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作文 >  当前文章

作文

家乡的记忆作文(《回忆家乡》)

sujunda 04-20 09:24 阅读 我爱育娃
第1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今天是除夕,因为疫情我们把饭店里订的餐退了,一家人宅在家里。妈妈提议说:“我们今天要不要做饺子啊?多包一些以后可以当早餐吃!”一听到吃,我这个名

第1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家乡的记忆作文(《回忆家乡》)

今天是除夕,因为疫情我们把饭店里订的餐退了,一家人宅在家里。妈妈提议说:“我们今天要不要做饺子啊?多包一些以后可以当早餐吃!”一听到吃,我这个名副其实的小吃货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叫道:“好呀好呀,说干就干!”

我和妈妈先在餐厅里和面,白白的面粉像可爱的小娃娃躺在自己的摇篮盆里,我们倒入鸡蛋、水“惊醒”了它,它便与水姐姐、蛋宝宝们一起开始跳舞了,在我们的帮助下它们手牵着手,跳得可欢快了!过了不一会儿,它们便融为一体变成了淡黄色,原来,是面粉宝宝把小鸡蛋当衣服穿了呢。我们继续揉啊揉,最后,面团终于被我们揉出了光滑的表面,妈妈说,揉好的面团需要醒半小时,方便后面擀皮。这个时候,外婆正在另一边做馅料,她拿着刀在案板上不停地剁肉与香菇。30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白白胖胖的面团醒发好了,外婆的馅料也剁好了,一座小山一样堆在一旁,下一步就轮到我们用它们来包饺子啦。

只见妈妈在面团的中心戳了一个洞,然后用手把它扩大,扩得放得进一只手之后,她把面团套在手腕上,然后甩起来,最后,妈妈竟把它甩成了只婴儿游泳圈大小的面圈儿。接着,妈妈把它截开并平均分成了三段,把它们分别搓成均匀的面棍。我们取出一条面棍,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块,另外两条放在旁边盖上保鲜膜以防止它变硬变干燥。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擀皮子、包饺子啦!外公和爸爸负责擀皮子,我、妈妈和外婆负责包饺子,这样分工合作效率可高啦!只见外公和爸爸拿起一块面块,用手压扁,然后用擀面杖轻轻滚压、旋转,面块很快就变成了一张张又大又圆的白皮子。外婆拿起皮子用筷子夹一些肉馅儿,放在皮子上,然后熟练地用手一折,一捏,饺子就包好啦。哇!外婆包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娃娃,多诱人,多可爱,多漂亮啊!我和妈妈也用各自的方法包出了自己的“花式饺子”。我包的饺子都比较小,但很有造型感呢,家里人都说我会观察、心灵手巧,夸得我心里甜滋滋的。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尝试自己包饺子,肉馅与面皮的比例不是很清楚,等所有面皮包完后还剩下一半的肉馅。于是,我们又做了一次面团,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包饺子”大活动。这次轮到爸爸妈妈擀皮子,外公外婆和我来包饺子啦!哇,没想到外公会包“纯东北味水饺”,这个造型用手把折叠处一捏就行了,肉馅十分多,像一个胖娃娃,还十分结实呢!我学着外公的方法包出了“简易饺子”,又学着外婆的“双向花边”,包出了相对简单的“单向花边”饺子,不一会儿面皮和肉馅都用完了,我们收工啦!

我提议,趁热打铁享受一次“饺子宴”,全家人一致同意。不一会儿,外婆和妈妈用我们才包好的饺子做出了蒸饺、煎饺和汤饺。看着我们包的各种花式的饺子,尝着我们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欢乐的笑声代替了以往过年的鞭炮声,饺子的美味弥补了宅家过年的遗憾。这天,我不仅学会了一门厨艺——包饺子,还懂得了“自己劳动做出来的成果才是最好的”!宅家过年也幸福!

第2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家乡的记忆作文(《回忆家乡》)

第3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道美食,它让我回味无穷,那便是东莞传统美食——油角。

油角是我们东莞人在新年时会做的一道美食。其外表像金黄色的元宝,外脆内酥,让人看见不禁垂涎三尺。

油角外形小巧精致,其制作过程可是十分的严密,非常考验技术与经验。

我和外婆开始做油角,首先弄俩团面粉,一团是用猪油揉成的面粉,一团是用水揉成的面粉,等俩团面粉揉好后,再将俩团面粉混合在一起,这样会让油角更加酥脆。然后再制作馅料。馅料有精细的砂糖,饱满的花生,有时也会放些芝麻和椰丝,味道会更好吃,搭配和谐。再把一个个面皮放上馅料包好。这最后的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那就是下锅油炸。开始要往锅内倒入足量的花生油,开火至其沸腾就可以放油角了。看着外婆熟练地把油角一个个放入油锅中,放入的时候油锅中并没有爆油,一看外婆是个老手。“期初,油角都会往下沉,但随着时间推移,待其炸的差不多的时候就都会浮起来。在炸的过程中,要不停的把它们翻转,这样炸出来的油角不仅质量好,还寓意着财源滚滚。等到油角变为金黄色时,就可以捞上来,待其变凉,即可品尝。”外婆边做边讲给我油角的做法。

当看到一个个“亮金金”的油角摆在眼前,还真像小钱包啊!捏一个尝尝,“嗯,脆脆的,香香的,真好吃!”我拿着金黄金黄的油角说道。

这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美味,至今仍受人追捧与喜爱,尝一个小油角,浓厚的年味便在心里荡起了涟漪,这便是我记忆中那道家乡美食——金角

第4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我的家有两棵石榴树,他们虽然都是石榴树,但长的石榴的颜色却不一样。一棵是红石榴,一棵是青石榴,青石榴熟透了外皮还是青色的,只是多了一点黄;红石榴熟透了,外皮红彤彤的,像红苹果一样,好看极了。

在家的时候,每到三四月,石榴树开出一朵朵红彤彤的石榴花,开满枝头,一片片碧绿碧绿的叶子在微风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等花凋谢后,树上就会挂满一个个石榴。石榴的皮非常光滑,但是很厚,绿里透红。等石榴成熟了,剥开皮,能看见里面有许多鲜红的籽,引得人口水直淌。没有熟的石榴,又酸又甜,熟了的吃着就甜滋滋的,让人吃一个就忘不掉。前几天,我的妈妈回到家乡给我转学籍,妈妈知道我特别想吃家乡的石榴,就给我从家乡带来了一些石榴。

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两个石榴,一个红彤彤的,另一个却是青色的。我剥开一个青石榴,啊!真是太红了!太漂亮了!一粒粒像红宝石一样漂亮,真是有点不舍得吃它,可是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就情不自禁咬了一口。啊、这种甜滋滋的味道像灵泉一般流入我的口中,过了好久口中还是甜滋滋的。还是家乡的青石榴,真好吃!

我又剥开了一个红石榴,你别看它外表漂亮,可是里边的籽却是青色的,略带一点粉红,吃到嘴里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我比较喜欢吃红石榴,因为它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听妈妈说,多吃石榴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糖、还可以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的功效。石榴皮熬汤喝还可以治腹泻。记得有一年秋天,我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什么东西,一直拉肚子,吃了医生开的药,不见效果,奶奶就用石榴皮给我熬水喝,我喝了两次,结果很快就好了。妈妈还说,石榴籽嚼烂了吃到肚子里,还可以帮助消化,我惊叹的说,石榴真是浑身都是宝啊。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石榴。

第5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真的,简单朴实的味道,会留给同样纯真的童年。

——题记

“糍粑喽,又甜又糯的手打糍粑哟——”耳畔又传来熟悉的叫卖声。循着若即若离的香味走去,苍老的叫卖声在阳光中调皮地翻了几个跟头,最后稳稳地落在了我的面前。

抬眼,一位身着深青布棉褂,脚蹬千层底布鞋的老奶奶,右臂挎一筐白糯糯的糍粑,正对着我一脸慈祥的笑着。她的旁边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还有一口四四方方的锅,锅底一层黄油还在“滋遛滋遛”地冒着热气。顿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记忆中,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被一点一点地抽离出来,然后又逐渐拼凑起来……

童年,一个偏远的小镇,一个青石板小巷的深处,有一种我最爱的小吃——手打糍粑。那时,只要过年的喜气从巷子里各个角落冒出来时,我那颗小小的心就开始欢快地扑腾起来。没等悦耳的放学铃声响完,我便拎着书包,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来到卖糍粑的地方。用稚嫩的小手从书包里掏出五毛钱递给卖糍粑的老奶奶,然后蹲在一旁,两手托腮,静静地看老奶奶煎糍粑。

她先用油刷在锅底刷上油,再把糍粑放进去,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就煎另一面,直至两面都发出诱人的金黄色,才罢休。然后把糍粑盛起来,再在上面撒上秘制的油辣椒,最后用宽大的菜叶包着给我。于是,香气马上在空中弥漫开来,我用鼻子使劲地闻了又闻,这时,口水总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捧着糍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啊!那粘稠的糯米,夹杂着菜油的醇香,松香脆软,吃在口中,香在心底。一嚼,煎进糍粑里的油,便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每当这时,卖糍粑的奶奶,便会撩起她围裙最干净的一个角,轻轻地为我拭擦嘴角的油渍,像对待自家孙子一样,爱怜地说:“孩子,慢点吃,奶奶自家种的糯米,自家打的糍粑,你爱吃,奶奶多送一个。”金色的夕阳下,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一锅热气腾腾的糍粑,组成了乡村一副最静谧最温馨的画面,那是任何丹青妙手都难以描画的和谐和美好,那是一种乡情,那是一段故事,那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远处,小巷的尽头,翠竹掩映下一户人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一群汉子,光着膀子,挥舞着棒槌,你一下,我一下,在打糍粑。旁边,一群孩子,拍着双手,一直欢喜的跑来跑去。而妈妈们,则撸起袖子,勤快地帮这帮那,每个人脸上都溢满笑容。

画面定格,情感聚焦。任时光随风流逝,我知道,这辈子,无论我长多大,无论我走多远,都不会忘记淳朴善良的故乡人,都不会忘记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故乡味道,而糍粑就是我永远的故乡情结。

第6篇:家乡的记忆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是美丽的、热闹的,是令人回味的、是令人不舍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都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柜台的日历上,告诉我,今天,是五月初五。

记忆推开了时光之门,我又回到了那个农家小院。传统式的锅炉上,冒着缕缕轻烟,爸爸拎着一箩筐洗净的艾叶,妹妹拔弄着精挑细选出来的糯米,妈妈坐在庭院的小桌上,把糯米轻轻地放进一个用艾叶精心做成的小窝里,然后包好,捆紧。

这是家乡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咸蛋,赛龙舟,舞狮虎,俗称“端午节”,以此来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又是一年端午,虽然已经离开了那个农家小院,但耳畔也依稀能听到那熟悉的水波声,也能依稀看见那熟悉的狮虎样,也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糯米香!

文章评论

家乡的记忆作文(《回忆家乡》)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