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冬天的趣事》)

sujunda 08-26 16:12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自古以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民俗大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盛大的歌舞表演,喧闹的户外游戏,

第1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冬天的趣事》)

自古以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民俗大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盛大的歌舞表演,喧闹的户外游戏,营造着元宵节热闹的气氛。可你们知道“元宵”的含义吗?其实,元宵节的“元”字,表示开始的意思,一年之始为元月;“宵”字指夜。所以说“元宵”的含义是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一说起元宵节,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2000年元宵夜的情景。那天吃完元宵,我和爸爸来到花灯云集的天桥。果然,天桥和周围街道上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忽然一阵“咚咚的”锣鼓声传来,抬头一望,只见一条蛟龙从远处向这边奔腾而来。许多人禁不住大声喊着:“龙来了!”紧接着,便潮水般地向“龙”拥去。

嗬,好大的一条龙!那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的感觉。那龙身有二十多米长,几十名精壮的汉子,身穿对襟袄、灯笼裤,腰扎绸带,头裹白巾,高举大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龙身一起一伏,上下翻飞,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忽然,巨龙一个翻身,来到场地中央。说时迟、那时快,龙头猛蹿到高达十多米的安全梯,来了个“举目眺望”,接着又把尾巴一摆,紧紧地裹住龙身,这就是“金龙盘玉柱”吗?这时又听得“轰轰”的几声,街道上顿时烟花腾空,焰火四射。这时再看那条龙,它在万点火花之中金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活灵活现。片刻工夫,那巨龙一个跃身灵巧地跳下梯子,就像从云端下凡一样。它不停地翻滚着,旋转着,摇着尾巴,在爆竹声中为我们祝福。

真是“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啊!

想着想着,我更盼望今年的“元宵节”了……

第2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元宵节,那是一个令人向往、充满快乐的节日。我的家乡在灵台县,家乡的人民勤劳朴实,家乡的历史文化悠久,每年正月里,灵台人都要精心准备,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欢度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一大早,灵台街道摆满了卖元宵的摊点,我们穿着鲜丽的节日服装,羡慕的观看现场做元宵,只见师傅们巴掌几拍、双手上下翻滚,一堆可爱的小元宵做成了,等我回到家,饭桌上香甜的元宵已经在等我们来消灭了。

眼巴巴地盼着夜刚黑、灯刚亮,我打着红红的灯笼,跟着大人上街去看元宵灯会。以往平静的街道,这时候却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特别是大型灯展,最引人注目,那亮丽的色彩、逼真的塑像总是让我流连忘返。元宵夜最精彩的节目是看焰火晚会,随着一声声巨响,只见夜空中腾飞起一片片烟火,它们像五彩缤纷的鲜花,它们像五光十色的流星,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惊喜的哇哇大叫,真是好美啊!

家乡的元宵节还有一个传统节目,是“耍社火”。伴随着咚咚的锣鼓声,社火上场了,有打斗的将军和士兵,有划船的渔夫,有戴着面具的大头娃娃,真是热闹极了。

夜渐渐深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拉着妈妈的手仰望着星空中飘荡的孔明灯,心中默默祝愿家乡的人民永远幸福快乐,家乡的生活永远文明富裕!

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冬天的趣事》)

第3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开始了,虽然我们必须上学,但班上似乎也暖洋洋的。下午,我们班破例召开了猜灯谜活动,但我对这些活动兴趣一般,因为我等着晚上……

终于熬到了晚上,天已经完全黑下,外面不时传来鞭炮和礼花声,天上一朵朵“花”争着开放,看,又一个大的礼花点燃了,“嗖”的一声第一发礼花冲向黑黑的夜空,随着“咚”的一声一朵绚丽的菊花开放在空中,紧接着一朵又一朵的礼花在黑夜中绽放,有红的,像牡丹;也有白的,是梨花;还有红白相间的礼花,更是美上加美。他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像足球;有的像鸡蛋;甚至有的商家为了生意,还把自己的商标做成礼花,我就看到了一个三菱标志的礼花,我心想:现在的科技真高级,连礼花都能做成这样!

过了一会儿,礼花停了。可是声音却没停,因为我们听到了一种沙沙的声音,好像流星雨一样,正在我们仰头观望的时候,一些碎碎的、五颜六色的纸屑落在了我们的头上身上,我们叫着、笑着、躲着……

这个元宵节既有趣又充实,让我自己的心情又一次进入了高潮,真美呀!在阵阵鞭炮和礼花声中,我甜甜的睡了。

第4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闹元宵赏花灯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快乐的元宵节转眼就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晚餐过后,我和爸爸、妈妈开开心心一起开车去顺峰山公园看花灯。我们来到顺峰山公园大门前,欢迎我们的是一座栩栩如生的“凤凰”。“凤凰”的两旁还有两朵花,两朵花里还有金色大字,左边的是万事胜意,另外一边是如意吉祥。“凤凰”还一时闪蓝光,一时闪红光,一时又变色,色彩缤纷,变幻无穷,充满节日喜庆气氛。我们开车进去,发现车多得可以摆一个迷宫都行了,想找一个车位停都有点困难。我看见顺峰山公园不但停车位是快停满了,就是公园里人数也多得惊人,人山人海。我发现游人中有的是我们学校的同学,有的是从千里迢迢赶过来的外地游客,还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里跳舞健身。大部分的人都是来看元宵花灯的,只有少部分是坚持锻炼的居民。

广场前面就是花灯展示区,五彩缤纷的花灯在夜色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这次花灯不仅环保,而且五光十色,光彩夺目。我们发现今年的花灯响应了环保低碳,全部是用废物利用精心制作的。就拿“一帆风顺”来说吧,用了废报纸和旧绳子拼出一艘帆船,比喻今年顺顺利利,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所以得到了银奖。我最喜欢的花灯还是“蛇年平安”的花灯。它是一个苹果形状的网状灯笼,中间有一条蛇突出一个舌头,造型特别可爱。那个灯笼用的材料是竹子等环保材料,做得那么精美别致,创意无限。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像做“蛇年平安”花灯的人一样,学会环保,用无限的想象力做一些环保的小制作,支持环境保护,做一个有道德有创意的文明人。

第5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每当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看舞龙灯、舞狮子……

今天一大早我们一家就去看花社表演了!我最喜欢看表演了,爷爷比我还高兴,连早饭都没吃就出门了。到了现场人山人海的,你挤我扛的,我和爷爷差一点挤撒了,到处都是锣鼓声喜气洋洋的。这边是舞鱼灯、那边是扭秧歌、那还有踩高跷的、划彩船的……太多了,都不知道看哪家的好了。

我最喜欢看的要数舞龙灯了,挤进人群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一条金黄金黄的巨龙在空中飞舞,那长长的龙须银白银白的,龙的嘴巴张的很大,就像是在向人们问好、祝愿。巨龙时而空中飞舞、时而在地面盘旋,忽上忽下、就像真龙一样,非常精彩,场面十分壮观。

我还看了舞狮子,几只高大威武的狮子在鼓乐声中时而趴下,时而站起;头随着鼓点一摇一摆的,身子也不停得晃动着,逗得人们哈哈大笑。他们还在地上扑、跳、翻滚,有时它们的眼睛还会一眨一眨的,它们还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一跃而起,张着‘血盆大口’,真是精彩,赢得阵阵掌声。

最后,我们又来到妈妈演出的地方。选手们个个声音响亮,获得了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天真的很难忘啊!

第6篇: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

元宵白嫩、圆滑。还是那个样子,却没了那种味道。

那时舅爷总是在元宵节时给一大家子人摇元宵。在馅上蘸上水,在面粉里“滚”。像滚雪球那样,在馅外面包一层一层的面,长成一个极大的球,个头是市面上元宵的两倍。在大锅中煮出来,晶莹剔透,圆的像模子里刻出来的,馅是馅,面是面,中间绝对没有硬心。咬上一口,面能化在嘴里从不粘在牙上;馅也好吃,我尤其喜欢芝麻的,一粒是一粒,糖融在其中,甜而不腻。

元宵节不仅是要品味元宵,更是要品味过节的气氛,三家人围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虽然小孩很难进入话题中。但总还是被热闹温馨的气氛所吸纳。我总是一边吃元宵,一边听大人们叙旧。元宵吃上三四个就饱了,但还要再去盛,把肚子撑得溜圆。

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元宵节从生活中慢慢淡去了。电话铃声不再是家人打来约在一起吃饭了。也早已忘记了哪天是元宵节。晚上,妈妈带回来从街上买的元宵,煮着吃。它没有那种诱人的光彩了,灯光照在碗里,三个可怜的圆蛋,显得有些苍白。我和妈妈面对面_坐着,都不说话,用筷子戳起元宵,塞进嘴里。虽是北京最著名的元宵品牌之一的元宵,但还是觉得其中的每一点柔软、每一点甜蜜都是生硬的,是没有色彩的。

忽然想起上个月过春节,在老家没吃上饺子,只是十几个乡亲和远亲聚在一起谈谈各自的生活,讲讲多年没见的想念。但身边却在无形中积孕着节日的气氛,这反而比一桌子饺子所带来的年味更鲜活、浓郁。

手中不由自主拿起电话,打给亲人们,不是为了元宵,而是为了聚在一起。两个舅爷都来了,还有弟弟、妹妹。很久没有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看起来有些生疏,但家人之间总是有很多说不完的话。这天不是节日,但更像节日。我明白了为什么舅爷包的元宵更好吃,因为每一层面之间都裹挟着亲情的魔水。节日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食物,而在于一个桥梁的作用,把常年不相聚的人们聚在一起。食物只是节日传承下来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传统。这就是为什么饺子元宵可以天天吃,但节日不能天天过。

各家的元宵散着热气,凝结着每个人的思念,汇聚在一起。我们,在那里相会。

文章评论

关于元宵节的趣事作文(《冬天的趣事》)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