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家乡的景色》)
第1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我的家乡在中国的中部,这里两江汇聚,百湖罗布。诗人李白曾书“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的,我的家乡就是江城武汉,她不仅是一个有江有湖有水的地方,她更有着独特而又令人眷念的味道。这种味道特别亲切,弥久生香。
家乡的味道,是那热干面里的阵阵香。每个早晨,我路过大街小巷,总会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驻足,即便店前排着长龙,但那一阵阵芝麻香,却总能勾起我肚里的馋虫,熟悉的店老板心领神会地递给我一碗热干面,忽忽拌几下,带着芝麻香,狼吞虎咽几口,整个人都激活了一般。
家乡的味道,是那面窝粑粑里的脆脆响。小时候囊中羞涩的我宁可中午不喝汽水,也要在一碗热干面后买下一个面窝、一份冰镇绿豆汤,咬一口面窝的壳,那脆脆的响声,伴着一种酥软下肚,余味无穷。
家乡的味道,是那藕炖排骨的淡淡甜。莲藕与肉食碰撞出武汉的特色菜肴。逢年过节,家庭聚餐,餐桌上永远少不了藕炖排骨。因为年少,我并没有什么长期离家的经历,但无论离家几天,我都会想念藕炖排骨的那份淡淡甘甜。
家乡的味道是人生最初的记忆,是从童年开始,随着岁月流转,慢慢沉淀,日渐丰满的记记。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身在何处,都能凭借这一缕温馨的气息,找到那一种久违的感动,投到家乡温暖的怀抱里。
第2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家乡的味道是道道美味的食物、家乡的味道是种种节日的习俗、家乡的味道是一处处美丽的风景、家乡的味道是一种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香
在我们记忆中,家乡的食物有肉松,肉松骨头,猪油,米花糖……其实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我们太仓的肉松骨头了。在小时候,我每次去超市是,不奔向零食,不奔向玩具,而是径直甭想买肉松的地方,而是一买就要买几袋。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刹那间,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把我诱得口水流下三千尺,奶奶见我想吃,就特地为我煮了一锅白米粥。我一下子就吃了两碗,让我直打饱嗝。
家乡的味道——闹
要说家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家乡的习俗了。每年的端午节,金仓湖就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比赛还没有开始,人们早早的聚集在湖边,等待着比赛的开始。比赛开始了,十几只龙舟一个接着一个出发了。船上的人们个个头戴红巾,身穿背心,一个个奋力划着龙舟,头上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流下来。前面打鼓的人喊着响亮的号子,使人们越划越有劲,他们互相追赶着,路旁的人们无不称赞,欢呼!
家乡的味道——美
现在,放眼望去,处处都是摩天大厦。
可我的家乡依然是白墙黑瓦,处处可见乡村的朴素的气息。春天,燕子都来搭窝筑巢。夏天,知了,青蛙都欢快的唱着一首首属于夏天的歌。秋天,放眼望去,果树上结满了一个个果实,回赠人们一年的付出。冬天,寒风吹来,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
家乡,是我从小生根发芽的地方,是我度过美好童年的地方。即使将来我身处异乡,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直到永远。我爱家乡,爱家乡的味道!
第3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我的家乡是西昌,没有什么古迹,和其他城市没法比。近年来,西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西昌的琼海公园,以前很破旧,只有一些老旧的健身器材和几棵孤零零的树,还有一个很大的湖,一条浑圆的路。公园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的时候积水会掉进坑里,坑里的积水会冲到路边。时间长了也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基本没多少人来这里玩。不久,政府来改造琼海公园。他们先用挖掘机把坑坑洼洼的路变成平坦的路,然后把破旧的健身器材全部换成新的,在附近建了五六个亭子。然后他们把路边的树从土里拔出来,种了许多高大的柳树。然后他们彻底清理了五大湖的垃圾,后来五大湖变得清澈美丽。如今,琼海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很多老人小孩喜欢来琼海玩,也有老人喜欢在亭子里练武、跳舞等健身;在大人的陪同下,一些孩子去大湖边看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玩抓鸡抓鹰的游戏。
未来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用新的科技提升家乡,希望家乡成为一个更环保、更健康、更阳光、更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第4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家乡,是温暖的摇篮;家乡,是冬天的火炭;家乡,是记忆中的温暖……
家乡,带给了我很多回忆,比如:家乡的人、家乡的天、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当然,更少不了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在著名的黄山脚下,那里曾是“桃花源”,自太平猴魁销出市场以后,这里被称为“太平猴魁的原产地”,景色优美,家家户户热情好客,如果你到我的家乡去玩,就会品尝到各种美食。
家乡最好吃的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食物——面粉粑粑,听上去并不怎么“高大上”,但是对于我,听一声“面粉粑粑”,就已经要流出口水了。
面粉粑粑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就是先把一大团面粉和成大面团,然后从中揪一小部分下来,先搓成小球,然后从中用筷子捣个洞,再向外拨开形成一个凹球状。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做的面粉粑粑是全村最好吃的。因为母亲最喜往里面装“肉心”“芝麻心”。每到做面粉粑粑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起个大早,天蒙蒙亮面粉就和好了。和好的面粉,要放在一边醒一会,这样口感才好。而母亲也总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趁着醒面的时候,挑拣准备下锅的芝麻,挑拣好放进锅里翻炒,炒着炒着,芝麻便变得愈发饱满浑圆了,个个挺着肚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们姐弟常常被这香味叫醒。现在想来,那满屋子热乎乎的香味竟是我最不能忘记的味道。我们几个孩子一闻到芝麻的香味,就会争着抢着跳下床,打着赤脚涌向厨房,守候在锅边。做好的粑粑,需放在锅上煎,煎到金黄就可以直接吃。轻轻一咬,香气四溢,芝麻和肉渣从中流淌出来,鲜香诱人。天蒙蒙亮,月光还未散尽。锅边捧着粑粑的我们吃着,看着母亲赞不绝口。母亲看我们吃得香,笑,笑得像一位月光女神。
小时候的我每次都要吃许多个面粉粑粑,所以,至今难忘,回味无穷。
每到太平猴魁采茶季,茶叶和面粉粑粑一起给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增添了几分新鲜与神秘。采摘茶叶的工人们赶清早起床,为了不浪费时间并且防止中途饿了,每人的茶篓里面几乎都有三四个面粉粑粑。
面粉粑粑,团团圆圆、精神饱满,纯洁的表皮内却包含着美味诱人的馅,让人精神焕发!
每次想到面粉粑粑,就会想起家乡,家乡的蓝天白云和土地,想到家乡的乡亲,勤劳、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亲人们。
如今,我背井离乡来到合肥上学和生活。为了我,我的父母付出了太多。清风一缕,请带走我对家乡的怀念,怀念飘着茶香和面粑粑的香味的童年;清风一缕,请带去我对乡亲们的祝愿,祝愿家乡的人儿过得好一点。
第5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我的家乡常年在氤氲的烟雾中,潮湿的角落里密密麻麻地生着苔藓。有时遇到雾特别大的天气,恐怕连站在桥上都看不清镇子的容貌,眼里全是白得一片真诚的雾。这天气既不适于买卖,也不适于砍柴,连上街散步都会怕迷了路,大人们最烦心这种“晦气”的天气了。我却痴迷着这样的大雾天。
最喜爱喝的糯米酒就是在如此湿润的气候里,在奶奶的瓦罐中,静静地酝酿着。说是酒,却不具有酒的风情万种,更没有借酒消愁的潇洒,倒像一个还不曾绽放,热切地待放着的小花苞。我坐在窗子前,望着肆意弥漫的雾,心里满满的都是糯米酒的香。
奶奶捧着她的宝贝瓦罐从地窖里出来的时候,是我最欢喜的时刻。我轻轻地看着奶奶向罐里撒上几把糖,那是自家筛出的糖粒;再倒入一小勺清水,糯米酒就做好了。
酒的气味随着瓦罐的轻微晃动一下下弥漫开来,像窗外的浓雾。我小心地嗅着那气味,直到鼻子都饱饱的。像是举行一场神秘的仪式,我满怀着希冀,轻轻抿上一小口,又一小口……糯米的清甜和酒的醇香一起交织在我舍不得咽下的嘴里,再流到我颤动的心里。
手里只有半碗糯米酒了。我又一次宣告仪式的启动,让小巧的花苞在我的品味里绽放。这酒一年里实在喝不上几次,它太娇贵了,只有在非常浓的大雾里才能慢慢滋育,它无法长大懂事。晃一下手中的酒,那纯净的清色像在对我巧然嫣笑。
奶奶的酿酒手艺在全镇都是出名的。她的酒细腻浓纯,像一首回味悠长的诗。自是有些慕名而来的人想一品奶奶的糯米酒,甚至还有用钱求取的,但大雾天难得一见,这些人都被奶奶谢绝了。一想到这里我就特别得意,因为我可以第一时间尝到奶奶的纯美酒酿。
后来,我悄悄地问奶奶怎么酿糯米酒,她从不曾言语,只是淡淡一笑。她还是认为我太小了,会一不留神把她的宝贝瓦罐打碎的。我又去问奶奶,那罐子有什么与众不同。她笑着告诉我,这是太婆婆用过的罐子,那时太婆婆就会给她酿酒喝。那个时候的奶奶也很小吧,跟我一样追在太婆婆后面要糯米酒喝。原来这罐子承载了奶奶的童年啊,它酿了那么多年的罐米酒,也和奶奶的童年一起老了吧。可糯米酒还在。
当我也渐渐长大了,离开故乡去了更远的地方求学,糯米酒也与我渐行渐远。我目送它以我儿时的纯朴模样,停留在童年深处的时光里。在别的离故乡甚远的城市里,我也听闻过糯米酒,但那酒极烈,后劲特别大。我虽觉得奇怪,但从未想过要去品尝一下,另类的糯米酒。
也许是放了糖的原因,也许是河水与别处不同,也许是浓雾天气里的酒会更加细致,都无从知道。可是我心中的珍藏的糯米酒,依旧是那青涩的小花苞,它似乎就是为了故乡而存在的。它埋葬了我的童年,却与故乡同在。
它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我无处安放的眷念。
第6篇:那些家乡的味道作文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都忘不了的一份情。漂泊异乡时,最难忘记的是家乡的味道;在外求学时,最难忘记的是家乡的温暖,在外打拼时,最难忘记的是家乡的关怀。家乡是一缕缕情愁萦绕在心头,或许没有词语能完整的表述出这段情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却能够通过具体的事物不断的将家乡怀想。
属于家乡的记忆有很多,儿时我最喜欢游荡在家乡的小路边。那些并不宽阔的路边承载了我童年时的回忆,济宁的路边种满了树。每当盛夏时,走到哪里都是绿树成荫,树冠投下来的阴影遮盖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偶尔通过树叶照射下来的阳光又像是散落在路上的珍珠。无论是路旁高大茂盛的梧桐树,还是运河边像少女一样随风摆弄腰肢的柳树,无论是花园中的银杏树,还是广场旁像守卫一样四季常青的松树,都是这个城市美丽的风景。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奶奶院子里的槐花树。
奶奶住的大院里一进门就能看到这棵槐花树,我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它就贴着院墙生长着,从我有记忆时,它就站在那里。槐花树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在门口送着早出的人们,又在夕阳中迎接着回家的亲人。而我见过它春天时刚刚抽出的嫩芽,也见过它盛夏时的油绿树叶,见过它秋天时的独自落叶,也见过它深冬时的默默隐忍。岁月在它身上走过,留下一道道斑驳的痕迹,但是也正因岁月给了它不同的样貌,才使得我每每想起它总也不能忘怀。
其中我最不能忘的就是初夏时的槐花香。初夏天气还不是太热,但是满院的槐花香已经在迎接夏天的来临。孩子们也都聚在树下贪婪的吸着槐花独有的香气,但他们从不知道这个香气会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对家乡的独特记忆。在这时院里的青壮年会受到老人家们的拜托,上树打槐花。打落的槐花被在树下的老人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笸箩接住,孩子们也会站在树下,享受这一场带着香味的夏日飘雪,也会用撒娇的语气催促自己的爷爷奶奶快点回家给自己烹制槐花。
烹制槐花的过程并不复杂,老济宁的每家人几乎在初春到盛夏都会用同种工艺制作各种野菜,使它们成为餐桌上最普通,但却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菜。济宁人喜欢称之为馏菜,制作过程就是将洗干净的槐花掺入面粉,搅拌均匀上锅蒸制。槐花不能选已经开放的,不然会带有丝丝的苦味。但恰恰简单的过程,每个家庭却会在相同中,根据自家要求衍生出细微的不同。正是这些相同与不同,既构成了济宁人共同的记忆味道,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家的回忆。
蒸好的槐花在锅中冒着热气,像是从前岁月里到站的火车,一边提醒着槐花旅途的结束,一边又提醒着人们美味的到达。配上独特的酱汁,由蒜泥、陈醋、辣椒和少许酱油调制而成,均匀的洒在槐花上,搅拌均匀,便可以开始享受再次盛开的槐花了。初入口时,是强烈的酱汁味道,味蕾首先接触到的可能是酸,可能是辣,也可能是咸。但是接下来随着咀嚼,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味觉体验。直至下咽后,这并非标志着食用的结束,主角槐花这时会向你做最后的道别。在历经酱汁的味道后,反而会突显最后槐花的清甜,在最后也会用丝丝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槐花是我童年期间的美好回忆,在大院门口就能闻到的花香,越靠近越浓郁,直至走到树下,被花香包围。长大后再次站到树下,像是找回了儿时的自己,看着树依旧挺立在围墙边,树下又有小孩子在嬉戏玩耍,再吃一碗馏槐花,像是找回了家乡最熟悉的感觉。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难舍的情怀,在家乡中有我们最爱的人,最难忘的情。槐花是儿时对味道的追逐,喜欢它的清香,也喜欢它被端上餐桌时积攒的家人的爱,代代传承的不仅是手艺,也是对家族记忆的沿袭。长大后槐花是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通过熟悉的味道去捕捉家乡的点滴。一段熟悉的乡音,一首家乡的民谣,一张家乡的照片,一盘家乡的味道,是无论走了多远的路都会指引我们回家的方向,也是无论相隔多远距离都会念念不忘的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