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longge 12-31 17:56 阅读 我爱育娃
词至北宋,逐渐突破了花间一派仅吟诵一人一事一境之美的窠臼,开始加入了身世、家国、襟抱乃至论古谈今等原本只在诗中进行表达的内容。 这个漫长的过程,从冯延巳、李煜的发端

词至北宋,逐渐突破了花间一派仅吟诵一人一事一境之美的窠臼,开始加入了身世、家国、襟抱乃至论古谈今等原本只在诗中进行表达的内容。

这个漫长的过程,从冯延巳、李煜的发端,到晏殊、欧阳修的突破,最终在苏轼笔下得到了翻天覆地地改变,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个诗化的高峰。

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与长公为近。唯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

长公即苏轼,黄山谷即黄庭坚,秦少游即秦观,晁无咎即晁补之。他们都属于苏门四学士,都与苏轼交好,但在写词方面,秦观却没有追随苏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是在传统花间词的基础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清新雅致、意境优美的风格。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赞秦观道,“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然而后来他又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这大概就在于,秦观最善于在词中表达内心中最为柔婉精深的感受,他所作的所有文字都是从心出发,也回归到内心最深处,而真心人最易伤心。

当然,秦观词也决不是完全局限于柔婉,试从下面4首词为例来欣赏他词中的精妙之处吧!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一、柔婉幽微:《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堪称秦观词的经典范例,他写的不是人事,而是一种柔婉幽微的精神世界。

在那里,“寒”是“轻”的,“花”是“轻”的,“雨”是“细”的,“画屏”上画的是轻烟流水。

全词没有一处重笔,仿佛怕文字一旦落地过重,就会惊破这个世界。

就连挂起帘子,也是“闲”的,恍若无意地将“小银钩”伸向帘栊。

而那“飞花”之“轻”,如“梦”一样;“丝雨”之“细”,似“愁”一般。

梦有多轻?愁能多细?这无人可知的答案,反而正合了这个飘渺虚幻的意境。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整首词没有秾丽的辞藻,没有记录什么事件,也没有表达什么独特的主张,连明确的情感或情绪都没有,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引人入胜的力量。

千古词家千千万,有几人能有如此细致敏锐的感受,还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恐怕只有“以词为心”的秦少游了。

他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等句,都颇得柔丽和婉之妙。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二、细致婉约:《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这首词在不怎么热门的秦观词中,也属于冷门之作了,却也极有他含蓄精微之美。

词中写的是暮春时的景象,落花满地、阴雨绵绵、杜鹃悲啼;也有了明确的情感指向,“无奈春归”。

历来写惜春伤春、感叹时光飞逝的诗词极多,有李煜面对风雨摧花时“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凉悲慨,有欧阳修夕阳西下时“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屋檐”的伤感。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观写的也是这两个寻常意象,但他妙就妙在“手捻花枝”与“放花无语”这两个动作了,他的“无奈”与“恨”也都藏在这两个动作里了。

当他“捻”起花枝时,是何等的温柔怜惜,而当“放”开花枝时,又是何等的怅惘遗憾。但他不肯细说,只留给我们一个默默无语、独对夕阳的背影。

这样精妙难言的意境,用今人的话来说便是“懂得都懂”,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来阐释,仿佛都显得粗糙草率。

同样细致精妙的,还有“西窗下,风摇翠竹,疑似故人来”,“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等句。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三、含蓄迷离:《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首词写在岁暮时分、故地重游之时,今日重游之地正是昔日分别之所,满怀凄楚迷离。

秦观的含蓄之处,在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写遗憾从未消失,是“恨如春草”,不仅绵延不绝、“更行更远”,而且岁岁年年,生长不息。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他写分别,也不直接写离人别语,而是用了“柳外”“青骢”“水边”“红袂”这样一串意象。自古折柳送别都是惯例,更何况在水边告别,柳枝依依似在留人,更添几分愁意。我们也看不到人,只看到男子青色的马儿和女子红色的衣袖,仿佛看到女子红袖下素白的手指紧紧牵着对方的衣袖,而男子迟迟不愿出发,马儿轻踏着岸边沙地徘徊,似有催促之意。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都是含蓄动人的经典词句。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四、凄厉哀痛:《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和所有自负才气的北宋文人一样,秦观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路途也十分坎坷。但与豁达乐观的苏轼、凛然不屈的王安石等人不同,秦观的心过于敏锐善感了。

与词风不同,秦观青少年时期喜读兵书,文章是“雄篇大笔”、慷慨论事,且富有真知灼见,人也“豪隽”、“强志盛气”。

苏轼初与秦观相识,欣赏的也是他豪俊慷慨、有用世报国之志,曾在给王安石的信中称赞他“行义饬修,才敏过人,有志于忠义”。反而对他某些词风近似于柳永,还曾出言嘲谑过。

文风与词风截然不同的大家也很多,比如欧阳修就是典型范例。但才高如秦观者,却很少有他那样易感易敏之心。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观家中贫寒,尤其在应试不第后回到家乡,更是贫病交加,又不肯折节媚俗以求衣食,故而意志消沉、郁郁不能开怀。后来在苏轼的鼓励下慢慢振作,曾两度应召入朝,却都在很短的时间里遭逐遭贬。

这首词写在苏轼等旧***背后的支持者宣仁皇太后去世,旧***纷纷被贬出政治中心后。

此时正是春日,寒意消退,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但在秦观眼中,却是“花影乱,莺声碎”,“清梦断”,看“镜中朱颜改”,忍不住“衣带渐宽”,更甚至于“愁如海”。

同时被贬的苏轼和黄庭坚性格中都有坚强乐观的一面,而秦观却只剩下纯然的悲哀与伤痛。或许正是因为他的敏锐善感,成就了他的幽深细致的一面,也令他在遭遇挫折时难以面对。

后来再次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他还写下了“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等断肠之语,充满了荒寒孤寂、时命无多的惶恐与哀厉,读之令人心惊。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在“腻柳豪苏”各擅其场的北宋文坛,秦观能走出清新柔婉、幽微深致的独特风格,得益于他独有的才情与敏锐的感知。

他将对大自然的良辰美景,对人间情的欢喜离别,对人生中的挫折苦难,都毫无保留地去体悟、去承担、去表达。

也正因如此,他注定不可能在这世上停留得太久,刚过天命之年便在藤州光华亭中一笑而亡。

或许他临终前,才终于真正理解了这世界,也坦然地微笑作别。但这世上从此却再也没有了如他一般的词人。

难怪清初大诗人王士祯曾这样评价秦观: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文章评论

秦观唯美诗词大全(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