉感喟,展示了更为雄浑苍凉的气度。颔联开始转入对景物的勾勒和描摹,至今留存的古迹与阴郁萧瑟的岘山冬景,共同表达了悲悼历史、唏嘘往事的情感。羊祜生前的荣耀和身后的千古声名,也与作者对自身处境感到惆怅的心情构成了鲜明对比。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是一首作者抒写自己仕途失意心情的诗歌。据说是孟浩然四十岁时赴长安应举落第后返回襄阳的时候写作的,“南山”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岘山。

诗歌写道,自己不会再去宫殿的北阙上书奏事了,从此彻底返回南山中那个破败的屋庐。既然没有才干,自然会遭到圣明君主的排斥;又因为体弱多病,慢慢地也跟老朋友们疏远了。白头发一天比一天多,自己已经慢慢地衰老了,逐渐临近的新春又送走了旧的一年。时光流逝,自己却一事无成,每天被愁绪缠绕难以入眠,只能空对着冬夜里的松月渡过这难捱的岁月。

《新唐书·孟浩然传》中曾说,孟浩然为了逃避出仕,曾经故意把这首诗吟诵给唐玄宗听。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后大为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也成全了孟浩然回家隐居的愿望。但这个记载恐怕有些牵强,因为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确实是凄凉、无奈的。新的一年来到,充满生机的春天取代寒冷的冬日,在传统的概念中应该是积极的变化,但作者采用“逼”字则突出的时光新旧代序的无情,以及自己“白发催年老”却大志难遂的无奈。“南山归敝庐”并非自己所愿,只是是“北阙休上书”之后的无奈选择。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留别王侍御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这是一首写赠王维的诗歌,当时孟浩然因为科举落第准备离开长安,临行前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写道,自己每天的日子都在寂寞、空虚和纠结中捱过,总是空怀希望最终落寞而归。想要从此离开这座浮华的城市走向山林隐居起来,可是那样就不得不承受和故人就此分别的遗憾。京城那么多的当权者,没有一人愿意提携、帮助我,因此能遇见像你这样的知音真是难得的幸事。看来,我只能从此独守寂寞,回到我的家园去过那自娱自乐的隐居生活。

这首诗和《岁暮归南山》一样,直率地传达了一种纠结的心情。作者对隐居的生活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向往,而是充满着无奈和不甘。至少在这一时期,他每天都对理想的结果依然怀有期待,但所有的希望都被现实击碎了。与之相伴的,还有在这陌生、势利的城市中感到的悲凉、失望和冷落,因此“故人”“知音”便更加珍贵难得。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这是一首抒写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心情的诗歌。桐庐江也就是富春江,在浙江省;广陵就是扬州。

诗歌写道,黄昏时分,山间已经被暮色笼罩,只听得林中传来阵阵凄厉的猿啼,还有苍色的江水奔涌而去的滚滚涛声。一阵江风袭来,岸上的树叶被吹得哗哗作响,皎洁的月光正好映照着我此刻独坐的这一叶扁舟。作者想到,我现在身处建德,但这里不是我的家乡,我终日思念的还是那些扬州的故友。可我离他们是那样的遥远,只能把这两行热泪,顺着奔腾的江水送到那大海的西头。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孤独、寂寞的心情展开,“月照一孤舟”的“孤”字是全诗的诗眼。在对仗、格律方面,也是符合五律诗歌创作标准的典范。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是一首抒写思乡心情的诗歌,诗中熔铸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写于孟浩然沿长江漫游的路途当中。

诗歌以秋景开篇,树叶纷纷飘落、南飞的群雁也在长江上空掠过,呼啸而至的阵阵北风,也给这奔腾的江水带来了秋日的凄寒。我的家乡在那曲折的襄水之滨,跟这里恰好相隔于楚地的云天之外。思乡的泪水已在客居的日子里快要流尽了,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天际线和苍茫的江水之间,只能看见我所乘坐的这一叶孤帆。当前,我的人生也如同航行在这迷津当中,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和指引,可是眼前能看见的却只有一望无垠的江面和漫漫的夕阳余晖。

这首诗包含了多重情感。诗歌首联写了落叶、南飞的雁群、呼啸的北风、寒冷的江水,一系列的意象描摹出秋季萧瑟的风景,这是古代许多诗人都会歌咏的悲秋之情。颔联开始写到思乡,揭示出自己与家乡在地理空间上的遥远距离。颈联仍由思乡引发,但又将抒写的心情由单纯的思乡过渡到意义更为深远的寂寞。眼泪流尽,说明对家乡的思念已经到了极致,而始终挥之不去的则是难以排遣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人生这一层面上的。在辽阔的江面上,作者孤身一人乘舟航行的画面,传达出鲜明、强烈的茫然无助之感,这就使这一孤独的感受同时具备了直观与抽象,现实与人生层面的双重意义。作者不仅因为思乡而寂寞,更因为前途的不确定、内心的茫然无助而备感忧伤。由悲秋到思乡,再由寂寞到茫然,这首诗的抒情是层层深入的,而且过渡得十分流畅、自然。深秋时节各种意象所包含的象征意蕴,也被作者开掘到了极致。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是一首寄给僧人的诗。“上人”是对僧侣的尊称,“远”是这首诗寄赠对象的法名。

诗歌开篇交代了作者当时辛酸的处境和惆怅的心情。他一直都希望能在山丘中求得隐居的宁静,但又为资金财力的不足而困苦无奈。留在京城为官并非自己的夙愿,在这纠结凄凉的时刻,不由得更加怀念远在东林山中的远上人。由于京城物价高昂,自己身上的银两已经花费殆尽,内心的壮志豪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点点湮灭消磨。每天晚上迎着瑟瑟的凉风,听着凄厉的蝉鸣,心中更觉得悲伤酸楚。

这首诗的内容比较简单,由自己在京城生活的无着、理想的沉沦和内心的凄苦、寂寞,引发对高僧的思念,并向他倾吐内心的一切烦忧。作者所寻求的,既是心灵的慰藉,恐怕也有物质生活上的帮助,因为隐居的生活是一定要靠充足的资金来维系的。诗歌运用了两个人物作为历史的典故,作者将远上人比作古代与之同名的慧远,自己却因为资金的短缺而难以成为自己倾慕的陶渊明。诗歌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但传达出的心情确实充满着纠结的。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宴梅道士山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这是一首描述隐居生活片段的诗歌。“山房”是道士生活起居的房舍。

诗歌写道,自己每天在山林里隐居高卧,渐渐滋生起伤春的愁绪,为终将逝去的春天而忧伤,于是拉开帘帐尽情欣赏这尚未流逝的春景。忽然,像神仙一样的梅道士派来使者,邀请他一起到道士家中欢聚。来到梅道士的山房,只见他炼丹的炉灶才燃起炉火,院外种植的桃树刚刚开出娇艳的花朵。如果道士佳酿的流霞仙酒能使人青春永驻的话,那就在此一醉方休吧!

这首诗描摹了作者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生动的片段,我们可以从他和梅道士的欢饮畅叙中感到他们那种潇洒尽兴的出世的快乐。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返回襄阳时途经浔阳,望见香炉峰之时。诗人观险峰,思远公,念古寺,听古钟,空灵之境中寄托着作者深深的邈远之思。诗的前四句简要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后文以所望之庐山展开想象,在表达自己对慧远法师弃尘绝俗的钦佩的同时,透露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慕。诗作开篇虽淡淡几笔,看似了无深意,实为情有所钟:江行千里,阅山无数,难道就真的没有一座名山吗?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但作者这样描述,足以见得香炉峰之与众不同、非凡超俗。此“不经造意作”(出自《王孟诗评》)却为全诗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停留和期待。直到诗人望见险峻挺拔、云雾缥缈的香炉峰,才仿佛看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仙境,又想到距此极近的东林寺,怀念起高僧慧远的往事,加之日暮时分从东林寺传来的幽远钟声,就更容易产生脱去俗谛、直追超脱的尘外之想。《唐诗别裁》曰:“已近远公精舍,而但闻钟声,写‘望’字意,悠然神远。”诗人所“望”,已脱略眼界,直入灵府矣。

文章评论

孟浩然诗词名句精选(孟浩然经典的10首五言律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