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心得分享 >  当前文章

心得分享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longge 09-13 12:35 阅读 我爱育娃

前几天的文章写了二月初一的民俗就是春社日也有说是太阳节的,唐朝皇帝唐德宗为二月初一定了一个中和节,同时这一天还是土地公的诞辰日,所以这一天的习俗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春节过后,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节日是元宵节,其次便是二月二的龙抬头的节日,这两个节日过完春节彻底离我们就远去了。今天说说二月初一有哪些习俗?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习俗1:踏春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农历二月初一,已经进入仲春时节,古代人们不会像今天的老百姓一样,会有那么多事情,所以在春耕没有完全开始之前,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欣赏万物复苏一派景致。

习俗2:裁度

文章开头说了,唐德宗和大臣李沁在农历二月初一创造了中和节,所以有了裁度这一习俗,在朝堂上裁度的目的是考核官员,在民间则是妇女们量体裁衣的意思。因为在古代老百姓的衣服都是妇女们手工制作出来的,所以很多女性都善于裁制春衣,忙碌针线活。

习俗3:挖水渠

现在的很多90后或者00后可能都不知道这个习俗了,其实从先秦以来,各个朝代都会很重视水利,因为疏通河道也是为了灌溉农田,防止洪涝,每年农闲时节一般都会有这一习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已经能够代替人工完成这些繁重的工作了。

习俗4:保护益虫

仲春时节,复苏的不仅是植物,还有各类小动物,如青蛙,蜜蜂等益虫,它们的出现是为了帮忙农民消灭田间地头的害虫,所以要多加保护,不能伤害。

习俗5:护生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佛教里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春天放生,春节是各类生物繁衍的季节,比如春天鱼儿腹中有很多鱼籽,能够繁衍后代,青蛙也是一样,所以老百姓常说要在春天保护这些生灵。农历二月初一,以往民俗不应用雌虫小动物做为祭拜的放弃,不砍树,不覆巢,不捉幼兽。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

总之,二月初一的这些民俗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业的发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与第二天的龙抬头节日相互配合,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文章评论

农历二月初一的民间习俗有哪些(民间5大习俗分享)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