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家乡的变化》)
第1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因为中秋节可以跟家人一起吃月饼看花灯。
今天,妈妈早早叫我起床,是为了晚上中秋节做准备,我穿好衣服,和妈妈去购物了。
大家也忙着,谁也没闲着。家家户户都在为了中秋节做准备。我特别喜欢晚上的中秋节,因为晚上可以吃到我最喜欢的月饼了。月饼有好多种,有:五仁、蛋黄、草莓、凤梨、哈密瓜味等种种口味。这么多口味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草莓味的了。
妈妈和我回来了,买了许多月饼和衣服。换好新衣服就等到晚上了!
晚上到了,一家人欢歌笑语的,有的看电视,有的吃糖,有的吃瓜子。。。。。。妈妈还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汤圆。我一口气吃了两碗!妈妈说:“慢点吃,锅里还有好多。”我又喝了一碗汤圆汤。
大家看电视,看的津津有味。我一直问妈妈:“妈,怎么还不切月饼?一会儿就不能边吃月饼边看月亮了。”妈妈说:“你呀,光想着吃月饼。算了,给你切”我笑了一声。妈妈把一个最大的月饼切成一块一块的。我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吃。真好吃!
我们又一块赏月,吃糖,看烟花,看花灯,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花灯呢!这个中秋节真快乐啊。我今天睡觉还梦到了中秋节呢!
我喜欢中秋节!更喜欢中秋节的风俗和礼节。
第2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间总是流逝飞快,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农历八月,十五那天逐渐走近,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
然而,在南方的大地上,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却仍未感受到这种喜庆的气氛。夏天似乎未过,殊不知中秋已将至。
曾几何时,我曾和一堆小伙伴,一起拿着纸扎的灯笼,在这个月圆之夜里,一起嬉戏、玩耍,无视黑暗的恐惧,在皎洁的月光陪伴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夜晚。玩累了,回到家中,鸡鸭鹅什么的,一桌子都是丰盛的菜肴,还有吃家乡当季出产的农作物,如菱角、芋头,早已是家乡的特有风俗。都说中秋节是最容易吃胖的,这不,才吃了一会儿,就感到饱了。
这些小小的幸福,都只不过是记忆罢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石屎森林“早已不是新鲜词,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家乡的中秋,却早已变味。大量的耕地被征用,想吃到家乡这些特色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猜灯谜几乎是沦为了商家推销自己的商业行为;小孩子在晚上一起玩灯笼又被大人们”理智“的心态而不被允许;公司送员工月饼以表祝福,却被告知月饼也要收税;串门送礼人之常情,又有多少人是真诚地祝福他人……城市的发展,我们得到许多物质生活上的提高,而诸如中秋节文化这类东西却经不起时间和人为的销蚀,日渐失去了她的风采。
月是故乡明。在民风民俗都在流逝的家乡,中秋的月亮无疑是一道最独特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亲朋好友拿着凳子,同坐在一道屋檐下赏月,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的月亮未必是最圆的,但亲友的团聚为我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对于团聚的人来说,与亲友赏月是生活中的一次小小幸福;对于离散的人们、游子来说,与亲友赏月只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罢了。家乡的中秋,它也是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可惜的是家乡的中秋,最美的也是家乡的中秋。在被人叹为”冷漠城市“的家乡,愿中秋等节日再次让人们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让人们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第3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
虽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也没有远近闻名的景色,但在宝清人的心里,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正是我们心中的全部,人们朴素的性格,极具风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们留恋它的原因。
东北,冷的代名词,哪怕是立春,也仍旧是一片白茫茫,宝清人爱杀猪菜,就像北京人迷恋北京烤鸭,在冬天,严寒也抵不住我们火热的心,叫上几桌亲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唠一唠家常闲话,小孩儿成群结队,到外面拉爬犁,转冰上陀螺,到了饭点,再端出用酸菜,血肠,五花肉做成的杀猪菜,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不仅杀猪菜,汤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宝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食品更容易储存,逐渐的成为宝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尝试过在冬天钓鱼吗?对于宝清的钓鱼爱好者,这些都再平常不过,与两三个好友,来到冰厚一米的水边,用专属的工具在水面凿出两个洞,搭上帐篷,摆上炉子,坐等鱼儿上钩,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炉子温暖的火光,与朋友之间钓鱼的快乐,将这份看似难熬的时间,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乐趣。
说到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锣鼓,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舞着,舞着,期间既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60来岁的大爷阿婆,还有一群玩玩闹闹的孩子,好不热闹!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地冷,心不冷!
第4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中秋节在我过去的十几年中留下的概念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家团圆的节日,或者是苏东坡对悲欢离合的悲叹。抑或者说我们从未真正理解中秋真正带给我的感受,直到今年的中秋。
今年中秋,过法相当特别,汉族学生邀我们藏班共度佳节。我们班的三位藏生则是去了沈逸丹的家中度中秋节。
还未到沈逸丹的家中时,我会想象对于这样特定的佳节,他们各种特定的习俗。然而走进他们的家后,才发现不是这样。
沈逸丹的父母很热情,很友善,他们早早做好了准备接待我们,最让我们受宠若惊的是,那一桌饭菜,都是我们爱吃的牛肉,羊肉的,让我异常感动。原本紧张的心情在此时得以平静,忽然想到远方的父母。
在西藏没有过中秋的习惯,但每年的农历十五,月亮那样的圆那样大,皎洁的月光会照映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从母亲慈爱的目光中总能看到那一轮的满月,心里也满满的。
漳州在农历十五的几天,正值台风天气,灰暗乌云遮住了美丽的满月,屋里,阿姨给我们品尝各种味道的月饼,忽然觉得那泛着光的月饼象几年前的那轮满月,柔柔的照在我的心里。
回到宿舍之后,我的心也是那样的激动,突然觉得今日的中秋,别有一番风味,当然我的思念也象中秋的圆月一样倾泻了出来,也更能感受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的感慨。
第5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但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从古至今留给我们世人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象征着我们家家户户团圆美好。想起中秋节那会儿,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回到了乡下,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奶都齐聚在一起,一家6口人围坐在圆桌前,谈笑风声、其乐融融的啃着味道不一的小月饼,一起共赏月圆,真是一幅家好月圆的景象。当爷爷说起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像一个水晶大圆盘挂在高空中时。
我的脑海突然闪现出一首诗:《水调歌头》。然后我就故作诗人般的腔调,双手放在背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千里共婵娟。刚朗诵完,爷爷奶奶就拍手叫好,虽然他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对我赞不绝口。这时,妹妹也不甘落后,为我们大家表演了一段拉丁舞蹈,我们一家人融入在天伦之乐中。吃过月饼后,妈妈带着我们走到屋外的空地上,爸爸抱着烟花走到空地中央,准备把我们欢度中秋节的快乐与天空一起分享。
“砰!砰!砰!”烟火迅速的飞向天空,漂亮极了。有的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条高大威武的巨龙,有的像一丝丝色彩斑斓的彩带,还有的像流星一掠而过。我和妹妹兴奋得蹦来蹦去,高兴得合不拢嘴,喊道:“啊!太漂亮了...”
然后,在一旁的妈妈,用手机拍下了天空中每一朵花绽放的瞬间。中秋节让我们感觉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节日,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凝聚力,一种家的温暖。一个美好的中秋节,一个团圆的大家庭,就在快乐声中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第6篇:我爱家乡的中秋作文
皎洁的明月镶嵌在湛蓝色的天幕中,宁静而又悠远的气息,融入家人团聚的气氛中。每年的中秋节八景人纷纷约上亲朋好友,一同赏月、吃月饼。而说起月饼,谁不是垂涎三尺呢?
八景人过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许多多的东西,大人们会准备好一桌好菜:鸡鸭鱼肉,各式各样的海鲜、形形色色的蔬菜……
老人们会准备祭拜的香和月饼。孩子们最兴奋了!三五成群的提着用柚子皮做的灯笼满御街跑,脸上的喜悦显而易见。
中秋节的高潮在晚上。月亮如同一个白玉盘挂在空中,月光洒满大地。此时就到了中秋节的“重头戏”。八景人、会拿出节前准备好的食物,祭拜“月娘”。孩子们都不会在跑到大街上了,因为家中的月饼早已将他们的眼球牢牢吸住。在祭拜过后,孩子们即可开始吃月饼。我也同大多数孩子一样,喜欢吃月饼。妈妈拿出我最爱吃的五仁月饼,让我吃个够。用刀将月饼分成几块用叉子轻轻叉起,放入口中。一股甜而不腻的香味充盈齿间,月饼入口即化,我忍不住再吃一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八景中秋的味道是月饼的味道,更是与家人团聚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