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育儿经验介绍(经典育儿经验技巧每日分享)
最近接女儿放学,跟一位妈妈聊天时,这位妈妈倾诉了孩子最近让她烦心的事,孩子犯了错误后,偏偏不像父母想象的,乖乖认错道歉,反而喜欢顶嘴了,张口就是:
为什么我必须听你的?
你不让看电视,自己怎么看手机呢?
你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
孩子犯错,你被起得暴跳如雷,孩子顶嘴,你恨不得能将其撕碎,孩子的人来疯,更是让你如临大敌......
为什么,做父母的你,面对孩子是如此疲惫?这一切,只是因为你不明白:是孩子就会出现过失,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小毛病,想做好一个父母,宽容才是硬道理,让孩子拥有自由的空间,这时你会发现:其实孩子没那么可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给犯错的孩子一个宽容的拥抱
是个人就会犯错,这一点不仅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不例外,然而,在面对犯错的孩子时,父母却从类没有想过这个真理,于是乎,大声的责备,无情的打骂,劈头盖脸地向孩子袭来......
但是,当你发泄完内心的愤怒后,孩子真的会走上你正轨吗?恰恰相反!冷冰冰的责骂,只会使孩子更害怕、更恐惧而已,更糟糕的是,你的愤怒,造就的可能是一个胆小狭隘的孩子!
所以在生活中,倘若看到孩子犯了错,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宽容,只有宽容,才会教会孩子勇敢面对、勇于承担、积极改正的本领,给孩子一个宽容的怀抱,就是给孩子一片翱翔的天空,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记得我小时候一犯错,爸妈都会心平气和地跟我沟通,纠正我的错误,并没有对我有打骂的行为,相反如果我纠正了错误,会给我相应的奖励。所以在我父母教育下,我的错误一般都不会犯第二次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去引导,去纠正、去教育。
然而,更多的父母认为,只有严厉的管束与惩罚,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可能,孩子因为惧怕父母的权威会暂时停止错误行为,但是长期下去,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逼得他们反抗或者消极的抵触,父母的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折扣。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说,父母需要正确对待孩子犯错的行为,假如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该犯的错误没有机会犯,到了不该犯错的时候,却用幼稚的行为去“补课”,那真的得不偿失了。
所以,父母在应对孩子犯错有一个基本原则:
2岁前,父母不能责罚孩子;
2~5岁,父母对犯错的教育要顺其自然,多鼓励和肯定;
5~12岁,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成长的责任;
12~16岁,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强一些,对错误的批评可以引入是非观念,对内向的孩子还要多注意。对道德、良知的培养,父母不要心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变得善良与懂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宽容孩子的过错,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去反省自己,并感激父母的宽容,“吃一堑长一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切莫因为打骂,让孩子丢了收获经验的机会。
孩子顶嘴,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所有的父母,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类孩子,顶嘴。的确孩子顶嘴是让人伤脑筋的事,很多父母深有感触的说:“儿大不由娘,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现在居然顶起嘴来了,你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
孩子爱顶嘴,都被父母看作是不听话的表现。其实,有时候顶嘴正是孩子独立思想和特别个性的表达。
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发现:
那些在家跟爸妈经常争论的小孩,更能够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研究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爸妈之间的一场矛盾。两年之后对比了他们与爸妈的争吵方式和与同事的相处方式,那些跟爸妈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承受来自同事的压力。
记得有一次我指责女儿拿筷子的手势不对,女儿不以为然地说:「夹到菜就好,干嘛在意形式,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爸爸说女儿顶嘴了,可细思女儿的话,还挺有道理的。后来,我和孩子爸爸沟通一下,允许女儿「顶嘴」,因为她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面对顶嘴的孩子,父母要慎重对待,对于真的顶嘴要合理应对,对于个性表达的“顶嘴”却要适当鼓励。但是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
所以作为父母要这3个方面进行引导:
1、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顶嘴多半是由于他们还没学会恰当地表达,父母没必要因此发火,更不能借题发挥,甚至因为自己遇到不痛快的事而迁怒于孩子。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2,合理表达,认真倾听
孩子顶嘴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不过方式过于强硬,或者是不够礼貌和尊重。
我们除了要让他们知道不能“乱发脾气”、“说脏话”、“大声喊叫”,还要告诉他们可以做什么,怎么表达是恰当的,怎么沟通才是有效的。
当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生气地朝你吼叫“不要你管”的时候,我们可以平静地告诉他,“等你能平静下来好好跟妈妈说话,我很愿意和你讨论睡觉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孩子会采取这种不尊重不礼貌的方式沟通,很多时候是由于他的“声音”没有被倾听,只能通过对抗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因此,要想让孩子尊重我们,首先父母要能够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让孩子有合理表达的渠道。
3,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发生冲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教导,而不再顶嘴的。
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权威压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孩子,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源于网络图
让孩子自由的“人来疯”
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好动的,的确如此,无论是两三岁的幼儿还是七八岁的小学生,他们都是那么充满活力,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有时不免有些人来疯。
周末,带女儿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三岁的小男孩非常兴奋,缠着我闹,让我陪他玩,拽着我不放开,根本没法和朋友好好说话。
孩子一会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张牙舞爪,一会又搬出自己所有的玩具在地上排开展示,一会又要爸爸去给他买西瓜,非要吃西瓜……
朋友老公被缠的有点不耐烦,轻轻地在孩子屁股上打了一下,没想到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这孩子竟然趴在沙发上开始嚎啕大哭,干嚎没有眼泪的那种,怎么哄都哄不住……
当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总是喜好表现自己,引起客人的注意。无论父母认为小孩的行为得不得体,作为孩子来讲,他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当父母在与客人交谈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冷落,有意识的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实质上可能是在提醒父母或客人:别把我忘记。
当客人离开后,无论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其教育,其实都是效果甚微的。因为孩子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最多只是知道,客人来,父母说什么我必须照做,否则就会挨揍。若是孩子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好吗?
如果孩子是人来疯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1,告诉孩子什么是文明待客
有时候孩子喜欢“人来疯”是因为不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所以,父母平时可以对其进行礼仪规范的培养和教育。比如:客人进门之后,要让孩子先跟客人打招呼,给客人端茶倒水然后,让孩子回自己的房间去玩,父母和客人交谈。当客人走时,带孩子一起送走客人,并让孩子与客人道别。
每次客人走后,对孩子的表现要给予反馈。孩子表现好,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孩子表现的不好,则给予批评,并再次强调正确的行为方式。
2,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客人来了后,孩子出现了“人来疯”行为,父母要冷静处理,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可以让孩子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来满足他的表现欲望。当孩子获得了客人的表扬之后,可以对他说:“现在爸爸妈妈要和叔叔阿姨谈一些大人的事情了,你自己回房间玩吧。”这样既可以让兴奋起来的孩子得到关注,又可以让孩子有适当的思想准备,退出大人们交谈注意的中心。
凡事物皆有两面性,孩子“人来疯”亦如此。人来疯的孩子大多积极主动,善于表达,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从正面来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关注到孩子人来疯的可恶。
宽容不等于纵容,不要把二者弄混淆
宽容是我们提倡的教育方式,它比管制更有效,但是,在宽容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那份责任心,把宽容演变成了纵容。
如今,有很多的父母的教育容易走极端,不是严加管教,就是一味纵容,所以,在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时,我们必须保持宽容中不迁就,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想要给予孩子宽容而不是纵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严宽相济、松紧有度:
1,宽容孩子的无知
孩子年龄小有些问题不可能完全理解,因此,父母应该教给孩子有用的知识,对于他存在的不良行为,我们有必要进行约束和教导;另一方面,孩子有被接纳的意愿,对于他的一些需求我们一定要予以尊重和考虑。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必须严格对待。当孩子有错误的观念或不良的行为,我们可以耐心向他阐释,让他对自己不好的方面有正确的认知。
2,不迁就孩子的错误
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以理解的心态去沟通,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去改正错误。
记得我女儿两岁半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带着她去公园,在草坪上,她发现了一个小黑点在爬,就用手去捉,原来是一只蚂蚁,女儿非常好奇,抬起脚来就要去踩,我看到后,赶紧制止了,对女儿说:“你看这是蚂蚁宝宝,要是蚂蚁妈妈没有等到蚂蚁宝宝回家该多伤心啊。”女儿听了,好奇的在一边看着蚂蚁爬来爬去的,看到蚂蚁遇到障碍,就用一根小草搭了个小桥让它爬过去了,看到蚂蚁爬回洞里后,女儿高兴得拍起了手。
踩死蚂蚁,这本身不是正确的行为,我们不纵容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告诉孩子正确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孩子的过错,但是,过度的宽容就是纵容了,所以凡事有个度,别把宽容当纵容,这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注意的教育细节。
孩子犯错后,在心态上,父母要尽可能地对孩子宽容一些,包容一些,理解孩子背后的意图,只要不是明知故犯,很多时候尽量去包容孩子,可能亲子关系就会更好一点,孩子的情绪也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 上一篇: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关于经典的育儿心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