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关于自然环境的作文精选)
第1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20XX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或许我们都没有想到,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别样的春节。勤洗手,戴面罩,宅在家,成了年度关键词,为了生命安全,亲朋好友减少见面,每个人都似乎活成了一座孤岛,被疫情分隔开来。面对此次疫情——究其原因,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继而灾难性蔓延,是因为一些人对野味的趋之如骛、对野味的饕餮不厌。痛定思痛,我认为:面对野味病毒,我们应当悬崖勒马,敬畏自然,远离野味已是刻不容缓。于是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我们要为自己无知的行为“买单”。
多少年来大自然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无知的人类乱砍乱伐破坏野生动物们的家园。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台风、海啸、地震、甚至龙卷风……这些都是大自然对破坏自然的始作俑者——人类的“馈赠”。直到一切真正的过去,人们才开始寻找原因,为自己的无知行为“买单”。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自然中,有许多生物与我们共存,所以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人类再也不应该把宇宙中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们征服的对象,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与它们友好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为我们国家明天的美好添砖加瓦。
科学已经证实,非典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均来自野生动物,那么,在具体行动上,拒绝吃野味,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不仅疫情爆发期间是如此,全国疫情解除之后,窃以为也应如此;而在思想观念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惧、有所约束,同样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这是我们自我防护的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否则,好了伤疤忘了疼,“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难免仍然会上演。拒绝野味,让我们共同为国家明天的美好添砖加瓦。
此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鏖战正酣,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拼尽全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灯火下涌动的力量,我们清晰感知这是一股闯过难关的信念和决心,千万人咬紧牙关,他们知道,闯关,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武汉更不是孤军奋战!武汉闯难关的历程,聚焦这场攻坚战中千百万平凡人会聚起来的非凡力量与宝贵精神。
我呼吁:敬畏自然,拒绝野味,还野生动物以美好家园,还生态系统以平衡,还我们以明天的美好!
第2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地球,人类目前唯一能居住的家园,绿意盎然,一派美好的景色。这,就是人们需要怀有敬畏之情的大自然。
当人们敬佩、爱护大自然时,它将展示如少女般美丽的一面。在很久以前,人类还未进化至现在这般情况。那时的大自然,生机勃勃。遍地是绿油油的青草,到处是遮天蔽日的`巨大乔木。虽说大西北漫天黄沙、狂风四起。但是,依然有人在为大自然作出贡献。他们敬畏着大自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一生都居住在荒山上,即使在大漠的恶劣环境中,仍期盼亲手将土黄的沙粒变成参天的大树。大自然因这些人的无私奉献与不畏艰险的高尚品格而变得美丽。
当人们鄙视、蔑视甚至不屑一顾时,大自然也将对其降下天灾来惩罚。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里面的内容令我难以忘却。有一个小国家,一面临海,另一面环山。当地人不保护生活环境,过度开发,以致于山峰开始崩塌,引起巨大的海啸,一瞬间将无数鲜活的生命吞噬。这是一个血的教训!看完视频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大自然之下,人类如泥丸一般渺小!在北方,几乎每年春季都会迎来一场自然的惩罚——沙尘暴。每当这时,人们总会闭门不出,远离屋外那咆哮的狂风与四处飞扬的黄沙。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难道人类不能找到新家园吗?难道不能自己建造自然吗?很显然,答案是不。以现在的科技,我们还无法到达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同时,在“生物圈2号”的实验失败下,第二种可能性也被否认了——糟蹋了一个自然,想开辟另一个自然去糟蹋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要敬畏、爱护这孕育出人类几千年伟大文明的美丽自然。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3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草本有灵,水石有韵,正是因为顺随了自然的规律,顺随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了令人顾盼的美丽。尘俗滚滚,何不静下心来,让灵魂回归本来的样子,去捕捉风中千年前的余响、先贤的吟唱:天行有常,道法自然。
不知是谁在曲解了人定胜天的含义后大声疾呼,人们就开始在歧途上愈行愈远。曾经安守本分的原意,却成了为所欲为和自以为是的幌子。人们总是急切地表达友善,全然忘记“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教诲,忘记己之所欲有时亦要勿施于人。不顺随自然的法则,热爱往往会在一念间变成荼毒。毫无顾忌地喂养野生动物,却令它们丢掉了自然赋予它们赖以生存的野性与本能。过度开采、激素、化工,也招致资源枯竭,地质灾害,先天畸形。失去了对自然最基本的敬畏的人们在违反规律中乐此不疲地自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将道法自然的箴言当成耳旁风,非要走到山穷水尽才追悔莫及地长太息以掩涕兮。
虎啸于野方有生命的雄姿,人守其性后有人生之精彩。青春与梦想是个性的张扬,而非流水线的工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迤逦至今,当残疾的制度让教育者无奈地高呼所谓的标准,当灌输性的教育让学生成了坐享其成的惰者。一个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失去了多角度的视野,失去了鲜活的个性和探索的激情的民族就等于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本能,长此以往必然危及社稷。罗素曾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庄子能守其性,持杆不顾、千古逍遥;陶潜能守其性,把酒东篱、桃花梦乡。能收获精彩的人,是不依附世俗,不忘本性之人,也正是这些人,撑起了历别样的天空。
自然有天道,社会亦有人道。顺应天性不是为所欲为,高考满分作文天行有常,如果只局限于人性便只能固步自封,止于浅表。真正的大道是天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是站在历史与自然的制高点上俯瞰自己与天下的壮阔。人道的规律是顺随社会的规则,是法律、是道德、是信仰。人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坚守本心,立足于历史与社会的规律,不倒行逆施,顺应时代的发展乃是不败的真理。以史为鉴,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有更雄伟广阔的姿态,也让我们怀着更加敬畏自然与天道的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哲学家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而生命最至高的哲学就在那万古不息的天道与自然的原点。
第4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生命的存活在延续,延续的生活在发展,发展的成果在创新,创新的未来在成长,成长的过程在家——地球。
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家,以蓝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青草为毡,以碧海为水。在如此美好的家中,当然也有得有失。爱护家是每个人的责任,不仅仅表现在生活消费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上,更是表现在家中的环境是否进步到更完美的阶段。
再看看现在的家——地球,它是多么的狼狈,现在我们人类成为了主宰地球命运的征服者与摆布者。我们的存在和发展究竟为了什么?难道只是征服和肆意摆布?多少树木因为我们而被砍倒?多少动物因为我们而被杀戮?为什么我们人类的增长会使这个大家园中的大多数成员开始锐减?创造出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有失去才能获得?我虽然是这个大家园中的一个无名小卒,却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正当我雄心勃勃想反思反思目前物质生活满足而环境却极度恶劣的'生活时,晚风吹乱了我的思绪,看着毡上的废物,望着顶的暗淡,嗅着水的臭气,这使我的疑问变得更多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明世界吗?
随着工业的发展,地球所面临的威胁与日更增,人类所造出的如山一堆的垃圾与有害气体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它。南极上空已出现臭气层空洞,全球温度逐年上升,土地一点一滴地被沙漠吞噬,冬日雾霾笼罩大地时伸手不见五指····类似的情况数以百计,你想想我们可怜的地球能承受住吗?忍耐毕竟是有限度的,大自然已经开始对我们进行惩罚。飞禽走兽、鱼虫草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灵气,无缘无故地疯狂与消沉留下些奇形怪状的后裔。盲目的开垦与毁林伐木带来了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草皮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风沙危害、洪涝干旱、沙尘暴等。频繁地排放温室气体使得雾霾天气接连不断·····地球一次又一次地对我们提出警告与抗议!
然而人类仍不懂得反思,仍非法捕杀稀有动物、制造生物兵器等,虽然目前已出台不少有关保护大自然的法规,但仍然隐患重重。地球终于忍无可忍,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给予人类都是惨痛的教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场景,怕是在梦中才能见到!
面对由人类自己制造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怎么不让人震惊、困惑?怎么不让人产生无穷的忧虑?
够了!是时候觉醒了,执迷不悟的人类!也许在今天,就会有一座岛屿从地平线上消失,也许在明天,就会有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灭绝。面对合成化学物质将毁灭人类与地球的危机,执迷不悟或麻木不仁只能是束手待毙,我们不需要在危难关头抱佛脚,需要的只有因为忧郁而产生的果断积极的措施与行动!
够了,一切破坏环境的行动都该终止了!觉醒吧,真正爱地球的人们!
第5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秋风没有关不住的料峭,微冷、淡淡的。虽不是最好的时候,却也想趁着得闲,去访半红的叶。
一直是爱极了山水的,亦欣赏每个沉浸于山水的人。每人裹一件绒衣,五颜六色的,在绿水青山中浮动,抬眸就能触到满世界的葱茏和氤氲的朦胧水气。城市里大抵是找不见这些的,被钢筋水泥禁锢的心,就格外向往自然,期盼花香草甜所给予的慰籍与安适。
傍晚抵达,暮色渐渐压下天际,远处的人影失了轮廓,愈加看不真切。我踏上深褐色的栈道,高处的景致总是美好,满心期待盈盈将溢。耳目并用,望见年岁很久的树小心翼翼拥着一树的叶,她们大部分已半数变红,渐变的格调,别致且生趣盎然。听闻流水潺潺,零星的木屋隐在水声中,有些仿了古人的雅致,青砖红瓦下是暖橘色的灯光,明明灭灭,把家安在自然中,确实极令人神往之淡泊了。
大约走到半数,有了些高度,身旁的绿意不曾失陪,却惊觉缩在角落的一个泉眼。不知何处予它如此蓬勃的力量,青黑为主,银白做边,振拔而起的生机,飘飘然散落四周。也曾看见过许多著名的泉,旁边的池里总是满了钱币,自觉实在是不好,满满烟火气息,俗世的沾染倒不比如此清澈明净之地。于是寻了那么久,才终于觉得心之所向即是书本之外的绿水青山罢了,毫不杂色的欢欣,令这一眼清泉,一不小心在每个人心里成了千古。
再往上登,绒衣就不要了,周身暖了许多,木制栈道被踏得咚咚作响,众人眉眼中尽是双喜,不远处山顶的明灯,仿佛触手可及。
登顶的一刻,回身极目远望,一路看过的草木,却又不尽相同了。路灯和各色彩灯在山间连成一条光亮的彩带,让人仿佛置身于星河。远处城市的灯火依稀闪烁,很远,却又极近。自然与喧嚣原是可以相提并论的,生活在车水马龙的灯红酒绿中,若是有一颗向往绿水青山的心,也就不觉浮躁,心自安逸。
回首再望一眼将别的山水,实在美好的让人不愿踏上征途,却又觉得自然早已存于心中,埋头书中,眼前也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图,在充满期待的灵魂中弥久留香,生生不息。
第6篇:《敬畏自然,拒绝野味》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与万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有智慧,会思考。人类凭借自己的意志与智慧,勤勤恳恳地创造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切。可见人类是高贵的。然而,人依附于天地,依附于万物,依附于自然。无此,人即使都是“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因此,生而为人,尊重自我,亦应敬畏万物。
数万年以来,人渐渐演化成这样的人,这样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看着高楼鳞次栉比,看着铁路纵横四方,看着飞机翱翔苍穹……再看看古人留下的地上建筑,地下文物,文明的遗存,浩大广博,光辉璀璨。我们赞叹着人类聪明绝顶的大脑,拥有创新的各种奇思妙想;我们感叹着人类灵巧能干的双手,拥有制造各种东西的技能。人类以不可估量的智慧和才干丰富了这个世界,再造了这个世界,升华了这个世界,无愧于“万物之灵长”的美誉。他们不但是自己的国王,还俨然成了天地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然而,天地之大,大自然孕育一切生命,也孕育人类,可见人与万物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无差别的,均为自
然之子。人类凭借过去的愚公精神和现在的创新精神,以填海造地扩大居住面积,以开山凿石贯通四面八方,以淡化海水获取水源,人类既向大自然索取生存所需,也向自然万物汲取智慧灵感。人类拟鱼之态,发明潜水艇;拟鸟之态,发明飞机……仿生学的诞生进一步提醒我们,人类虽有无上之智,但若无神奇大自然的启发,智慧往往无以发挥其用。在她面前,人类依然只是小小的学徒。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以万物为师。即使是小小的蚂蚁,我们也可以匍匐于其脚下,观其微,究其理,获得更多的认知。
因此,在奥秘无穷的天地自然面前,高贵的人类没有任何傲视的资本。懂得敬畏,懂得向生养自己的这造化俯首称臣,非但无损于我们的高贵,还能彰显我们与智慧相匹配的谦逊与理智;以万物为师,非但能提升人类的认知水平,还能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谦逊的人类将会更加懂得善待自然万物,而非既索取于它,又凌驾于它,称霸于它,伤害于它。
人类啊,戴上王冠,做自己的主人;取下王冠,做万物的门徒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