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院校组织家长教育学习心得感受范本)
第1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一、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
例如:本学期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说说心里话”,我让孩子不谈学习,而是谈个人烦恼。
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另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xxx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王君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奥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但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也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案例:在一个家庭中,有一个这样的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而当他自己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时,他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发泄情绪,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会去问他原因,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判,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他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
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
二、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父母应告诉孩子,他在为谁以及为什么而学习
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时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父母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采取措施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自己而学习,并引导他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孩子就会动力十足地学习。
其次,这与父母不了解小学阶段知识的难度发展规律有关。
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让孩子明白“学习时自己的事情,孩子才会真正地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你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这样,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五年级孩子来说,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而不是厌学。父母要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表扬,少些批评。
孩子在四年级之前,或者在读四、五年级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案例: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这样劝孩子好好学习: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好老公)!”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
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然而,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做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据还子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
这种教育只能是害了他们,或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蛮横不讲理,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
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不要动不动就问孩子成绩、放学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这样只能让孩子有种错觉:他是为成绩而活。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可以起到作用。但到了四、五年级,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啊”;
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三、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如果孩子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经常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乐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就会喜欢上学习。对于那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思考、粗心等,也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和老师去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培养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地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于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消极的暗示:
“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
“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
“我家这孩子,成绩还可以,就是记忆力不好”;
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孩子听到耳朵里,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在这种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变笨、变差了。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记忆力不好,在学习方面真的有缺点,家长也千万不可轻易批评孩子。
积极的暗示:
“你很聪明”;
“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
“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尤其是到了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逆反心理了。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方法三:父母要谨慎对待“陪读”
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种陪读现象是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案例:
一个作业次次都得“优”的孩子,在一次考试中,竟然考了个不及格,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老师找来男孩对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说出了心里话:“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我都想快点做完,因为只有做完了作业才可以上网。”
“那你不怕作业出错吗?”老师问。
“不怕,因为妈妈每天都要检查我的作业,有一点点的错误,妈妈都会发现。”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遇到很难做的题怎么办?”
“我想都不用想,就告诉妈妈我不会做,妈妈就给我讲。”
“妈妈给你讲了,你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会做吗?”
“我当时很明白,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在妈妈的提醒下我会做,要是没人告诉我用哪种方法,我就不会做了。这次考试就是这样,看着这些题目都很熟悉,就是想不起用什么方法来。”
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想快点把作业做完,以便去玩,于是很多坏毛病便从他们的作业中体现出来,如:粗心马虎、不认真思考问题、考虑问题不全面……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孩子就会为此而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挨老师的批评。
但是家长却剥夺了他们承受自然后果的权力,家长在为孩子检查作业时,把他们的错误都指出来了。这时,孩子就懒得去思考了,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就照着父母所说的答案写上了,更不用说去改正坏毛病了。并且,当孩子有了依靠时,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都会明显地降低。
四、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
——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
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五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关键:
首先,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其次,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改正一些坏习惯。因此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第三,孩子在10岁左右,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孩子行动的动机开始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孩子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性评价。
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必须具备哪些教育观念呢?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方法二: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再遇到问题,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理智思考、换角度思考了。
例如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即是妈妈主动暗示孩子“洗衣服是很辛苦的事”,他们往往不能真正体谅妈妈的辛苦,当孩子年龄已大,他们懒惰、不体谅他人的习惯早已定型,不管父母怎样暗示,相比都是无效的。而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五年级左右,父母的这种暗示则是非常必须且必要的。
多方教育专家通过细心地观察和研究发现,孩子在四、五年级左右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更具有持久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四年级左右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比孩子在其他年龄段养成的好习惯更持久、更易深入孩子的心灵。
生活习惯: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
学习习惯: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性格:坚强、勇敢、乐观、积极。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
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父母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统一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出一些“***”和“规则”。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
五、是孩子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
与小时候相比,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道德情感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差异:
1、在道德认识方面,由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本质的认识过渡。
2、在道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
方法一:克服德育教育中的心理偏差
1、预防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家长对孩子产生了某种固定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总受这种固定看法的影响。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
2、克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就是以偏概全的意思。也就是说,由于孩子出现了某些缺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优点,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由于孩子有了某项优点,就弥盖了孩子所有的缺点,认为孩子“一切都好”。
如果家长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总是误解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
方法二:杜绝打骂,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们偶尔打一打孩子,可能会震住孩子,起到快速教育孩子的效果。过后,父母再找个机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也许很快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但是,当孩子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父母再打骂孩子,孩子就要记仇了,并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促使不良道德行为越来越多。
从道德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法三:在孩子的行动问题上下工夫
一般来讲,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孩子还是孩子,他们在思想上懂得这些大道理,但他们的行动却往往会跟不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做到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而不是责怪和批评。
方法四:利用潜移默化的暗示法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喜欢处于受教育、受管制的地位。到了四、五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崛起,他们的自尊心也在一点点增强,这个时侯,暗示教育法最容易让孩子接受。
暗示教育法,能够满足四年级的孩子日益强烈的自尊心;能够满足四、五年级孩子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孩子感觉到平等、感觉到尊重,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克服自己的缺点,以快乐的心情去与父母父母合作。
第2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由于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怎样和老师配合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呢!我曾经为此买了很一些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细节决定未来》等等,孩子一天天长大,看到她的点滴进步,作为妈妈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可是我的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她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她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带她到图书馆看她喜欢的书,让她感受读书的氛围,渐渐的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大量的阅读也为她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多沟通,真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
听过很多自己教育孩子的故事和案例,都是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但自己有些不以为然,直到通过一件事情我才切实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孩子的数学总是马虎,而且做题的速度一直很慢,尤其应用题出现的错误最多。每次检查数学作业的时候总是会怒火中烧,有的时候火气实在压不住了,就会狠狠的训斥她几句,孩子低着头,不敢说话。有一次和孩子谈心的时候,孩子委屈的说你就知道训我,我才意识到我给了孩子多大的伤害呀!
从那次起,我改正了我的态度,她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我就用引导的方式让她自己解题,哪怕她想出了解题步骤中的一步,我都说你比上次进步了很多,你再好好想想。她就表现了很积极的态度,知道把题解出来。现在的应用题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昨天的小卷测试还考了一百分。孩子拿给我看试卷的时候,我欣慰的笑了,并且深刻的体会到家长和老师不经意的鼓励就会成就孩子的成功!
三、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只要有时间就应多陪伴孩子玩一些她喜欢的游戏,例如下棋,猜谜语或者带她去到户外运动,毕竟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要总是用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好来要求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更需要我们家长给她更自由的空间。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多沟通多交流,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孩子就会快乐地成长,成为健康、文雅、自主、阳光的人!
第3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曾听说这样一个案例,美国有一位名校的大学毕业生。
从小,他的父母就要求他的成绩一定要比别人优秀。
在他们的催督之下,他确实总是保持名列前茅,如父母期待地一路读到了名校。
而就在毕业典礼那天,却跳楼自杀了。
他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说:“我已经如您们所愿,拿到了您们期望的学位了。
这样您们满意了吗?您们满意了,我要走了。
”
试想,面对这样的情况,看到这样的遗书,他父母的心会有多痛!如果能有来生,他们肯定会调整对他的态度。
这个例子说明,父母过于在意孩子学校的排名了。
终因他们的“名次情结”,最终酿成了孩子的悲剧。
名次,本来是一个多么让人向往的东西,它绝对不是个坏东西!或许,有许多父母总在为孩子的“名次”祈祷。
我相信,还有父母用《雅比斯的祈祷》这本书里的祷词来为子女的功课祈祷。
书里面有句非常激励人的话:“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
”
祈祷不一定能让一个商人赚更多钱。
但,祈祷一定可以让一个商人的品格变得更好,一定能让一个商人看到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祈祷,对孩子的作用也如此。
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孩子的功课上,可理解为祈祷不一定能让一个孩子的功课名列前茅,但祈祷绝对会让一个孩子拓宽心灵的视野,让他看到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
其实,这正是《雅比斯的祈祷》中“扩张我的境界”的真谛。
几年前,曾有一篇名为“第十名状元”的文章,在分析了社会上许多成功人物的成长过程后指出,他们当中少有学习排名第一的学生,反而多是一些中上、中等的平凡学生。
这些孩子,成绩虽不是最好,但不汲汲于名次,所以心胸比较开扩,看事情不爱钻牛角尖;这样的孩子,成绩虽非顶尖,却更愿多花时间学习课外的技能、知识,思想反而更加灵活;这样的孩子,毕业后反而比许多当年在班上成绩第一的孩子更有成就!
聪明的父母,应扩张孩子心灵的视野,让他们看到那些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
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第4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我有口头语是“滚”,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贵心学去了,一点事不好,就说滚,而且还让幼儿园有些小朋友学去了,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贵心说:妈妈不对,我们一起改。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
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贵心特别好动,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我就针对性的在平日多进行能够让他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例如我经常和贵心一起轮流数数,我数1他数2我3他4这样数下去,看谁先数错,贵心很爱玩;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贵心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贵心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四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们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我们贵心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故事防腐的读给他听,在读的同时可以把一些简单的字教给他,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在讲的时候故意将有些地方将错,贵心就会很积极的给我指出错误,此时的我们首先应及时承认错误,并且表扬孩子细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锻炼了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父亲或是母亲,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因为持久产生快乐的力量永远强于瞬间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对快乐每一点,每一滴的积累,才能产生真正积极的影响,使他日后能够笑对人生。
三、加强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前一阶段,我发现贵心在家吃零食时,总是趁我不注意自己偷偷拿着吃,以前他总是先经过我同意才去拿,一开始我很生气,但生气后并没有效果,我忽然意识到贵心在一天天长大,他知道如果问了妈妈,可能他想吃的妈妈会不让,所以还不如不问。想到这些后,我就对贵心说:你想吃可以,但是得有限制,一次不能吃太多,好吧?贵心很高兴,再以后在想吃东西时先问我可不可以并自己就规定下量。从这件事中我觉得,长大后孩子说谎或者不愿意和我们家长沟通其实是从小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应该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让孩子满足,孩子觉得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我们那儿可以得到满足,就会相信我们是他可以相信的人,久而久之,在很多事上也愿意与我们沟通。
四、有创造力的赞美
现在我们家长都意识到赏识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当你要赞美孩子的时候不仅仅要说:“真不错!”“干得好!”,因为我们的孩子每做一件事,对他来说都可能是第一次,或者对他来说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你枯燥无味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万万不够的,来点新鲜的吧!例如你的孩子画了一棵红色的大
树,兴致勃勃地拿给你看,这时候你只是简单地说一句:“真漂亮!”可能远远不够,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喜欢你画大树的方式,从来没有一棵树显得这么漂亮!”这样,孩子会大受鼓舞,这样的赞美对孩子来说,明显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孩子会觉得你真正喜欢他的作品。
此外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你当然需要赞美他。在赞美的时候,最好能够明确地指出,你最欣赏他的哪一方面!
五、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就像古老谚语所说的:“只有自己系好鞋带,才能一步一步走得踏实”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能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面对面未来,面对人生。因此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说也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技能,因为没有一个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是会生活快乐的,当孩子发现他其实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的快乐和满足!当贵心在某件事上遇到障碍的时候,例如他正在拼一小幅拼图,可是却怎么也拼不起来,这时我一般按以下步骤来帮助他。
1、明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例如一小块拼图找不到了。
2、让他描述一下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例如想把图拼好。
3、指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例如放弃寻找这一块,从另一个方位开始拼。
4、判断他是否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如果是就在一边协助他,但是我不会替他做!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5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对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儿子今年8岁,就读于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一班,他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爱玩电脑游戏、做事情慢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孩子,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住小学关键期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
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认识的大学生、高中生中均出现过要父母给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担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劝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儿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者,不染恶习。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
贪婪痴慢,人心堕落要因。一切时,一切事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一切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要做到爱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担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将来踏进社会,不为自己,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第6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读书是开阔孩子视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我做法是:
一、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
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然就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相信在一个举手就可拿到书的环境里成长,很少有孩子会对书籍产生抗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少看电视多读书,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乐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喜悦中渐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挡不住的。如今,孩子早已能参与到我们的交流中来了。
二、带孩子上书市和图书馆
要读书,首先要买书。买书,不在多,而在勤,我们每个月给孩子买两三本,寒暑假和节假日再多些。买书时,带女儿一起去,可让她自己选书。书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用书也可以是娱乐用书,除了买书,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孩子好动,硬让她静下心来看书,可能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对读书的厌倦。把她带到图书馆,可以满足她走出家门的欲望,在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比较容易展开引导。实践中,我注意给她出一些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回答的问题,在孩子无法解答的情形下,便诱导她到图书馆寻找答案。让孩子带着问题到图书馆,通过对书籍的利用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时间长了,自然就能体会到书籍的好处,萌生亲近书籍的愿望。
三、引导孩子阅读入门
阅读应该从小开始。有韵律的文字和优美的插图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较之散文,诗歌更易为孩子所接受。幼儿园时女儿识字还不多,我就每天讲给她听,过一段时间由她复述大致的意思给我听,上学后,我便让她自己边拼音边阅读。上学前,女儿有个习惯,每天临睡前总爱听一会儿书,大概不超过20分钟,或者打开录音机听故事,在故事声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让孩子从轻松的听故事和被情节吸引转向为阅读本身所吸引最为关键。父母要帮助孩子从为情节而读转为真正的阅读,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定:阅读是愉快的娱乐。
对于十来岁的孩子,像女儿爱动脑筋急转弯和猜谜,一有新谜语都要拿来考考我们。我们呢,有时就故意左思右想猜不出,当她得意地把谜底告诉我们时,我们还会问一声:“为什么?”她便会眉飞色舞地解释给我们听。这样既培养了她阅读理解的能力,又激发了她学习的兴趣。家里有几套《脑筋急转弯》、《猜谜乐》,女儿很爱看。
四、适时鼓励孩子阅读后的进步
在送女儿上学的路上,我们常常会一起玩一些词语游戏,如反义词、同义词、形容词、成语等等。出去游玩时,她也会即兴背一些古诗、名句。女儿读书后所在的班开始记日记了。也许是日积月累吧,女儿的日记中常常会用进一些好词佳句,每当听到女儿嘴里吐出一个个新鲜的词语,我便大力表扬,“真棒!”“了不起!”,女儿笑眯眯地照单全收,还会饶有兴致地告诉你,这些好词好句的来源和出处。
亲近书籍,就是亲近一位良师益友。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和乐趣。
第7篇:2022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分享心得感想模板
现在小孩都是独生于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同时都体会到现在孩于越来越难管,很多家长同一体会,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现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谁都不可忽视,现在谈谈心得体会:
1、教育和培养于女的题目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并不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以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实在未必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天真,兴奋的事就爱听,不兴奋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以为我的孩子假如喜欢我、贴近我,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然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很多题目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假如让孩子失看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也就开始产生了。
2、凡是孩子感爱好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轻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于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于的特长和爱好。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四周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
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往做,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留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于自己做学习计划。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长应从自己做起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场所,言传身教。因此,家长应从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决不能在孩子眼前表露;在教育批评孩子时,父母意见应同一不能相左,天天抽1个小时以上时间和孩子相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学校里的状况;天天询问他在学校里兴奋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以便及时把握意外情况的发展苗头;在学习上,家长应做到和孩于同步学习,针对孩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和孩子一同成长。
5、善于挖掘孩子的潜伏上风,培育孩于特长和爱好。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上风,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以为家长首先要熟悉或擅长孩子特长的相关内容,引领并鼓励孩子一道坚持学习下往,我相信收获一定不菲。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爱好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于闪光的苗头。针对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种千奇古怪的题目,每次我们都做到耐心回答,并和孩子一道观察等,使他在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启迪聪明,开动脑筋。孩于的各种爱好如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我们都让他往尝试、往锻炼。
6、教育孩子,就要着眼于小处,发现不良端倪,及时纠正,抹杀其于萌芽状态,切忌纵容。那种以为孩于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习惯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农民种豇豆,从小就要给它立杆子,引导它顺着杆于向上长,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才能结出丰富美观的豇豆。假如等豆苗长大了,见其漫天蔓长,不能开花结果,或是只能结出干瘪瘦小的豇豆,那时才立杆引导,恐怕即使折断一些枝条,也不易再结出好豆子了。教育于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7、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于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他们加油,成长的道路很漫长而且很不平坦,家长应该给孩于们加倍的热和和关爱,才能使他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一点是不全面的,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还要多想办法和多总结,争取做得更好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