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欢乐的春节》)

sujunda 09-20 11:24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在寒假里,因为作业早已完成,我终日无所事事,唯有过年那几天才让我的寒假多了点色彩,有了些许盼头。 年三十那天下午,我们一家四口开始忙碌起来

第1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欢乐的春节》)

在寒假里,因为作业早已完成,我终日无所事事,唯有过年那几天才让我的寒假多了点色彩,有了些许盼头。

年三十那天下午,我们一家四口开始忙碌起来,我和奶奶要负责挑选和张贴对联,爸爸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下,而妈妈的工作最为艰巨,她要在一下午的时间里做出晚上的年夜饭。

我和奶奶的工作特别乏味,要挑选出一副副合适的对联然后再贴到门上,我很快就没了耐心,只顾拿着一幅幅对联飞快地贴在门上,也不管贴的对不对、正不正,贴完拉倒。

看到爸爸一丝不苟地拖着地,我毫无兴趣加入其中,直接去给妈妈打下手去了。

妈妈正在做青菜烧肉丸,青菜碧绿碧绿地,肉丸白白的,在锅里不停的翻滚着,相映成趣。

妈妈见我来了,指着水池里的一堆水果,对我说:“你这么闲,不如去帮我做个水果拼盘。”我正无所事事呢,于是立马到了水池边,那里放着不少妈妈去海南旅游时带回的一大堆反季节水果,有释迦、有莲雾、有木瓜、有哈密瓜、椰子、哈密瓜。

我剥开释迦的皮,均分成八瓣,里面的黑籽全被我拿掉了。莲雾我直接没切皮,倒不是我怕麻烦,而是感觉红皮的外表也挺好看。椰子我不太会处理,妈妈让我拿那个奇怪的钻子钻,那么坚硬的壳一下子就被我弄开了,我将椰汁倒在一个碗里,又用勺子把椰肉给挖了出来,可惜我估错了椰肉的厚度,第一勺挖下去把一层棕色的纤维挖了点出来,但我没丢弃,直接把那勺椰肉给吃了,然后又把剩下的切成小块,撒在了盘子上,一股椰子特有的香味弥漫开来。木瓜我一剖两半,又把一块上的瓜瓤切掉,然后一下下的切开摆成一列。

晚上的年夜饭真是太丰富了!妈妈烧了一条鲢鱼,一筷子下去,鲢鱼脂肪能把筷子粘住,上面的彩椒也很漂亮。洋葱炒虾仁,白白的洋葱配上红红的虾仁,光是那股鲜气就能让人陶醉。土豆烧肉,土豆酥酥软软,浸在汤汁里,咬一口,香气扑鼻。还有一大锅鸡汤,在锅里炖着,冒出热气。还有许多炒菜,有韭黄炒肉丝、白瓜炒肉丝、丝瓜炒鸡蛋、雪菜炒肉丝。最后是凉菜:醋腌黄瓜、糖醋皮蛋、花生米拌猪头肉,主食有蛋炒饭和水煮面,我吃了很多。

看春节联欢会时吃了我的水果拼盘,释迦甜甜的,桃子软软的,一咬一口汁。木瓜面面的,到了嘴里就化了开来。椰肉白白的、香香的,莲雾一股生姜味,芒果是网状的一咬一块。

那次年夜饭真令人难忘。

第2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开开心心地回外公外婆家过年。路上到处都是匆匆忙忙赶路的人们,他们有的开着车,有的骑着摩托车,还有的踩着自行车。在路上走着的人们,个个手上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脸上都喜气洋洋的。我想,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也是赶着回家和亲人们一起过节,吃年夜饭吧?

在车上,妈妈告诉我:“除夕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除夕也叫大年夜、除夕夜,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的风俗习惯有吃年夜饭、挂灯笼、贴对联、祭祖等等。”听了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每年的除夕,外婆都会在吃年夜饭之前祭祖,原来这是一个传统习俗。

天快黑了,终于到了外公外婆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哇,今年的年夜饭可真丰盛啊!除了有清蒸鲈鱼、白切鸡、红烧肉以外,还多了一个“重头戏”——盆菜,这是我第一次吃盆菜。盆菜分量很大,里面放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生蚝、大虾、香菇、鸡、排骨……它们一层一层,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盆里,看得我垂涎欲滴。咬一口生蚝,嫩嫩的;吃一口大虾,脆脆的;喝一口果汁,甜甜的……美味极了!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相互说着祝福的话。我用果汁和外公外婆碰了杯,祝愿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寿比南山,他们听了高兴地摸了摸我的头,夸我真懂事。

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催爸爸陪我放烟花。由于这是我第一次放烟花,我心里非常害怕,就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每次还没点着引线,我就紧张地一溜烟跑开了。爸爸鼓励我:“不用怕,拿打火机的手要对准引线,点着后再跑,时间足够。”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我是男子汉,我一定能做到”。这一次,我勇敢地拿起打火机,对准引线点火,只听“滋”的一声,引线冒出了金色的火花,我立刻撒腿就跑,躲到了爸爸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只见一个个烟花带着长长的火线飞上了天空,顿时炸开,仿佛一朵朵美丽的花在天空中绽放,把夜空打扮得绚丽多彩,格外美丽。看着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烟花一朵接一朵在天空盛放,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夜深了,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问妈妈:“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妈妈告诉我:“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燃放鞭炮就是在辞旧迎新。”这不禁让我想起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喜欢这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春节!

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欢乐的春节》)

第3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在我的眼睛里,同年就像一盒巧克力,它有的是苦的,有的是甜的。

同年,我们愉快的玩耍,快乐的学习。

在我六岁的一天,回到了外婆的老家。

人们都说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我看见了一种颜色是桃红色的小花,感觉这个颜色很漂亮,于是我就想把这些小花朵做成“天然的指甲油”。说做就要做,我的心里充满了信心。

我先把能摘到的小花都摘了下来,放在瓶子里,用小筷子使劲的捣来捣去。把桃红色的花朵捣成桃红色的花泥时,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呼了一口气,用我的小手擦了擦没有一点汗水的脸,感觉好有成就感。

我想了想,机灵一动,要是在这里面融入一点点我画画的颜料,是不是会更好呢?于是,我把我的粉色水粉颜料,和油画颜料都加了进去,当时觉得太好玩了。我搅啊搅,几分钟后,停了下来,把它涂在指甲上试了试,嗯,不错!不错!我的心里暗暗自喜,我涂着这个“天然的指甲油”到处跑,好像生怕别人看不见我这漂亮的指甲似的。

回到家里面,被妈妈看到了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你懂什么,这是“天然指甲油。”妈妈把我瞪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了,可我依然美滋滋的。

童年就是这样,有趣事,也有傻事,才构成了五彩的童年、让我们留恋的童年……

第4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鞭炮的轰鸣声,旧的一年过去了;温暖的春风来到了新的一年,人们愉快地喝着新酿的屠苏葡萄酒。成千上万的家庭总是以新换旧。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我和朋友们每年过年都开始背诵这首喜庆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很快,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忍不住脱口而出。我现在还记得。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鄢陵县鹿苑镇,但镇旁农村的春节是值得纪念的。元旦30日上午,我早早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副精美的对联。鲜红的纸看起来像一张笑脸,充满了春节的喜悦。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手艺。除夕夜的清晨,家家户户,老幼,都要在对的话上下功夫。难怪一副对联里藏着各种文风:稚嫩、潦草、彪悍。你需要的一切。虽然不工整,却蕴含着浓浓的风情。走进大厅,我被桌子上五颜六色的食物弄得眼花缭乱:脆藕片铺在荷花灯世界上,各种瓜子散落成堆。蝴蝶翅膀中间,色彩鲜艳的油炸食品被做成奇怪的形状等等。一方面,丰富多彩的食物娱乐庆祝新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物越多,节日的分布就越广,这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物的诱惑不能让我流口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十里的真香。在我的家乡,春联贴出后,拜年的人很多,但中午大家都赶回家,和亲戚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和表姐们跑到山脊上塞耳朵,等着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遥远的田野里,心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只因为鞭炮声像有牙有爪的怪物发出可怕的声音,我胆战心惊像老鼠一样。放完鞭炮,新年来了,我们赶紧跑回家。大厅里有烟,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我们这些小馋猫可以狼吞虎咽,贪婪地吸着润滑坚韧的豆扇。汤的香味似乎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雾散尽后,我们抱着一堆鞭炮冲了出去,悄悄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进水里。

然后,一股泉水溅到了天上,几条鱼跳出来翻了个身。过了一会儿,水又平静了,我们已经消失了。有时用烟头点燃鞭炮,但在能被看见看是否点燃之前就闪开了,但水面上没有动静。当我们欢呼着寻找答案的时候,突然,一个大浪卷了过来,鲤鱼打挺的场景重现了。一阵尖叫在周围回荡,打破了群山的寂静。这就是小孩子唱晚冒险的游戏。晚上亲戚们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雨滴散开,蕴含着轻松愉悦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让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第5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记忆如同大海,海上飘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和漂流瓶,每一只船每一只漂流瓶里都装载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慢慢去品味曾经封藏起来珍藏的回忆。一个海浪打来,将瓶子拍上沙滩,我拾起瓶子,渐渐的打开……

一阵头晕目眩,“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晚上,我吃完饭便和咱的兄弟姐妹们集合啦。见人员一到齐,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出压岁钱去商店买各式各样的鞭炮啦。急急地奔进商店,映入我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鞭炮和烟花——有大有小,有红有白,有响有绚,要最得我欢心的要数星星似得烟花啦,点燃后如同星星般闪烁,在夜晚十分耀眼,最重要的还是不危险啦!

买完鞭炮和烟花,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们来到公园里,公园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准备开始庆祝啦。只见调皮的二哥拿着五响炮,“噌”的一下擦出啦火花,一见这架势,我们姐妹俩便本能的退啦一步,二哥先是在手上把玩几下,妹妹忍不下去啦急忙说:“二哥!快扔啊!等下就要爆炸啦!”,二哥嘿嘿一笑,将鞭炮作势往我们这一扔,吓的我们捂住耳朵,闭上眼睛惊叫连连,震得二哥耳膜“嗡嗡”的叫,听见炮声似在耳边炸开,却只有闷闷的声音,原来二哥作势扔来的同时,迅速的将鞭炮放进一个铁罐子里,将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做完,便捂住耳朵——倒不是怕鞭炮的响声,而是因为我们姐妹俩的尖叫而捂住耳朵。

五响过后,我们姐妹俩不谋而合的笑笑,一个人趁哥哥们不注意时将小鞭炮的红点点挖出,放在背面,我缓缓的走向二哥,二哥后怕的看啦看我笑的在他看来有些狡诈的脸,欲逃,我淡定的走到他的对面,又很淡定的微笑(在他眼里很恐怖),从容的拿起打火机,将动过手脚的小鞭炮往他面前一放,点燃,他急急地说到:“妹妹,快扔啊!会炸到手的!”但他刚喊完,这火便灭啦,然后周围一片寂静,我仿佛听见的乌鸦经过……妹妹笑得花枝乱颤直拍手叫好。

寒假虽过去,但是那过年时才有的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已经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封存在漂流瓶里。

第6篇: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

原来,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朝和清朝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而子时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吃饺子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说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三说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其实,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深受老百姓喜爱,民间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春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另一方面,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的新年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方春节吃饺子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吃鱼团、肉丸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还有些地方吃法很独特。如:在我国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面条与饺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钱穿元宝”。你说有趣不有趣?

看来,爱吃饺子真不错!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饺子啦。

文章评论

回忆美好的春节作文(《欢乐的春节》)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