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韩国校外补课兴衰史,明白“双减政策”的大智慧
为什么国家突然出手取缔了教育培训机构,我爱育娃小编 先说答案,因为他们已经动摇了国之根基。
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严重,但是有一个国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前车之鉴。这个国家的教育内卷导致的补课文化已经远比我们更加的严重。也许你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当前已经快进入“0生育”时代的韩国。
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停战之后的第二年,韩国推出了初等六年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招效果非常显著,让韩国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入学率就达到了95.4%。这个举措让全体国民都意识到,知识原来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接下来就进入到了人人拼读书的时代。
但好的读书资源是有限的,今年考不上,那就明年再来。所以复读开始兴起,伴随而来的就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补习学院。紧接着来上课外补习班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一些原本佛系的家庭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前景,也只能默默选择加入。
到了1974年,韩国开始推行高中均衡化政策,取消了高中重点班,还取消了名校高中的牌子,让高中的老师流动教学。为的就是缓解中考的焦虑。
但即便这样,还是没能解决问题,因为始终不变的还有高考,所有的竞争重新转移到了高考上面。虽然韩国的大学不少,但是要想考入好的大学,难度开始变得更高了。由于上升通道狭窄,学生们只能拼命内卷。
明面上的补习班转移到了地下富裕的家庭,高薪聘请私教。普通的家庭想补课也找不到好的老师,更不要说负担那些昂贵的私教课。富裕家庭的孩子成绩远超普通人,最终能够进入国立首尔大学sky的学生,基本也都是来自于富裕家庭,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彻底被堵死。
到了九十年代末,补课禁令已经形同虚设。再然后,韩国没办法,取消了补课禁令,补课又合法化了。那么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韩国的补课界到底有多疯狂呢?
在2017年韩国纪录片《课外教育悖论》里,多数接受采访的家庭在补习上的花费每个月已经超过了一百万韩元,相当于五千六百块人民币。这还只是普通老师的价格,如果是稍微包装下的名师,那就更是天价了。
然后接下来的几个数据还更为夸张。据统计,韩国子女的课外教育费用已经占据了家庭总收入的70%。其中低收入家庭孩子参加私人补课的比例达到了36%。而高收入家庭参加私人补课班的比例更是夸张到了90%。
20年初,疫情爆发,全球有8.5亿学生停课在家,但是唯独韩国的补习班开班比例高达70%。对于很多韩国家庭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过热的课外教育犹如一个反应堆,它直接引发了另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大家都不再愿意生孩子了。
如今看完这个亚洲内卷之王的前车之鉴,我想你一定会有一些困惑。要解决教育内卷的问题,与其把补习班一刀切,那为啥不索性中高考都取消了呢?把大学教育普及化多好,让人人都有大学可读。
那在这里我想分享一段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杨东平教授的话来解答这个疑惑。杨教授说,并不是大学普及率高了,就真的能出很多的拔尖人才。在于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对这些学科,对这些专业有特长,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和热情。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是做学术工作的料,你逼着他们,让他们硬撑那么多年,最后非常痛苦,甚至痛不欲生。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然后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当做一块敲门砖,一个短期而功利性的工具。
把这个逻辑想明白,就能够理解我经常说的家庭教育的内核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那这句话中,啥叫独立的人?即了解自我、能独立思考、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为分数论。我坚信,当家长的眼界先宽阔,那么看待孩子的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从这个角度来看,希望韩国的内卷史能够对你有更深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