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优美古诗大全(中秋节优美的九首诗词)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思念拔节的日子。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的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的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的如水似镜。中秋的月亮美得滋生了愁绪,引发古人浮想联翩,写出了大量诗词篇章,读了令人心清气爽。现摘取九首描写中秋节最优美的古诗词,看看它们的诗眼在哪里?
第一首诗词: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是寄友人杜元颖的。
写的是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情景如画,韵味无穷,委婉动人。在唐代咏中秋的佳作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诗的诗眼是“落”字,“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不是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第二首诗词:唐代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诗人在东游时的中秋夜晚,联想到前一年高中进士,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在如此佳节创作了此诗。全诗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轻松愉快,联想巧妙,恰到好处。
这首诗的诗眼是“拾”字,“殿前拾得露华新”诗人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说明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一个“拾”字,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拥有包含万事万物心境的。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第三首诗词:唐代曹松《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三十五,即十五天,是中秋节。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触景生情所作,受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描写的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写得非常明快而自然。
这首诗的诗眼是“私”字,“不曾私照一人家”,一人家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说明月光无私,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年),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第四首诗词:唐代李峤《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这首诗的诗眼是“皆言”字,“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第五首诗词:宋代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铁瓮城高耸入云,邻近青天,百尺高的望海楼好像飞上了铁瓮城与青天相连。挥毫赋诗时江水携带着涛声流到了笔下,不禁想起了三峡,举杯豪饮时点点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一阵阵号角声好像催促太阳落山,江面上无缘无故升腾起白色雾气。坎坷的往事忽然涌上心头,哪里的景色能让我赏心悦目呢?不论面对春风还是面对秋月,我的心头却感到茫然。
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第六首诗词: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也有许多的愁苦涌上心头,如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坎坷等。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这首诗的诗眼是“杵”字,“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诗人在凄凉幽冷的环境下,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第七首诗词: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这首诗是诗人在湓亭八月十五日夜,望月引发了情怀,触景生情所作。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在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这首诗的诗眼是“吹”字,“昨风一吹无人会”,突出了诗人现在贬谪的孤寂之情,过去的日子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是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突出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和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诗读至此,不禁为之动容。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第八首诗词:金朝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勉强进食,身体日渐消瘦,寒冷的秋日仍然穿着单薄不合身的衣服。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想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如此艰难。早上的露气侵入茅屋,在屋中就能听见溪水撞击石滩的喧闹声。山中夜夜都会来到的月亮,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此诗是元好问在中秋时节所作,写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这首诗的诗眼是“来”字,“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一个“来”把月亮写活了,好象月亮会走路似的,每天夜里都会来,由于诗人被生活所迫,无暇顾及,从晚上到黎明也从没有看过月亮一眼,说明诗人穷困潦倒和生活之艰辛。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第九首诗词: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这首诗是苏轼1077年(熙宁十年)八月十五日在徐州所作。这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这首诗的诗眼是“好”字,“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忧”。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 上一篇:中秋优美诗词名句(10首唯美中秋诗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