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longge 10-19 09:42 阅读 我爱育娃
仲春二月,正是雨水节气之中,其中最重要的物候之一,就是“草木萌动”。而最明显的就是草类返青发芽,随着温度上升,从南到北,次第绿遍原野沼泽。 草本类的植物,大多数在春

仲春二月,正是雨水节气之中,其中最重要的物候之一,就是“草木萌动”。而最明显的就是草类返青发芽,随着温度上升,从南到北,次第绿遍原野沼泽。

草本类的植物,大多数在春秋两季繁荣,这是因为,此时树木的叶子还未遮蔽阳光,温度上升,给了草本生长最大的空间。春天的空气雨水润泽,一颗露水就能滋养一棵小草的生命,所以此时,草类占据山林平野,甚至沼泽的浅岸湿地,连绵成最壮观清新的绿色,且因为生长,层次变化,给人生机和连绵感。

中国人热爱自然,并和生活有机联系,那连绵的春草,被春风唤醒,人的情感和内心,也同时为季节的舒适舒展,那茁生的草芽和连绵的绿色,如同内心自然存在的的感知和感情在压抑寒冷的冬天之后被激活,青青草色,自古代表不灭的相思和生命的活力,绵延几千年。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就是汉朝古诗名句,那蜿蜒的河水边,茁生了青青春草,像我相思铺展远方,跟着流水道路,思念我那远行的爱人。我愿意是那可以绵延天边的春草,你在哪里,我就绿在你的脚下啊。

那么今天的几首诗,是解读“春草生”带给人们特殊而美的情怀,因为重点在于春草的茁生,给人带来的美,照应心灵。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 ·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节录

这是南北朝谢灵运的名句。

他早春登上了园林池塘边的高楼远眺。古人崇尚和自然相处互动,当然现代人将这种方式叫“锻炼”“运动“。立春,农历二月二,三月三,都是古代人们走出户外,感受自然,拥抱自然的节日。在运动和呼吸中感知接纳享受春天。这是沿袭悠久的传统。就算是不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近处的山林,流水,也算是小型的旅游。中国自古就是崇尚旅游的国度。

谢灵运的庄园面积并不小,并非后来唐宋的小庭院园林。所以这里的池塘,不会是后来我们常以为的小型的池水,而是一片巨大开阔的湖水沼泽。

他站在湖边的楼上,眺望远景,这早春的风和美,已经不是刺人的刀风,而春日晴阳,驱散了阴沉好久的云天。

他站在楼上远眺,看见了湖边生出了细细的水中春草,而湖边的杨柳上也热闹起来,多的是婉转的春鸟的叫声,仿佛这一切,都是一夜之间的事。

那么长在水边湿地的草类,实际比陆地上的草本更耐寒,这是它们千万年适应环境而演化出的生存本领,比如芦苇,小的芦苇芽,可能早在冬至左右,就已经出水,只是纤细。

而随着春天的到来,水泽中的草类,纷纷从水中探出草芽茎干,经过春雨和水泽的洗礼,这些草类的春芽往往修长矗立,具有向上的活力美。

所以谢灵运这首看似寻常写景的诗,以一个“生”字,写出了早春水草的生长之美,照应春来,成为名句。因为人们可以感受那些出水的嫩草,清美茁生在水面,且越来越繁茂的萌发态势。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旧国余归楚,新年子北征。

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

日夕故园意,汀洲春草生。

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盛唐 · 孟浩然 《永嘉别张子容》

通常古代正月都在过年期间,往往年节之后或者仲春开始远行和旅游。此时也可以叫新年新春。

这是孟浩然在浙江永嘉县,告别好友张子荣。而他本人也将回到故乡楚地湖北襄阳。

这是在浙江永嘉的早春一二月告别张子荣。

我决定回到家乡襄阳,而你正准备从此地出发北上京城。

我看见你挂帆从海边上京,担忧路途风浪,而我也无法同去,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再会面。

我想故乡了呀,我想象现在,故乡的黄昏,斜阳落落,那水泽湖泊,一定茁生摇曳最清美的春草。

什么时候我们在家乡相会,一起去真正悠闲领略故乡春草春色。

实际我读这首诗时,并不知道张子荣也是襄阳人,但是看到孟浩然如此感慨那故乡最美的早春湖草,想必然和张子荣有某种特殊的联系。

果然,一查资料,张子荣妥妥也是故乡人,我会心笑了起来。

也只有故乡人,能知故乡美。那夕阳湖水,春草摇曳茁生,那是他们最有感知的水乡春来。

何时一起,能够在故乡,领略这最美早春?不是为生活前途消耗流年青春,在那青草湖边徜徉,做个自由自在的人,做一对快乐弟兄。

这水边的春草,固然不是绵绵思远道那种,但是更扎根浓厚,因为都在两人心底,遂成永恒。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后庭。

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盛唐 · 李白 其九

豪放浪漫的人,如同李白,并非只是像仙人一样,眼中只有大山大水,银河九天。

相反,李白的细腻真实,体现在无数的春草诗上头,证明他是活生生真实的人,而非盛唐一个响亮高端的文学符号。这里摘录一首。

那长长短短的春草,又绿了,慢慢延展到庭院的石阶缝隙,仿佛有人的情感一样。

那小小的芳草,发芽展叶,心中寂寞孤苦,就算是拔了出来,仿佛草已经死了,但是不多久,又从缝隙上长出来。

我给你寄去这春草,你一定会知道我的意思,我希望你在京城的庭院里种植。

如果有闲了,你就去看看这些芳草,爱护它们,你看到它们,就会想到在远方等待的我,不会轻易忘记。

这是李白三十岁时,离开湖北安陆上长安游历,家中还有善良深情的妻子和孩子。李白的目的,就是没有功名的他渴望找到一条施展抱负的路,顺带解决家庭的贫寒困境。但是长安生存和发展不易,他站在黄河边,看着连绵的春草,想到了妻子和家园,那家中的芳草,想必也绿了吧,而妻子的信件包裹中,也有他喜爱的草本。

李白一生近侠,但是却也爱家深情。若不是渴望快速地升腾发达,改善家庭环境,或许李白一生就在安陆务农,这盛唐这中国文学历史上,就少了诗仙“李白”。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唐 · 独孤及《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 》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昨天还和你们看秋叶凋零,一起伤秋,互相安慰,但是现在却又是春天了。

我回到家乡的山居,解脱尘困,开心了一阵子,又到了看花的春天。

然而我却闲下来了,颇有寂寞和回味。

我这一生徒有虚名,坎坷艰辛,不如意的事情,只有自己的内心知道,也只有自己的白发泄露了自己的忧患和焦虑呀。

我站在这家乡的春山上,看着绵延不断,青草满坡的山峦,想到了在京城的你们。

我该怎么表达我的内心呢?我就像那山上绵延不断的春草,铺向远方,铺向天际,铺向你们,那就是我的思念啊。

这首诗看似大气乐观,实际颇为转折。

独孤及的回乡,是在长安不顺,难以为继,才借口思乡回家。当然也是深思熟虑的决定,所以回乡之初,他还是有放下的洒脱的。但是真正放得下吗?当春草爬满山坡,他才知道,所有的选择,都会有遗憾。

比如远离了京城,固然远离了压力大的焦虑生活,也远离了知心扶助的人生伙伴们,也远离了机会。

这种惆怅,在孤独寂寞的高处,会分外分明。芳草连天,而他已经停下了脚步,但是曾经的热情,曾经的记忆不死,山外青山楼外楼,壮年归隐志不酬。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唐 · 顾况 《赠远 》

这是一首怀念朋友的诗。用的是青青河畔草的古意,只不过对象不是丈夫,而是挚友。

有的朋友因为工作离开了家乡家园,留守的人往往会因为生活交际中有所缺失而想念。

李商隐有一首访故人不遇的诗,写出了这种朋友间的惆怅。“ 卿卿不惜锁窗春,去作长楸走马身。闲倚绣帘吹柳絮,日高深院断无人。”你不惜关闭了家门和窗户,闲尽一院春色,去尘世追逐生存和理想,颠沛流离,而我却徘徊在你的旧居,总希望你还在里面,但是这院子已经荒芜很久了。

那么这首诗也同样有这样一种深美的感情。

我出去在河道边看着流水春草,想着远方在人生路上的你。转头来,又去你的家,你的窗户下徘徊,听见黄鹂鸟在春天的树上唱歌。

你走了这么久,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相见呢?

我看见春草,是从旧有的根部茁生发芽,你的故人,你的老朋友我,在这个春草茁生的季节,分外思念你呀。

顾况 比李商隐直接,直接写信告诉了对方自己的思念。

李商隐或者也想写信,但也许因为时间或者其它原因,没有地址。

珍惜人生所有的故人,他们春草一样存在,是你生命和感情的财富。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唐 · 无名氏

虽然这首诗发现得有些迟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湖南长沙铜陵的唐朝陶窑发现,是书写烧制在陶壶上面的,但是看到这首诗的人,无不动容唐诗之美,连无名的工匠,也能写出如此饱满的诗句。

当春天的水灌满春天的池塘,春天来了,春草在水中水边向上生长,勃勃生机。

春天的人儿在池塘边饮用春酒,听着树上的春天的黄鹂,唱着春天的歌。

而这首诗最有蓬勃绿意和生机的就是春时春草生。

那水中的春草茁然向上,先绿遍水岸,再绿遍天涯。春绿照眼,春色宜人。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你看见春草的力量和美吗?

一夜醒来,春草绿到了窗台枕边。

文章评论

春草萌生美诗六首(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