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家乡的秋天》)

sujunda 12-07 09:36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2024年春节又快到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奉贤人,一提到过年,好像就闻到了圆子和塌饼的味道,勾人食欲…… 奉贤本地人习

第1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家乡的秋天》)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2024年春节又快到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奉贤人,一提到过年,好像就闻到了圆子和塌饼的味道,勾人食欲……

奉贤本地人习惯把汤圆称作“圆子”,包汤圆就变成了做圆子。每到年关,外婆总会让母亲准备好水磨粉、荠菜、猪肉、豆沙等原料,找出老旧的竹编圆米筛,洗刷干净备用。舅舅和父亲则分别处理猪肉和荠菜,剁成碎肉和菜末,按比例混合,做成满满一大碗荠菜猪肉馅料,静待它们穿上晶莹的白色“外套”。

大年三十一早,推开外婆家门,总能看到方桌上备齐的东西:荠菜猪肉一大碗、豆沙一大碗。外婆在小面盆中倒入大袋水磨粉,加入适量的温水,用筷子搅拌均匀,接着用双手搓揉、摔打,慢慢和成一个光滑的大面团。小时候的我总是好奇这些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东西是怎么变成一个个雪白的圆子的。

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和母亲坐在竹筛旁,往里撒了粉以起到干燥润滑的作用,把面团搓成大长条,随手揪下一团搓圆拍扁,取一筷子猪肉馅放在中间,右手不停捏着边缘团成一个“小口袋”,最后封口,再次搓圆,留一个尖尖。拍皮、包馅、收口,外婆那双看似苍老的手异常灵活,几个动作一气呵成。旁边的母亲就相形见绌,有些差距。这时候,外婆手上不停,用温暖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笑着指出母亲手法细节上的错误。母女相视一笑,仿佛回到了过去属于她们自己的时光。

记得有一年除夕,高中时候的我尝试着做了一次圆子。包馅后试着做“口袋”、收口,看似简单的做法,在自己的手中却完全不得要领,最后勉强完成的几个入锅后很快破了皮,变成了那年的笑谈。

眼看着竹筛里整齐码放的圆子越来越多,外婆便招呼担当年夜饭主厨的舅舅架锅烧水,让一个个圆子下锅“沐浴”,浮起“肚皮”,一碗碗手工圆子很快便进了大家的肚子,豆沙细腻香甜,猪肉咸香可口。此时此刻,甜咸皆可,只有齿颊留香。

小时候的自己,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圆子的另一种样子——塌饼。把圆子小心压扁,下入油锅,两面金黄后加水再煎。刚出锅的塌饼表面酥脆,内里弹牙,总候在锅旁的我们表兄妹三人组看着慢慢出锅的塌饼,眼中满是渴望。如今看来有些幼稚,但是除夕下午的塌饼对于我们来说,那是过年的味道,无可替代。

做圆子,吃塌饼,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圆子和塌饼拉开了除夕夜温暖欢乐的序幕,其实欢乐一直都在,永远都在。

第2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我们每天看到的植物多得数不胜数:榕树,铁树,刺桐……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家旁的龙眼树。

春节我们穿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窗外那高大的龙眼树也缓缓地穿上绿色的新衣,原本已经枯黄的树叶,一片片慢悠悠的落下来,地上布满一层层枯枝落叶,我笑道:原来,龙眼树也喜新厌旧啊,呵呵!一阵风吹来,树冠随着阵阵呼啸着的寒风,羞愧的摇摇头,开始对我撒娇,树上的叶子似乎承受不住摇晃,一个个摔下车来,给原本令人眼花缭乱的地面又增添一丝杂乱。

夏天,太阳尽情的向大地挥洒青春的热情,令我们难以承受。在太阳的烘烤下,龙眼树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心里好似有什么心事。我们穿着薄的不能再薄的T恤,还是汗流浃背,但是龙眼树却披上一层厚厚的深绿的棉袄,令人费解。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龙眼树也不例外,在那细长的树枝上,长满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令人馋涎欲滴,恨不得咬上一口。我实在忍不住它的诱惑,私自拿了把梯子,一架,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生怕掉下来,但爬到一半,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手一时没抓稳,尖叫了一声,掉了下来,虽然屁股生疼,但是我依旧对龙眼恋恋不忘,幸好安慰奖还是有的,那阵风刚好把一串硕大的龙眼吹了下来,我不偏不倚地接住了,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冬天,我趴在桌子上,听着窗外那鬼嚎似的风声,看着那头发渐少的龙眼树,不停地摇摆着……

看!这就是我老家的龙眼树,它曾陪伴我这十载光阴,曾经听我笑,听我哭,听我诉说心事。

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家乡的秋天》)

第3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从我有记忆以来,家乡的祠堂就屹立在村子中心。我不知道它已经屹立了多久,但是我知道它见证了这个村子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祠堂里玩耍。年少无知无畏我们,感受不到那份属于祠堂的庄严、肃穆。古朴而厚重的木门每次推开时总是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好像祖先的魂灵发出的一阵阵呻吟。若是晴天,抬头便可以看见那从屋顶投进的阳光一丝一丝地照在天井里布满苔藓的青砖上,绿得刺眼。天井里还放着一口盛满水的大水缸。下雨时,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让雨水从暗沟流向院内天井,也可以听见雨水掉入天井时击打青砖的轻响。小时候我,总喜欢静静地看着屋檐的水一滴一滴地掉落,静静地享受着水滴在天井里敲出的那一曲曲悠悠的江南小调。

在我的记忆中,平日里的祠堂是冷清的,只有在过年时或村子里有人娶媳妇时才显得热闹起来。我记得,每到过年时,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会提着自家的酒菜来到祠堂祭拜祖先以祈求来年一家人的平顺安康。祭拜时,先摆好早已备好的菜品和三个酒杯,然后用自家酿好的水酒斟满酒杯,点燃香火插在墙上的那个高高挂起的香火罐上。点香前还有规矩:三柱香要齐平一起点燃。老人们总是会从香火燃烧的齐平状况推测来年的平顺,甚是谨慎。最后点燃鞭炮,像是用鞭炮声告知祖先年关已至,以求庇佑来年的福祉安康。鞭炮放完后,领上自家的酒菜回家过年。在大人们看来,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程序环节、仪式。我也记得,我总是喜欢在除夕那天早早地换上新衣,然后等着父亲提起装着酒菜等物品的篮子,跟着他一起去祠堂。那时太小,并不懂那样虔诚的仪式代表着什么,但还是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插上香火时向着眼前的火光拜三拜。慢慢长大了,我就会在这简单的三拜中加入一些自己心里的默愿和祈祷,内容无外乎是关于家人来年的安康平顺。

长大后,我长年求学在外,没有在家待过多长时间,自然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的喜欢流连祠堂。再去看它时,大吃一惊,它真像一个苟延残喘老人的样子出现在我面前。杂草遍布了墙角,斑驳的墙面坑坑洼洼,倒塌的墙体摔成了一堆堆废土,废土上又长出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破败的屋檐在风中摇摇欲坠,闭上眼睛,好像就能听见空气中飘荡着它一声声微弱的呻吟,心底里压抑得让人们喘不过气来。大门上不知何时贴上去的珠联璧合,不见璧合,只有褪色的珠联在随风摇曳。璧合不知何处去,珠联依旧在笑看门外那一年四季时光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我看到,过年时,人们不再进去祠堂里,因为它太老了,好像随时都会倒下。人们不愿意冒任何风险,于是都在门口象征性地完成过去的那套程序、仪式,过程中虔诚不在,有的是满满的漫不经心。那些我儿时见到的谨慎老者也像老祠堂一样纷纷老去,归于尘土。那些他们所坚持的谨慎和虔诚也跟随着他们离别而被掩埋在时光的尘土里。我也看到,村民的心态,会对很多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心,比如村子里谁家又挣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车,做了什么样的房子。唯独不会对修复祠堂这件事而上心。大家都认为它太老了,像一个年迈的老人一样没有任何用处了。没有用的东西就应该让它自生自灭,不必为此费神。对于那些冷漠的声音,我想发出自己的反驳,可是我的反驳在传入他们耳朵之前,就被淹没在下一场关于金钱和财富的讨论声中。

我开始不敢再去看祠堂了。我怕我会看见下雨时水滴在天井溅起的朵朵涟漪;我怕我听见它灵魂深处发出的委屈哭诉。因为我知道,那份见证、那份哭诉是它重生的梦想和希望。而作为它的见证者、倾听者,也许,我什么都做不了。

也许,最后,老祠堂会在某个狂风、雷雨交加的夜里彻底倒下。但是,记忆里的老祠堂会一直完好地屹立在我心里。

第4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俞源老家,近距离亲近了传统的年味。

传统大年,排第一位的当然是吃的喽。过年最重要的菜非猪头莫属。俗话说:“有钱没钱,买个猪头过年”。猪头虽说其貌不扬,但是猪头肉却是传说中的美味。爷爷用力将煮熟的猪头掰开,把猪舌头、猪耳朵、猪拱嘴、猪脸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哇,那个美味啊,实在没有办法找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猪肉烧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级美味。你们知道豆腐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把黄豆磨成豆浆,再把豆浆放入大锅中煮熟。这时,需要“魔术师”--奶奶出场了。只见她把一小勺盐卤化开,倒进豆浆里,搅拌几下,过了几分钟,豆浆神奇地变成了豆腐脑。奶奶再把豆腐脑倒进一个木框里,盖上盖子,上面压上石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盖子,香喷喷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吃饱喝足了,就该去看大戏了。热闹的开场锣鼓后,孙悟空翻着斤斗上场了,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画着花脸的将军,穿着鲜艳的铠甲,背上插着四面小彩旗,神气极了,正带领着士兵和敌人激烈地战斗;最受大家喜爱的,还是脸上涂着“土豪金”的财神,捧着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忙着给大伙儿拜年……

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传统大年。

第5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我的家有两棵石榴树,他们虽然都是石榴树,但长的石榴的颜色却不一样。一棵是红石榴,一棵是青石榴,青石榴熟透了外皮还是青色的,只是多了一点黄;红石榴熟透了,外皮红彤彤的,像红苹果一样,好看极了。

在家的时候,每到三四月,石榴树开出一朵朵红彤彤的石榴花,开满枝头,一片片碧绿碧绿的叶子在微风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等花凋谢后,树上就会挂满一个个石榴。石榴的皮非常光滑,但是很厚,绿里透红。等石榴成熟了,剥开皮,能看见里面有许多鲜红的籽,引得人口水直淌。没有熟的石榴,又酸又甜,熟了的吃着就甜滋滋的,让人吃一个就忘不掉。前几天,我的妈妈回到家乡给我转学籍,妈妈知道我特别想吃家乡的石榴,就给我从家乡带来了一些石榴。

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两个石榴,一个红彤彤的,另一个却是青色的。我剥开一个青石榴,啊!真是太红了!太漂亮了!一粒粒像红宝石一样漂亮,真是有点不舍得吃它,可是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就情不自禁咬了一口。啊、这种甜滋滋的味道像灵泉一般流入我的口中,过了好久口中还是甜滋滋的。还是家乡的青石榴,真好吃!

我又剥开了一个红石榴,你别看它外表漂亮,可是里边的籽却是青色的,略带一点粉红,吃到嘴里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我比较喜欢吃红石榴,因为它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听妈妈说,多吃石榴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糖、还可以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的功效。石榴皮熬汤喝还可以治腹泻。记得有一年秋天,我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一直拉肚子,吃了医生开的药,不见效果,奶奶就用石榴皮给我熬水喝,我喝了两次,结果很快就好了。妈妈还说,石榴籽嚼烂了吃到肚子里,还可以帮助消化,我惊叹的说,石榴真是浑身都是宝啊。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石榴。

第6篇: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

我的家乡是南京,如果你来过南京一定去过秀伟的中山陵、雄伟的明代城墙和古色古香的夫子庙秦淮河吧!而作为南京人,更让我赏心悦目的便是道路两边的行道树——梧桐树。

去年放暑假,妈妈带着我去中山陵,我们从地铁里出来以后要走两公里的路才能到中山陵,这条两公里的路叫陵园路,是直接通往中山陵的,当年为了迎接孙中山灵柩而铺设的。道路两边种植的都是粗壮魁梧、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它们并列排开,树干笔直,一直延伸到前方。单棵的梧桐树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枝干就自然分开生长,枝干上长满了茂密的树叶,就像一把大伞一样,路两旁的树相对并排生长着,形成了一个长长的拱门,自己仿佛走进了梧桐隧道。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走进去以后,感觉一下子走进了阴天,一点也不觉得炎热。从那以后我便关注起梧桐树,发现南京很多道路两侧都有。

听妈妈说,南京大范围种植梧桐树开始于1920年,很多人习惯叫它法国梧桐,其实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只因当年法国人将它从云南移植到了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现在这么一个土样结合的名字,现在它们已经是南京的象征了,所以给我起名字的时候,特地在我的名字里加了个“桐”字,让我以后不管在哪都要记住有梧桐树的家乡——南京。哦,原来我的名字也和梧桐树有关啊!这让我更喜爱它了。

现在已经是深秋了,这时的梧桐树叶子黄中有红,很是漂亮,走在街头,随时有零零星星的叶子从身边飘下来,过不了多久叶子就会全部落完。明年春天,它又会发出绿芽,在夏日里为人们遮挡阳光雨滴,在秋冬,它又会脱下一身叶子,让人们尽情享受冬日的阳光。梧桐树已经是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了。

只要你来南京,相信你也会因为梧桐树而爱上南京的。

文章评论

记忆中的家乡初中作文(《家乡的秋天》)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