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

longge 08-04 11:56 阅读 我爱育娃
冬至过后,阳气始生,日头渐长而春光可盼。在这一年中最后的寒风中,百花早已凋零,唯独梅花凌寒独开,于冰雪中孤芳自赏。梅花也因这凌寒傲雪,卓然高洁的精神特征而深受历代


冬至过后,阳气始生,日头渐长而春光可盼。在这一年中最后的寒风中,百花早已凋零,唯独梅花凌寒独开,于冰雪中孤芳自赏。梅花也因这凌寒傲雪,卓然高洁的精神特征而深受历代文人喜爱。

自古以来,吟咏梅花的诗词可为数不胜数,也是百花中名句名篇最多的。如黄檗禅师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姜夔的《暗香》《疏影》、近代伟人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等都是吟咏梅花的千古名句名篇。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极为爱梅,她传世的四十多首词作中就有将近20首吟咏梅花之作。比如《渔家傲》曰“此花不与群花比”、《清平乐》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临江仙》“浓香吹尽有谁知”、《孤雁儿》“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殢人娇》“玉瘦香浓,檀深雪散”等等,梅花在李清照的笔下可谓千姿百态,万千精神。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满庭芳·残梅》:

满庭芳·残梅

宋·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李清照的这首《满庭芳》所吟咏的是残梅,是借梅花的清瘦高雅,托写个人情思。但后世对这首词的年代有所争议,有的人认为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寄托个人离乱情怀,也有人认为这是南渡前的作品,借咏物赞颂爱情。但不论真相如何,这首《满庭芳》都很值得一读.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

词人开篇先从所处的环境写起:“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写出词人所居的寂寞无聊和深幽冷清。一句“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的写景似乎让人联想到此人百无聊赖,似是相思、又如回忆。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开始将目光转向院中的梅花,词人从亲手种下的梅花中感到一丝欣慰,原本登楼临水以解惆怅的想法转而变为就此赏梅。结尾用南朝文人何逊痴迷梅花的典故,由赏梅花过渡到借梅花抒情。何逊在扬州时寂寞苦闷时赏梅解怀,而词人此刻也是寂寥苦闷,因而与何逊有共鸣之感。

下阕就从何逊的典故自然过渡到借梅花抒情,但李清照抒情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表现梅花的物态神韵来隐喻自己的精神品格。“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赞美梅花风韵,哀叹梅花被风雪摧残的不幸,残梅的命运似乎映照己身。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

如此落花残梅让人联想到横笛《梅花落》,吹动词人心中一团“浓愁”。但梅花飘谢凋零,词人却“莫恨香消雪减”,只因梅花遗留的“情”仍在,精神品格仍在,最后结尾一句点出这“情”:“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同时也暗含词人以梅自喻,表达出经历苦难后仍孤高自傲、仍格调高雅、仍旧对人生充满信心。

整首词深婉曲折、笔触细腻,词意与词境浑然、写景与抒情交融、梅花与词人如一体,达到人梅难分的境界,吟咏梅花至此,可谓佳作中的佳作!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

这首《满庭芳》如今看来颇有些冷门,但在古代此词也是咏梅名作。南宋曾有词论家专门收集了唐代至南宋吟咏梅花的百余首词曲名作编为选本《梅苑》,而这百余首梅花词中,李清照独占5首,其中就有这首《满庭芳》。甚至有学者将这首词与林逋的《山园小梅》、陆游的《卜算子》并列为托物言志的咏梅绝唱!

文章评论

李清照的一首冷门梅花词(梅花优美诗词)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