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简介,精准施策提升教育质量
摘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取消考试大纲,《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的“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些高中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依据高考评价体系,深入分析预测2020年高考英语的命题趋势,明确高考英语学科的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及考查载体,提出了新评价体系下较为科学的高考英语备考建议,推论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高中教育教学旗帜鲜明地抓高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奋进方向,抓高考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的教育方针,抓高考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高考就是抓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考评价;高考英语;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立德树人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取消考试大纲,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这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必将在考试内容创新、学科测量变革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给未来高考、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简介
《高考评价》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一核”、“四层”、“四翼”既突出重点,又有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高考评价》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不是考纲,胜似考纲,是高中毕业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必将成为高三教学备考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必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位考生和一线教师,必将推动中学育人模式转变,必将助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大中小学校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至4-5月份,也促使“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教育部,2020)。根据以往的高考备考节点,现在本该已结束二轮复习,进入高考最后冲刺阶段,随着疫情向好,全国各省市高三先后开学复课,而今年的高考备考,因为疫情延期至7月份,如何调整应对极为关键,因此,深入探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趋势,研究科学备考、精准施策显得尤为重要。
三、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趋势预测
从2020年起,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省市取消考试大纲,《高考评价》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高考评价》特色鲜明: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高考评价》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命题工作和评价测试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是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当下指导全国和各省命题工作的标准体系。笔者通过认真学习《高考评价》及其解读说明,细致研究“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基本理解了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命题工作和评价测试改革的理论精神,结合自己30余年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与教研工作的经验,现对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的发展趋势做如下总体推断预测:高考英语试题以考生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能力素养考查为导向,贴近社会实际和考生实际,展现英语学科特点,突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关注学科素养,体现***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实践创新精神、崇尚劳动、责任担当等,充分发挥和呈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育功能。
(一)考查内容
1. 核心价值(包括中***怀和国际视野)
核心价值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高考英语科的核心价值包括中***怀和国际视野:中***怀指考生应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认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国际视野指考生应了解人类文明历史和世界发展动态,具有全球意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陈康 等, 2019)。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命题对核心价值的考查,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导向。政治方向就是高考命题方向,命题必然要与时代背景、社会现实、国家发展密切相关,把传统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学科的考试命题中,在阅读、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试题中暗含热点时事,体现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对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引导,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这就是高考英语试题要有国际视野和中***怀的集中体现,正应了“题应时而命,文应时而作。”
2. 学科素养(包括交际、学习和思辨能力)
“学科素养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高考英语科的学科素养包括交际、学习和思辨3项指标”(陈康 等, 2019)。近两年的高考英语命题对学科素养的考查,经历了从2018年尝试考查到2019年的全面考查的过程,2020年应该步入深度融合阶段,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素养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沟通合作能力”(教育部, 2018)。2020年高考英语试题将依据《课标》要求和《高考评价》的评价理念,按照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命制;试卷保持相对稳定,内容丰富,难度适中。试题在选材、设题等方面将进行优化和创新,既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3. 关键能力(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
“关键能力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高考英语科的关键能力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4种能力”(陈康 等, 2019)。高考英语试卷将以英语学科听、读、写、看四项关键能力为重心,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及人文底蕴的综合语用能力。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学习生活、做人做事、人文社会、历史传统、生态环保、宇宙探索、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及当前全民抗击疫情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深度挖掘语篇材料的思想内涵,突出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4. 必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必备知识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陈康 等, 2019)。必备知识是高三复习阶段基础中的基础,不仅是识别记忆的过程,还是一个联系相关基础知识构建拓展知识网络的过程。没有坚实的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培养语言关键能力、提升学科素养都是空谈。必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课标》中对必备知识作了明确的规定:“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内容要求以及文化知识内容要求所列的相关项目”(教育部,2018)。通常采用听、说、读、写等方式呈现,语篇为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语用的达成离不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交际功能,只有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语篇语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表达有效,只有三者的相互作用才会使语言准确应用。只有通过适切的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熟练运用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交际活动,逐渐提高英语学科关键能力。
(二)考查要求
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高考英语试卷结构将保持稳定,全面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高考英语试卷中难、较难、较易和容易各难度层级试题比例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合理设置干扰项等方式,试题命制更趋科学合理。在试卷结构设计上既有针对各单项语言技能的专门考查,如听力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和写作部分,又有针对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如语言知识运用部分,体现《高考评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1. 注重基础性。英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英语科考试应注重考查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考生为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2. 提高综合性。在真实的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情境中,经常需要综合使用多项语言技能,例如:口头交流需要同时使用听和说的技能,回复信函时首先要读懂来信的内容。英语科考试应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多项语言技能的能力。
3. 强调应用性。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应用,通过建立模拟或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强化应用,是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英语科考试应突出考查考生使用英语从事日常交际、学习和思辨活动,达到交际目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突出创新性。学习英语有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英语科考试应通过试题设计引导考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学习和思辨活动,积累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在跨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考评价》提出的考查要求,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作用上来看,既是对高考评价体系的有效考查,也能对高考试题质量达成有效评价。
(三)考查载体
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考查载体 ——“情境”主要通过《课标》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三大主题语境来构建和体现,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高考英语将会围绕主题语境选材,设计任务情境,搭建贴近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考查载体,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体现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等特点,将“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高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巩固德育、坚守智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考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四、高考英语复习备考建议
(一)强化学习研究,把握备考方向,构建精准高效复习模式
认真学习研究《高考评价》和《课标》的新标准新要求,把握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的正确方向,缜密计划,精心施教,践行《高考评价》和《课标》的新理念、新思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破以往高三英语复习拘泥于教材内容的禁锢,改进教学中死抠语法和词汇、以死记硬背知识为中心的习惯做法,融语篇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于一体,努力探究适应《高考评价》和《课标》要求的新高考英语复习模式,提升高考英语复习备考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主题语境为引领,创新英语学习情境,树立正向核心价值观
高考备考过程中,依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精选英语语篇材料,加工编写符合新高考要求的学习题目,创新学习任务情境,搭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内容的训练载体。坚持融德育教育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形成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提高多视角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育奋斗精神、劳动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意识、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以话题语篇为载体,以听、读、写训练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复习必备知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全面创新英语语篇情境,扎实夯实高考要求的必备知识,挖掘语篇中的基础性知识、核心知识和文化知识,如核心词汇、重点短语、经典句式、重要语法和语用、语篇知识及中西文化差异等。通过知识积累、变式训练、能力提升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做好语言运用必备知识的储备;语篇学习过程中,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限时阅读与非限时阅读相结合,以听、读、写训练为主线,重视听读结合、读写结合的训练,坚持每天定时进行听力训练,每天阅读3篇精品文章,养成写心得体会、文章概要、读后续写的习惯,注意语篇的主题意义理解,拓展语言学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做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后续写能力及规范书面表达的效度。习题训练不在多,而在精做,努力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通过针对性的强化练习逐渐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提升包括交际素养、学习素养和思辨素养的学科素养。
(四)重视新高考英语考查趋势,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意识,发展学生高阶思辨能力
自恢复高考制度后,高考一直在发展中求变革,改革中求稳定,稳定中求创新,基本上经历了由“知识立意考查”到“能力立意考查”,再到现在的“素养立意考查”的过程。备考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即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积极主动、批判性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从而引导考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转变。高度关注体现高考考查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强化学习研究,努力做到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成效,不断提升学科素养,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新高考变革的要求。
(五)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确保高中教育优质高效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态势,各行各业陆续复工,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全国各省市陆续公布了高三开学时间。各级学校错峰开学后,首要工作是全面做好全体学生的疫情防控教育,疏导学生因疫情居家学习产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其次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师生尽快适应从居家学习到学校教室学习的环境变化;最后,根据高考延期一个月,要科学应对,及时调整复习备考计划,精准施策,搞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保证高中教育教学优质高效。
(六)转危为机,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居家抗疫,线上学习是教育系统的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的重要契机。善于变社会危机为教育契机,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坚持五育并举” (张志勇,2020)。将生命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特别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下新冠肺炎的发展态势,关注全国人民在***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的决心意志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学习广大医务人员和抗疫志愿者们英勇无畏、热血逆行的先进事迹,认真思考新时代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战疫”新闻报道中选取英语教育素材,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制度的优越性、人间大爱、社会责任和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相信这次全民抗击疫情的“战争”将对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心灵上、思想上、价值观上会打下深深的烙印。
五、结语
《高考评价》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40余年高考制度改革发展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守正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产物。《高考评价》是制定命题标准的基本纲要,也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为考试评价建立了全新的评价标准和科学测评体系,可以检测试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考试目标,可以检测考试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考试要求达成的幅度。这将对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考评价》的科学构建是发挥高考正向引导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它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以实现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切实将高考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中学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考评价》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高中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综合联通,将起到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使人才的培养更符合高校与社会的需求。核心测评目标是以高校人才选拔和基础教育质量为引领,力争打破“唯分数”的单一考试招生模式,实现“招—考—教—学”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国家《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是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纲领性文件,是高中教育教学的标准尺度,课标理念与《高考评价》要求高度契合,高中教育的最后出口是全国高考,《高考评价》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既是基础教育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或风向标,更是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高中教育的优劣只要经历新高考的检验,就会立见分晓,无需辩驳。
《高考评价》为高中教育教学旗帜鲜明地抓高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奋进方向,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抓高考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的教育方针,抓高考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高考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抓高考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抓高考就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牢固的必备知识,抓高考就是抓素质教育。”高考作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少数,其改革势必促进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极大发展。面对新形势、新高考,挑战与机遇同在,抗击新疫情,困难和希望共存,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抓住高考综合改革的契机,深入研究,把握方向,科学规划,精心备考,精准施策,充分利用高考带动教育相关工作的进步,实现学校或区域教育的弯道超车,甚至是跨越式发展,进而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