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豁达,蒋捷的孤独(2首写雨的古诗词)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自由欢乐的雨;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是伤春怨别的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依依惜别的 雨。
雨作为词人笔下不可或缺的意象,映射着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心境中,迸发出的就是不同的思想水花。
而说到雨,那就不得不提到那两篇响彻千古的《定风波》和《虞美人》。
苏轼的《定风波》尽显豁达潇洒,蒋捷的《虞美人》极尽萧索和孤独,读懂这两首写雨的名作,人生也就释然了。
1、苏轼:“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于逆境中深刻自我反省和剖析,脱胎换骨,完美蜕变!
我们都知道,“乌台诗案”对于苏轼的人生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在这次转折中苏轼完成了他人生最重要也是最深刻的蜕变。
险遭丧命的苏轼贬到黄州后,名义上挂着团练副使的名头,实际上一点实权没有还是个戴罪之身。
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沦落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是怎样面对他的处境的呢?
没有钱,和夫人计划着开销,脱去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粗衣,号召家人一起下田劳作,自给自足。
向政府租来了50亩荒地,开垦耕种,他给自己租的地起名东坡,自此东坡居士便流传开来。
没有房子,他就自己动手盖了五间瓦房,在房子墙壁上画上雪景,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雪堂”,这里成了他以后会客、创作、读书、养生的重要地方,他的很多名篇都出自此。
他每天算账,种地,写诗,做饭,交朋友,做一切能使他自己快乐的事。他对自己的性格缺陷全面反思,深刻剖析,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黄州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也是他文学创作的胜地,随着他对自我的深刻反思,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在悄然改变。
面对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人生慨叹。
虽觉人生如梦,然而此时的苏轼早已超脱了自我,《定风波》便是写于这时。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我们知道了苏轼在黄州艰苦生活的经历,知道他对自我深刻剖析后的脱胎换骨,我们就不难理解此时苏轼的心境。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当别人感到无比狼狈时,他却颇有情致,“何妨吟啸且徐行”潇洒得不得了,作起词来,这是何等的豁达!
此刻,在苏轼眼里,那“竹杖芒鞋”自然要远远胜过马骥,心境使然。
回首来时经历的风雨萧瑟,心中自有一番感慨,自然界的阴晴圆缺,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从“乌台诗案”到捡回一条命,再到被贬黄州,在艰苦的生活中通过深刻自我剖析的苏轼,早已不是之前的那个苏轼了。
所以他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风无雨那最好,没有风雨也就不需要有祈盼天晴的心事了。做自在的真实的自我,那政治上的风雨不管也罢。“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岂不快哉!
所以,我们今天崇拜东坡,绝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多的是欣赏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一个善于调节自己,善于使自己潇洒起来的一个真实的自我。
正是这个真实的自我打动了千百年后的我们,让我们不得不对他投以敬重的目光。
2、蒋捷:少年不识愁 ,中年愁满怀,晚年尝尽人生悲欢,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悲欢离合总无情”!
蒋捷出生在南宋末年,自幼便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少年的蒋捷不知人间疾苦,不识愁滋味。
宋度宗咸淳十年蒋捷进士及第,几年后宋朝灭亡,他过着颠沛流离,孤苦漂泊的穷困生活,却一生不为权贵折腰,以“南宋遗民”自称。
他将所有的寂寞和孤独都写进了他的词中,听着僧庐外潇潇雨声,回首一生,写下了这首感动千年的《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时的蒋捷已是暮年,抚今思昔,百感茫茫,伤时感事,万念潮生,身世之哀和亡国之恨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少年时光的无忧无虑,壮年时代国破山河碎,行至晚年,依然是漂泊在外,人生离合,悲欢尝遍。
如今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孤独地在僧庐下听着寂寞的夜雨。
这是一种怎样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萧索?
尝遍了悲欢离合的滋味,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
要经历怎样的人生,饱经怎样的忧患才会有“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心境!
在时代面前,有人叛变,有人屈服,有人为五斗米折腰,但蒋捷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一介书生的家***怀!
3、致今天的我们:人生顺与逆,得与失,真的没那么重要,即使是平凡的日子也没有一天平静,唯有真实的自我,才会让我们最终释然!
没有人能够总是顺风顺水,苦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需要我们用一颗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
诚然,我们做不到苏轼那般豁达乐观,但是我们也不曾经历苏轼所经历的千种磨难。
得与失,也真的没那么重要,在我们看来的磨难,于苏轼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玉成?正是这种苦难才造就了我们今天敬重的苏东坡!
即便是在今日,我们达不到蒋捷的“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心境,但我们亦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不喜不惧,不悲不伤,在平凡的世界里过好每一个不平静的日子,熬过苦,跨过坎,经受住每一次蜕变,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自我,人生也就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