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longge 08-08 14:56 阅读 我爱育娃
和道教诗人相比,佛教诗人不但人数众多,著名诗僧也多,而且他们的名作名篇也多。比如,唐代诗僧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代诗僧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

和道教诗人相比,佛教诗人不但人数众多,著名诗僧也多,而且他们的名作名篇也多。比如,唐代诗僧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代诗僧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宋代诗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等。这次要谈的是明代诗僧,憨山大师。

憨山德清,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他多才多艺,精通佛经,通晓史书,并且工于书法,还擅长诗词。个人觉得,绝大多数的佛教诗人都有一个优点,他们从来不在诗词中说教,而是把佛教的道理,溶于到美景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禅意,憨山大师的诗词也不例外。

1. 《山居偶成·百年世事空华里》

诗仙李白说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们总是忙于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忽视了心灵富足的追求。须知,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憨山大师在《山居偶成·百年世事空华里》中写道:

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

独许万山深密处,昼长趺坐掩松关。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独许万山深密处,昼长趺坐掩松关

“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空华”,梵语,指空中之华。全称虚空华。又作空花、眼华、眼花。人生不过百年,而这百年的世事,就像梵语说的,“空中之华”;何不把自己的身心溶于到水月中,俗话说,“上善若水”,而月则象征的高洁。

“独许万山深密处,昼长趺坐掩松关”,“趺坐”,一般指佛教中的结跏趺坐。我独自居住在这万山之间,密林深处,白昼太长,我关上松树树荫下的大门,趺坐在其中。“松”,象征着万古长青,也象征着高洁。

一句,“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追求精神上的完美,才能让自己心安。

2. 《山居·平湖秋水浸寒空》

自从南北朝诗人陶弘景说了,“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白云”和“归隐”,就成了自由自在的象征。憨山大师则认为,自由不是身的自由,而是心的自由。有了自由的心,在哪里都是自由的。他在《山居·平湖秋水浸寒空》中写道: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一庵深锁白云中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风平浪静的湖面,秋水像是侵泡得连天空都寒冷了,古老的树木,满是秋霜,落叶也红了。现在是深秋了,天气渐渐寒冷,人们外出不再那么容易了。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所以,山中的石径,山里的小桥,都已经没有了人迹,一座小庵也被白云包裹起来。

天冷了,外出不方便了,人也就不自由了。其实,人自由不自由,不在于身,而在于心,“一庵深锁白云中”,心中有“白云”,便是自由的。

3. 《对月》

人生在世,一般都受环境影响,所谓“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憨山大师却告诉我们,要守住内心,不要轻易受外界影响。他在《对月》中写道: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大雪压山岭,山中的古松都苍老了;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曹溪的一滴水都滴水成冰。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难免孤独悲伤,就像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江雪》里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扑面而来的那种孤独和悲伤。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就是这样的环境,但到了晚上,谁知道今夜的明月,竟然跟以前看到的明月没有区别。

一句,“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有着两层含义:一是今晚的明月和往常的明月没有区别,明月不受环境的影响;二是看明月的人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常人看来,冬天的月亮和其他时节的月亮,肯定是有所不同,但憨山大师内心波澜不惊,看到的明月,永远是一样的高洁。

4. 《山居·万峰深处独跏趺》

这首《山居·万峰深处独跏趺》,憨山大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佛教的道理,却写得无比的空灵,就算我们不能理解佛教的哲理,也能感受到虚空夜月的唯美:

万峰深处独跏趺,历历虚明一念孤。

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

“万峰深处独跏趺,历历虚明一念孤”,“历历虚明一念孤”,即佛教中的“历历孤明”,意思是,每个人都是孤独无依,清晰明亮。指的是人人具有的佛性。我现在在万座山峰环绕的深处独自结跏趺坐,我也像佛说的“历历孤明”一样,真是人人皆有的佛性。

“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我现在就像这个寒冷的高空中悬挂的明月一样,心中没有任何的牵挂,只有月光清影落在江上、湖上。

一句,“身似寒空挂明月,唯余清影落江湖”,空灵、唯美,展现了“一轮明月照前川”的美景,不管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5. 《题画小景·流云覆春山》

在憨山大师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阻碍,哪怕是踏青,也会遇到困难。难道遇到困难就不要做了吗?憨山大师在《题画小景·流云覆春山》中给出了答复:

流云覆春山,轻寒冻欲坼。

何处踏青来,归时月华白。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何处踏青来,归时月华白

“流云覆春山,轻寒冻欲坼”,早春踏青,会遇到两种困难:一是茫茫白云覆盖了整个春山,让人迷路;二是天气轻寒,冷气逼人。

“何处踏青来,归时月华白”,不知道他是从何处踏青归来,归来的时候,月光如水一样洁白。

一句,“何处踏青来,归时月华白”,只要人们能够克服踏青时遇到的困难,就能享受到踏青的乐趣,等他踏青归来时,已经是明月高照了。他不但享受了一天的踏青欢乐,归来时,也享受到了月光如水的小清新感觉,真是一举多得。

6. 《庐山石门隐居》

憨山大师虽然是出家人,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热爱。在诗仙李白的眼中,庐山香炉峰瀑布是那么雄壮,以至他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而在憨山大师眼中,香炉峰则充满了禅意,这非常符合他的身份。他在《庐山石门隐居》中写道:

万仞香炉峰,一派九江水。

水上出青莲,人在莲花里。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水上出青莲,人在莲花里

“万仞香炉峰,一派九江水”,“一派九江”,“一派”当然是指长江,“九江”则是指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它们都汇入长江。庐山的香炉峰,那是万仞之高;而在庐山周围,汇聚了九条江的江水,最后汇入长江。

“水上出青莲,人在莲花里”,佛说,“净土世界一莲花”,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因此,佛教喜欢坐莲花。庐山诸峰,被九江水环绕,就像水上的青莲一样;而人在庐山诸峰游玩,就像是佛祖身在莲花中一样。

一句,“水上出青莲,人在莲花里”,虽然和李白对庐山香炉峰的描述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7. 《题画小景·烟树春云绿》

在憨山大师眼中,春天充满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作为出家人,他也享受春天的美好,经常沉醉在春天里,忘了归去。他在《题画小景·烟树春云绿》中写道:

烟树春云绿,江天落日红。

不知何处醉,归向月明中。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不知何处醉,归向月明中

“烟树春云绿,江天落日红”,春山烟云环绕,连树都成了烟树,而春天的山峰绿意盎然,连春云都绿了;站在山峰上,放眼望去,江天一体,而落日则红彤彤的。

“不知何处醉,归向月明中”,这其中的游人,又不知道是在哪里陶醉了,居然忘记归去,等到归去的时候,明月一样高照了。

一句,“不知何处醉,归向月明中”,显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8. 《山居偶成·滚滚红尘世路长》

在《山居偶成·滚滚红尘世路长》中,憨山大师作为出家人,仍然免不了要思乡,这一点,他和世俗的人们没有任何差别:

滚滚红尘世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

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憨山大师一开始也是四处求学,也有过从军经历。所以,他说,“滚滚红尘世路长”也没有错,一开始确实是这样。“不知何事走他乡”,人生迷茫,人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他做的事情不是他内心向往的事情,所以,经常产生“不知何事走他乡”的结果。

“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今天,他可能想明白了,但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回头日望家山远”,每日都回头眺望自己遥远的家乡,最后也只是满目空空,只有云朵,有时候也带有夕阳。

一句,“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得要多么思乡的人,才会写得出这么痛苦的诗句?

9. 《山居·夜深独坐事枯禅》

对任何人来说,认真的做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憨山大师的坐禅也不容易,他在《山居·夜深独坐事枯禅》中写道:

夜深独坐事枯禅,拨尽寒灰火不然。

忽听楼头钟磬发,一声清韵满霜天。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忽听楼头钟磬发,一声清韵满霜天

“夜深独坐事枯禅,拨尽寒灰火不然”,“事枯禅”,这个就算我们这些世俗之人,也知道事禅的枯燥和乏味,真的不是一般人来做得来。我在深夜独坐,研究着枯燥的禅道;不光事禅枯燥,连取暖的火也灭了,我拨尽寒灰,它再也不能点燃了。

“忽听楼头钟磬发,一声清韵满霜天”,正百无聊奈之际,忽然听见楼头的钟磬声响了,一声钟磬的清韵,和满天的风霜,让人瞬间惊醒。

一句,“忽听楼头钟磬发,一声清韵满霜天”,“钟磬声”,充满了禅意。“霜”,代表了高洁。诗人在“事枯禅”的时候,提到了这两种意象,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悟道,能够做高洁之士。

10. 《高山寺·山城枕江流》

《高山寺·山城枕江流》这首诗的风格,类似于上面的《庐山石门隐居》,都是通过禅意表达对风景的热爱。在佛教里,莲花是最美好的事物,以莲花喻风景,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该风景的最高热爱:

山城枕江流,梵刹云中起。

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

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

“山城枕江流,梵刹云中起”,这座山城,它枕着江流而建;而高山寺,这座梵刹则像是从云中拔地而起一样。

“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每天早上,高山寺的钟声一响,山城的千家万户都开门了,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在莲花中一样。

一句,“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既是山城枕江的原因,更有高山寺的衬托,才使得这么的人们如同生活在莲花中一样。

文章评论

憨山大师诗词名句(十首憨山大师的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