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家乡的春节》)

sujunda 06-18 11:12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

第1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家乡的春节》)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教师评语:文中作者介绍了家乡的春节习俗,着重对除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内容充实,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之情。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不足之处在于语言过于口语化,表达不准确。如:“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

第2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不一样。比如:北京的春节是从腊八开始到元月十九结束,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从除夕开始到元月十五结束的。

除夕这一天,每一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要齐动手。要在晚饭之前将家里的一扫得干干净净,一个死角都不许放过。在这一天,不仅要大扫除还要在晚上的时候吃团圆饭,团圆饭的佳肴有许许多多,比如:骨肉相连、炸鸡、炒竹笋等。我和几个小伙伴的口水已经成了一条河。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几个小孩就出去外面玩,那时我们如同一只只小精灵在地面上飞奔着。大人们还在家中忙着准备过了12点的祭品。我们玩累了,便会跑回屋子里看电视,等待12点的到来。12点到了,大人们将贡品都放在桌上。开始祭拜了,许多地方都放起了烟花,霎时,便会向流星雨一般,这一夜。应该来说我们都要守岁,但我们都是小孩子,被大人们赶回去睡觉。

正月初一这天早上除了孩子们的嬉戏声与鸟儿的啼啭声,都十分的安静。到了正午之后,大人们都会带孩子们去拜年,孩子们到时候就可以吃到许多零嘴,还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

一晃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晚上要迎许多的佛祖来到我家的空地上。排成几列,所有人都要拿着的灯在佛祖面前拜三拜,还会放出许多的烟火,让我们观看。

正月十五一过,大人们都要去工作了,小孩们也要去上学了。元宵一过农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家乡的春节》)

第3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每一个人的童年是精彩的、多姿多彩的,我也一样。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有几件趣事让我难以忘怀的,我就跟你们说说吧。

记得在放暑假的时候,我马上就要从老家走了,去城里住,我的朋友略带悲伤对我说:“我们去抓鱼吧!”我想了想同意了,得到大人的批准之后,我们光着脚丫子,带了个桶,还带了个小渔网,去捕鱼了。

两只脚刚触碰到水面,一种从脚底油然而生的凉嗖嗖的感觉冲淡了离别的痛苦,我瞬间忘记了离别这回事,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一会儿用脚踹石头,惊得鱼四处乱跑。一会儿又拿起了石头,玩起了打水漂,小石头连蹦几下就不见了,仿佛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我们拿起小网,左一下,右一下,想捞几条小鱼上来,可惜小鱼太调皮,东窜一下,西窜一下,硬是捞不起来几条,玩累了,就拿起空空的小桶,回家睡大觉去了。

睡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今天好像要回城里去,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了心头。终于,车子开了,开向了热闹的城市,回头一望,心里暗想那一段美好的经历,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啊!哪有不散的宴席!”

第4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我们大喊着,这可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最红红火火的节日!我们过除夕总有一些习俗,下面我来说说我们过除夕的习俗。

首先,过年怎么能少了贴春联。这次,可是我自己亲手写春联。我拿来几张红色底的纸,再拿起毛笔蘸墨,便在这红红火火的纸上挥起毛笔,开始了我的书法作品之旅。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未免有些失误。把撇写长了,蚯蚓变成了长蛇,或是手一晃,直直的线条成了上下起伏的波浪……最后写成的作品,简直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所以,只好再写一张。这一张,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认认真真,专专注注地写,一定要写好!终于,一副美观的春联展现在大家眼前,妈妈还把它贴在了我家门口,别提有多高兴了!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老家东阳的特别习俗——灌糯米肠。顾名思义,就是用糯米灌的肠子。灌糯米肠是个细活,工艺特别讲究,稍一马虎就坏了。如果糯米太多了,就会像炸弹一样,煮的时候会炸掉,但是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会不香。做好的糯米肠,十分滑,像一条泥鳅一样,仿佛要从我手中逃脱。灌糯米肠给工我们让除夕“年味十足”生活“多姿多彩”。

最后,就是一个最重大的习俗——吃年夜饭。一碗一碗香喷喷的饭菜从厨房中端了出来,有绿油油的青菜,犹如一块块绿翡翠,还有金亮亮的大黄鱼,在灯光的照耀下,像一块金子似的,闪闪发光,还有白胖胖的在年糕,它可是寓义着年年“糕”(高)的含义……这顿年夜饭,我们吃的干干净净,心满意足,似乎还想再吃一次,令人难以忘怀。

第5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春节是咱们中国农历的新春,所以过年对咱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咱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咱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第6篇: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天里,我们都会吃元宵、团子、赏花灯、猜灯谜。

今日是正月十五,由于这天学校要上课,我们就把做团子这个大事移到了中午。

早上,我吃过汤圆,就上学去了。

放学后,我们一家去姨奶奶的家里做团子。姨奶奶把事先做好的肉馅、米团端出来,把米团先搓了个圆球,再用手指捏出了一个窝窝,然后再往里面放肉馅,最后把口子捏拢搓啊搓,就搓成了一个团子。我按照姨奶奶这样包,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好了一个团子。过了三十分钟,团子包好了,接着上锅蒸,到了十二点半,团子蒸熟了,大家都吃着我们做的团子,赞不绝口的时候,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盛起一个团子,咬了一口,啊,好好吃啊!米皮薄薄的、粉粉的;肉馅又嫩又爽口。吃完团子后再吃点菜,最后喝一碗海带汤,啊!多么舒服啊!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又去上学了。

晚饭过后,我们全家到街上逛了逛。街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灯光,抬头一看,天空上除了一轮圆月,还有数不胜数的许愿灯和孔明灯。我们也买了一个,然后接着去逛街了。十字街口的彩灯旺火高高的站立着,下面的红色栏杆紧紧的围着那高大的旺火。电线杆上的彩旗迎风招展,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有蓝、有红、有黄、还有白,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流星一般。而且还有很多卖元宵小精品的商店,我走进一家,一眼就相中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上面是洁白无瑕的珍珠,吊坠是一匹镶钻可爱的小马,正好我的生肖是“马”,爷爷就果断地给我买了这条项链。啊,这条项链真美啊,迎着灯光看,上面的小钻石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再看看街上的人吧,不是头上戴着牛角,就是带着兔耳朵,脸上带着面具,手上带着戒指,拿着灯笼或荧光棒。我和王心宇别出心裁,把头上和衣服上还有手上都带上荧光圈,在大街上一走,那回头率不知有多少,几乎所有的亮点都集中在我们俩身上,我们见这么多人看,害羞地笑了。

逛累了,我们就来到了西门堤,放孔明灯,爷爷点了火,随着灯不断地向上飘,我们望之许愿。然后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回家了。

元宵真美好。

文章评论

回忆春节的优秀作文(《家乡的春节》)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