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趣事》)
第1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这首小诗就火爆全球,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端午节到了,我们要涂雄黄酒、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虽然我和妈妈没有回老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但是我们母女俩依旧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我们进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包粽子。我们在新鲜的粽叶上刷一层油,然后把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形,把米饭放进粽叶里,然后用一根细长的绳子捆着。我们母女俩齐心协力做好了一个粽子,接着我们又合作,做出了许多粽子。虽然粽子卖相不怎样,但我觉得自己亲手做的更有意义。那我们为什么要做粽子呢?我听过一个传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人们划船在江里日夜打捞,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大家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给吃了,于是人们就做了粽子投入江里,等这些鱼、虾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吃这个伟大的人屈原。
接下来是吃粽子的环节了。我和妈妈比赛吃粽子,看谁先吃完。"预备——开始!"我立刻拿起一个粽子,把绳子剪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就像一个从没吃过粽子的似的。妈妈也紧追其后,不愿服输。粽子就像许多的珍珠做出来的,既诱人又美味。我的肚子开始胀起来了。我有点想放弃了,但我看到妈妈还是坚持不懈,我心想:妈妈都在吃,我一定要比过她。不一会儿,两盆粽子被我和妈妈吃了个一干二净,就像变魔术似的。吃完了粽子,我还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开心。
第2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二四○-约二九九)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陈示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吴自牧的《梦梁录》(序于一二七四年)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天师”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他们的外形威猛,足以镇慑邪魔外道。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第3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每到这一天,熟悉的儿歌总会回荡在耳畔:“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要在端午的前一天下午包好。粽叶、竹叶还有裹粽子的菖蒲叶子要在锅里煮一下。煮好的叶子不再青翠欲滴,而是变得结实柔韧。单是粽叶的香味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
妈妈会包多种口味的粽子,糯米馅的、鲜肉馅的、蜜枣馅的、麦仁馅的、红豆馅的……有时妈妈还会包杂粮馅的,就是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着包在一起,五颜六色的,像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心灵手巧的妈妈包起粽子来是又快又有型,左手托着粽叶,右手捞起一把米,放在粽叶中间,箬叶的,妈妈会包成“砖头形”、“元宝形”,竹叶的,妈妈会包成“三角形”都用细长的菖蒲叶子缠得结结实实的,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紧致有弹性。
粽子要在大锅里煮一夜。
端午节的早晨,会早早的被妈妈叫醒,妈妈要在我的手腕上裹五丝,就是用黑、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洗脸水是妈妈煮粽子的水,褐色的、散发着粽子的香味,洗完脸上滑滑的。
待妈妈打开锅盖,满屋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让人闻了禁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撒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甜甜糯糯的,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每每这时,妈妈都会给我讲屈原的故事,而我总是百听不厌,怀着对屈原的敬仰,咀嚼着分外香甜的粽子,我更加喜爱端午节了。
第4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边去纪念屈原,渔夫们在江上面划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都去模仿,后来因为怕食物被蛟龙吃掉,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之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就是粽子了,每个地方包的粽子的类型都不太一样,比如我的家乡湖北包的就是三角粽,不过是尖尖的像圆锥似的粽子,我们一般都不往里面包东西,只放糯米进去,蒸好之后裹着糖吃就可以了,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
端午节这天我们去外面摘了粽子叶,一滴滴的露水在上面游动着,好像一颗颗珍珠似的来回滚动,不过摘粽子叶的时候可是要很小心的,因为你一不注意就会被它的边上划到,它的边是有一点锋利的。接下来我们又去摘了粽叶子,和粽子叶虽然名字很像但是是长得不一样的,粽叶子是用来捆绑粽子的,细细长长的,很好认出来,我们摘好之后就回到家把这些洗干净,我看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好像很简单,但是我包起来确是扁扁的,没有粽子的样子,妈妈告诉我说包粽子可不是这么好学的,她当年也是学了很久才学会的,先是拿两张叶子,背面紧贴着背面,在一卷卷成圆锥的样子后把糯米放进去,按压一下把角折好,最后再用粽叶子把粽子捆好,就可以了。
我们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包粽子,虽然我没有包出粽子的样子,但是多尝试几次之后以后就容易了,粽子包好之后,放进锅里面煮上几个小时,熟了之后就可以拿出来细细品尝了,有叶子的香味也有糯米的香味,还有甜甜的味道。
第5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渐渐发展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原因。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因为相传端午节是恶日。所以,端午节那天,家门口都要挂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这些东西绑成一束,然后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国的文化真奇妙、丰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国人关注啊!
第6篇: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着鑽多的传统节日,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耀人;又像小河一般,纵横交错。而我却认为最"美"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这样由成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先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又名诗人节)。公园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后来,楚国百姓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把5月5日定做了端午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楚国人因不舍得屈原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便不见踪迹。之后的每月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又名"角黍","筒粽"。
其由未己久、花样繁多。早在春秋时代,用菰叶(茭白叶)包黍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棕"。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而广东碱水粽。看啊!这就是端午节,多么"美丽"啊!我爱家乡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