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longge 08-19 18:14 阅读 我爱育娃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烟花三月》 经历了早春的乍暖还寒,我们终于迎来了让人魂牵梦绕的阳春三月。 我们早就期待脱掉厚厚的棉衣,穿上薄薄的春衫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烟花三月》

经历了早春的乍暖还寒,我们终于迎来了让人魂牵梦绕的阳春三月。

我们早就期待脱掉厚厚的棉衣,穿上薄薄的春衫,带上心心念念的爱人,一起与春天约会。

听那溪水潺潺,看那繁花朵朵,观那杨柳依依,与春光来一场宿醉。

就像宋代词人陈允平所云,“三月春光浓似酒”,掬水月在手,我们便醉倒在春风里;

还有元代词人元胡祗遹所云,“三月景,宜醉不宜醒”,弄花香满衣,我们就能老死在春光里。

这样一个如烟似梦的美好时节,在古人的笔下,极尽唯美与诗意。

虽然古人的阳春三月多指农历三月,我们当下还是农历二月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体会到共通的情感。

因为阳春三月,早已不是特定的日子,早就成为我们对春天最美的诗意想象与情感寄托。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春光浓似酒的三月伊始,一起体会古人笔下阳春三月的美好与多情。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1.三月景,归隐情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唐·王勃《仲春郊外》

王勃笔下的阳春三月,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

它是东园陌上的杨柳低垂,西堰渡口的落英缤纷。这样绚烂的春光,会持续三个多月,周边也没有比这更美丽的春景了。

不信你看,清晨的鸟儿已感受到了春意就早早醒来,村民听着悠扬婉转的鸟鸣,就知道天已经亮了。春江水暖鱼儿嬉戏,人们也就知道春天到来了。

尤其雨后初晴,本就静谧的山村小院更显清幽雅致,水洗后的清明,又怎么会惹上尘埃呢?

看着此情此景,年少成名而孤高自许的王勃,都不免动了归隐之心,要远离朝廷的尔虞我诈。

这样的阳春三月,就像苏轼笔下所云,“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2.三月水,送别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笔下的阳春三月,带给我们关于江南春天最富诗意的想象。

它是烟花三月,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烟雨濛濛,一切如诗如画;

它是春风十里,温柔富贵,放浪形骸,纸醉金迷,一切如梦似幻。

此时的李白刚刚出蜀不久,面对未来的生活还充满美好的期待与浪漫的想象。

因而在这样的时节送别友人孟浩然到繁华似锦的扬州去,李白的心里纵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心怀祝福与羡慕。

李白的送别情,尽在目送孟浩然客船消逝在一江春水的深情里,深沉却不哀伤,豪迈又不失醇厚。

这样的阳春三月,正如高适所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3.三月花,故园情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笔下的春天总是有万种风情,这首诗里带给我们的是故园乡情。

曾经在故乡蜀地的时候,李白听到过杜鹃啼血悲哀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如今他被朝廷流放而遇赦归来,辗转漂泊在宣城这个地方,人到暮年的他又看到了杜鹃花开。

那一声声悲鸣,是他的一次次肠断。他一朵朵花开,都沾满他对故土的怀念。

叶落归根,安土重迁,历来就是中国人的故土情结。更何况曾经意气风发的李白,如今饱受英雄迟暮和人世沧桑的磨难,乡愁只会更重。

尤其李白生命的最后十年,多次往返宣城,直到终老,那回望一生的故土再也无法踏足。

最终,这些人生的孤独,都化在那首《独坐敬亭山》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样的阳春三月,也如秦观所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4.三月雨,离人情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玉楼春》

晏殊笔下的阳春三月,是离人愁,就像洒在三月花底的潇潇暮雨惹人愁。

在这样一个杨柳依依的时节,女子却要与心爱的人在长亭告别,从此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可男子转身得如此决绝,丝毫不带留恋,只有多情的女子独自惊醒在五更的残梦里。

自古多情总被无情恼,有情人的一片相思化成千丝万缕、千愁万恨,可无情的人也不会知晓。

这种相思情深不像天涯海角还有穷尽的时候,它永远没有尽头。

如此缠绵热烈的阳春三月,正如白居易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5.三月风,闺怨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笔下的阳春三月,是风狂雨骤,打落了飞花,吹乱了闺情。

女子居住的庭院,虽有杨柳堆烟,却并不适合赏春。因为庭院本就幽深,这如烟似雾的杨柳深处,只有女子一人独立高楼,看着夫君经常在外游玩的地方,太过落寞。

这样的杨柳一则压抑,让女子感觉到生命被禁锢;二则容易勾起她对夫君的相思,越是茂盛,思念越是浓烈。

尤其暮春三月雨骤风狂,女子在黄昏深门紧闭,也无法留住她喜欢的春光,还有她短暂的青春。她只能泪水涟涟地询问枝头的花朵,可花朵早已经不住风吹雨打,散落到秋千那里。

这样的阳春三月充满幽恨怨愤,正如秦观所言,“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6.三月夜,惜春情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唐·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笔下的阳春三月,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注定了春光将要消散。

诗人是如此留恋春光的美好,他不说春意阑珊,而说春光马上要告别他这个苦吟诗人。

在他的书写下,不是春光更有情,而是诗人对春光的依依惜别,更显细致深婉。

贾岛更深情的地方还在于,今夜要和友人常坐不眠,相约要把这春光看尽。只要在晨钟响起之前,他与友人享用的每一寸时光,都还是最美的春光。

只要第二天没有到来,就要享尽最后的一夜春光,这种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贾岛对阳春三月的最后眷恋,就像苏轼所言,“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7.三月人,少年情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唐·韩偓《三月》

在韩偓心里,一年最好的时节,尽在阳春三月。

三月里百花次第开放,辛夷花刚落,桃花就开始绽放。寒食节芳草绵延,更是一个踏青游春的好时节。

阳春三月固然美好,可它就像一个人的青春年少,总是那么容易消散,而且一去不复返。

就像韩偓十岁作诗就能惊艳他的姨父李商隐,被盛赞“雏凤清于老凤声”。

可他和李商隐一样生不逢时,余生也裹挟在晚唐的***派争夺里,甚至经历了王朝的覆灭。

韩偓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重用他的唐绍宗已经被杀害,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而他自己早已被排挤在朝堂之外,垂垂老矣。

所以当他想到阳春三月的长江汇入吴地,长安汉家陵墓芳草连天,新愁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这里面有春光易逝之叹,英雄迟暮之悲,和故国沦丧之恨,都只能借着邻家酒瓮,一醉方休。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

这就是古人笔下的阳春三月,有丽景,有柔情,有闺怨,有离愁,还有风雨漂泊中的人生百味。

这样的景致,如此的情意,这个时代的阳春三月当然不会缺少。

愿我们枕着烟霞,扶着杨柳,触摸着春风,簇拥着鲜花,一起走进属于我们的美好春光里。

二月再见,三月你好,我们携手以伴,走进这“三月春光浓似酒”里。

文章评论

春光浓似酒,宜醉不宜醒(三月的唯美7首古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