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陪伴就不冷》(关于温暖陪伴的作文精选)
第1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爱,是清晨爸爸为我泡好的一杯热腾腾的牛奶;爱,是放学后妈妈亲手为我做的精致小点心;爱,是每次回老家时爷爷奶奶张罗的一桌丰盛大餐……
小时候的我很孤独,爸爸妈妈常常在外工作,每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坐在爸爸的肩膀上骑大马,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我就特别特别羡慕,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也能陪在我的身边呀。虽然,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我想要什么他们都给我买。可是再漂亮的洋娃娃,再大牌的衣服,也比不上爸爸妈妈在身边幸福呀。
三年级了,爸爸妈妈回如东工作了,我的幸福日子就此开始了。班里只要有活动,爸爸妈妈都会报名积极参加。鲜花盛开时,我们一起参加“春到梅花山”,感受梅海的芬芳;温馨父亲节,爸爸带我去参加感恩活动,如山的父爱不再遥远;零距离童军,妈妈带我去超市学习售货员,体悟劳动的艰辛……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每一天都过得那么幸福。
难忘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妈妈怕我出什么意外,一边帮我寻找物体原来的摆放处,一边关心地问我:“有没有渴?有没有累?”“呀!”我正好在理货处理货,找不到一双袜子原来的摆放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念叨:“在哪儿?飞了吗?”越着急越找不到,我急得团团转,这时妈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提醒我:“不就在那儿吗?你不小心走过了!”“哦,在那里!”我吐了吐舌头,长长地松了口气。是呀,有妈妈在身边,什么困难都不用怕。
现在爸妈每晚都从栟茶开一小时车到掘港来陪我。一家三口围在餐桌旁吃晚饭;作业中遇到“拦路虎”,妈妈会耐心讲解;做完作业,爸爸陪我看书,妈妈忙着做家务……我真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陪伴,是父母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想等爸爸妈妈老了,我也会把同样的陪伴送给他们。因为我觉得最真的爱,就是陪在彼此的身边。
第2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当我每次不开心的时候,母亲的话就像一阵有魔力的风,把我所有不开心的事都吹到了十万八千里。
记得上暑假母亲给我报了个夏令营,但我的母亲总是不放心,对我千叮咛千嘱咐说:“儿子,去那里一定要小心啊,在那你一定要交朋友……”。“妈妈!您不要再说了,我都知道啦!”但母亲丝毫没有理会我,还在那儿说:“算了算了,还是把手机给你吧,对了还要充电器,衣服……”。
在去大巴的路上她也不消停,终于开到了大巴所在地,我说:“妈,再见,不用担心我,反正也就两个星期,再说了,你还给我了电话,实在不行你可以打电话。”经过与母亲漫长的告别,我上了车,车子缓缓发动,我看着她的背影慢慢变小,变小。
到了目的地,我刚下车,教练就把我们带到了自己的宿舍,房间里有我们必须要的一些东西。第一天教练就让我们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我边走边想第一天,真是太好了,可是刚看一会儿我的手机,唱起了熟悉的声音:“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我二话不说立刻接起了电话说:“谁啊?”妈妈说:“儿子,到了没,你在那儿住的怎么样,那里住得还可以吧?”我说:“好着呢。”晚上母亲又打了一个电话,但我只与她说了几句就挂了。
又过了几天,母亲好像着了魔似的,一天打了“上百次”电话,打的'多不说,说的内容又是重复的。说:“儿子,今天你们干嘛?”直到一天我忍无可忍直接就把手机关掉,我接不到信息,让你急吧。
一天早上晨跑,我被个比我大二三岁的人打了一顿,还说我挡他的跑道。我恨,但怕被打,我怕痛。只能在心中发出呐喊。晚上,我本想打游戏放松一下,结果刚开机一串信息提醒音传入我的耳朵,我一看全是母亲的,这时原本让我不胜其烦的提醒音却让我十分感动,想只有在受到伤害时才觉得妈妈的唠叨让人十分珍惜,我突然十分想回到家中。
这时,伟大的爱,是陪伴,是日常的重复又重复的叮咛。
第3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家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家是一束火把,散发着明亮的温暖;家是避风之地,给予我们温馨的陪伴。
家像是一本翻不尽、看不完的书,我捧着她,呵护着她。一阵春风缓缓吹来,那书页也跟着缓缓的翻开。书页跟着风一起停了下来,停在了今年的寒假。书上有新西兰南岛的美丽风光,我的思绪也飘进了书里……
我一抬头,看到的是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山,他白雪皑皑。我再一低头,看到的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它飘向远方。接着,我一转身,看到的是陪伴着我的父母,他们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我们走过了两座飘忽的吊桥。这时,天上飘下小雨,雨暖暖的。我累得很,却依然跟紧他们,生怕和他们分开。父亲看我如此着急,耐心地对我说了一句美国探险家约翰曾说过的话:“你要让阳光打在心上,而非身上。你要让河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不知为何,这句话刻在了我的心里。
雨下大了,我被淋湿了,父母也被淋湿了。我嚷着:“我要回酒店,我要回去。”父母却丝毫没有要回去的迹象。我不能自已回去,只好坚持跟着他们向终点走去,这时的雨涩涩的。
雨更急了,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的冰川湖。那冰川湖很美,晶蓝透亮,这时的雨甜甜的。可雨越下越急,风也越来越大,仿佛我们旅客都是不速之客,不欢迎似的,想要把我们浇透吹走。我当然不要被吹走,拉着父母,离开终点,一路小跑,原路返回到达起点。这时雨停了,一家三口紧紧拥抱在一起,父母的陪伴始终环绕着我。只是雨停了,风却又来了。
风来了,把我的思绪吹离了身躯,回到了现实。那页纸的色彩,在风吹日晒中却从未褪色。纸上,父母的身影浓了,陪伴也越来越多。
风又来了,吹开了那页纸,翻开了一页新纸。我顺手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家”字。如果没有家的陪伴,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没有家的陪伴,就没有我的过去;如果没有家的陪伴,就没有我的未来。我需要家的陪伴,我爱我温暖的家。
第4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那天,阳光温暖,春风和煦,花儿娇媚。田间小路曲曲折折,伴着溪水流向远方。
我却独自一人站在小路旁,身后的奶奶正弓着身子给陪伴她多年的菜园浇水。回忆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春草在心底疯长起来,不舍溢满整个心窝。
我即将离开奶奶去跟父母生活,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直在奶奶耳旁喋喋不休。奶奶只是慈爱地笑着,我却从她转身的落寞中看穿了她内心的独白。我收起了刺眼的笑容,凝视着奶奶收拾行李的背影,窗外的阳光少量了心底的五味杂陈。奶奶一直是个隐藏情绪的高手,她的爱很浪漫,正如我所看到的一样。
黝黑的肤色,稀疏的白发,配上一张被岁月刮花的脸,汗水密密麻麻地冒出,深深地嵌在皱纹的沟壑里,倒映出满怀的欲言又止,唯有那忙碌不停的身影,沉重了离别的伤感。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也从来没有一刻像这样深情地凝望着,直到那佝偻的背影越压越弯,我猛然上前去,想是我的举动惊吓了奶奶,我用力想把她
的背拍直,却怎么也挺不起来了。还时常记起小时候奶奶一边用力拍打我弯着的背,一边念叨着:“女孩子背弓着像什么样子,越长越难看!”这时我都会不满地反驳道:“我长大后才不会这样!”孩子般赌气的话一直陪着我走向青春的泥泞,提醒着我奶奶藏在拍打中的爱。可是如今,我使再大的劲,那佝偻的背也不复挺直了。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年的唠叨还萦绕耳际,岁月却早已将她压垮。
心中泛起阵阵隐痛,牵强地笑着。时间的车轮碾着离别走近,倒让我忆起了一些旧事,从掩藏在一大推时间中的故事里,重新找回了些美好。
夕阳依旧温柔、美丽,点点余晖跳跃着落在奶奶劳作的背影上,有一种薄薄的凄凉。也只有这偌大的菜园陪着她了,想到多少次她孤独的背影,酸楚怎么也止不住。抬头时,我毅然扶上那满布老茧的手。从前,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围着我唠叨;现在,我的世界很大,大到陪着她到处看看。
残阳落下一地金黄,伴着地上彼此依偎的身影越发美好。
第5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父母,是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也是我们一生的挚爱与牵挂。可是,时间正如流水一样,在不经意间悄悄流过。时间也像一只贪婪的怪兽,向我们的父母扑去,渐渐夺走了他们的容颜,他们的健康,他们的精力,甚至是他们的一切。
小时候,是谁细心地照顾我们,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拉扯大?是谁耐心地教我们说话,走路等基本技能,让我们逐步适应生活?又是谁,处处关心着我们,理解与体谅着我们,而且不断去教导我们,让我们渐渐成熟,面向社会。对,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人,正是我们的父母。在对我们无私地给予之后,他们却在一天一天老去。其实,我们可以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的爱和陪伴。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的关怀和陪伴恰恰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有了我们的关怀与陪伴,父母才不会感觉到孤单;有了我们的关怀与陪伴,父母才能更加欢乐和愉快;有了我们的关怀与陪伴,父母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了我们的关怀与陪伴,父母才能以最佳的心态去接受岁月的洗礼,度过更美好、欢乐的时光。
仅由这些就可以证明,我们的陪伴对父母的影响是多么大,这对于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因此,陪伴是爱父母的一种最佳的'方法,是感恩父母的最好表现。
可是,有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推脱于工作之忙,没有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可这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因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时间和心血,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的陪伴在父母的付出面前,也只是渺小的。难道我们连一点关爱和陪伴都不能付出吗?难道我们要狠心地看着父母在孤独老去吗?难道我们要让爱最终变成愧疚和后悔的眼泪吗?
我相信,你们一定很爱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那么,请别让他们太孤单,多花一点时间去陪伴他们,哪怕是多一分钟、一秒钟的时间,父母也会感到欣慰与快乐,你们也会感到满足与自豪,辛福之花也会在家庭之中开得更美丽。
第6篇:《有爱的陪伴就不冷》
童年记忆里最为清晰的便是那咿咿呀呀的维扬戏曲哼唱声,它陪伴了我好多年。
小时候,奶奶爱听戏,最爱听维扬戏。每逢二月二赶集,便会带着我去听戏。我们一起坐在小板凳上,那猩红色的毯子已变得陈旧,边角卷起,还有几个烟头烫出的黑色小洞。我分不清那青衣和丑角,但仍记得那出《窦娥冤》,“屈死鬼誓愿都应显,千古悲歌窦娥冤。”那抹着深色胭脂的女角儿吊起了长长的尾音,时而上扬,时而下沉,一个个音节有的短促有力,有的绵长悠远。在我看来既不像说话,又不像唱歌。从开场到落幕,我没听懂几句唱词念白,觉得那特别的唱腔怪得很,倒有一点趣味。这样听着,一年又一年,它陪伴了我的童年。
尔后,赶集渐渐散了。奶奶便改成带着我去听巷尾的吴老太拉着二胡自弹自唱。那吴侬软语的清新小调,伴着青石瓦上的绿苔,木板缝隙中的小水洼,还有黛色的方砖,烟色的云朵,雾气氤氲,气息缭绕。声音从巷尾飘出,越来越远,越来越轻,慢慢弥散在水乡小城的青砖黛瓦、流水小桥之间,与天地连成一片。
有时,奶奶也打开电视机,熟练地调到某个特定的频道,或尖细,或粗犷的调子随即飘出来
。那时,根本不去注意,但那种调子萦绕耳际,偶尔听进一两句,仍是一知半解。时间久了,听进去的就多了,慢慢地也听出一点趣味来。印象最深的还是《包公断案》,脸涂抹得漆黑的包公,声音抑扬顿挫,一扇络腮胡随着他的手左摇右晃,鼓锣之声不绝于耳。寒暑更迭,又是数年。
时间悄悄流逝,不知从何时起,打开电视机,再也听不到那咿呀之声,看不到那水袖飞舞,银钗晃动……过后再做什么事,都少了那戏腔的陪伴。奶奶脸上的落寞一日多似一日,常常坐着发呆,而我也不自觉被这些情绪所感染,有些心不在焉。即使不曾真正明白,也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这戏曲着实陪伴了我许久,不论阴晴,雨雪,悲喜,哀乐,从未缺席。从何时起,它悄悄淡出了我的生活?细想来,大概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电视里各种商业广告越来越多,迎合年轻人的娱乐节目接二连三,原来的地方戏曲节目日渐式微消亡。
不止这戏曲,还有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泥人,剪纸,很多很多,如今它们都难寻踪迹。它们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回忆,陪伴着一代代人成长。它们的消失,也是文化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