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冉冉弄斜晖,十月江天似雪飞(早冬芦花古诗三首)
最美的芦苇和芦花,不在秋天,而在早冬
秋天的芦苇从早秋抽穗,露湿青枝,无限风中婀娜,让人思美人,白露为霜的晚秋,风摇芦花,有苍茫美丽青叶白花的家园感,惹无数游子思念家园。但是那时的芦苇沾着水汽,还在湿地沼泽,人只能远看,是不可以亲近的。
但是在早冬,霜风逼干了最后的水分,芦花叶子由青转黄,芦苇花絮都转成了干枯的焦黄色,它们成片立在斜阳里,脚下的湿土也变得干燥起来,花芒在温暖的阳光下,彻底绽开。
人在远处看,那种金黄有着独特的秋冬的暖意,而穿过芦苇林,脚下和身边是窸窣的干燥的声响,风吹来,一种天籁干净温暖,躺在芦苇中,不担心沾染衣裳,看着高高的芦花摇曳蓝天,人仿佛回到同年,那阳光穿过芦苇打在身上,过滤了风,仿佛一间天然的房子,芦花就是玻璃顶上最美的花纹。
冬天的芦苇林和芦花,给人的不是苍茫,而是分明的金色的立体的安定。尤其是在有太阳的时候,那芦苇林里分明有着一种和暖,让人安定和懒洋洋。
”短褐丝丝断,为冬不亦难。
芦花装被暖,枫叶受霜干。
溪日恩终厚,山风势未寒。
此间多美酒,生计卜云安。“明 朝智舷《冬日穆湖村居同蕴辉上人赋 》
身上的衣裳,已经穿破了,但是我在这里闲居,却觉得冬天也好过。
用将芦花絮在被窝里,将枫叶垫在夹衣里。
有水有太阳的地方,可以满足饮水和温度,背着山的村子抵挡了北风。
这里虽然清苦,但是人民好客,又多乡村的美酒,我和你就暂时住在这里,享受这里的安宁吧。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芦花可以做被子吗?真的暖和吗?
实际在古代,棉花还没有成为普通的御寒用品时,冬天的御寒衣被,里面填充的,就包括了芦花。
这是因为芦花在晒干之后,如同蓬松的纤维体,形成一个保温层,是穷苦和普通人家过冬的保温材料。当然前提是,要经常翻晒,保持芦花的蓬松感,不能见雨和水,因为容易发霉腐烂。
但是这只是适合不太严寒的冬天,因为芦花的保温,到底比不上丝,棉,羽绒和兽皮。如果你是在古代江南的暖冬,不那么富裕,芦花被芦花衣,就有可能让你这个冬天不至于失温生病。
作为僧人,尤其是苦行的僧人,他们虽然用刻苦锻炼着修行,但是芦花之暖,那种温柔,想必也在他们接受的范围之内,安然接受这种安抚。
“买得渔蓑与钓纶,天寒日暮水无鳞。
浩歌一曲知何处,犬吠芦花不见人。”明 · 陈昂《泊云安》
早冬时节的晴暖,水落沙出,河流放缓,此时也正是冬鱼肥美之时。
许多人都喜欢此时垂钓,一来鱼儿多且懒,二来人心淡然。
买了蓑衣和钓竿,这是思慕渔夫看似悠闲的水上生活,在平静的水中垂钓,夕阳西下,寒气渐起,平水无波。但是已经想象得到那瑰丽的黄昏。
陈昂不是真的渔夫,他只是贪爱这静谧的乡村生活。
他钓的不是鱼,而是一种情怀。
因为真正的渔夫,比他有现实的压力和活力,渔舟唱晚,那是一船的收获,高歌而归,那是抵御水面黄昏的寒气。在高歌里,渔夫的船,滑进芦苇荡,是系舟浅水,拖着渔获从冬天的芦苇岸边上岸回家,又或者在芦苇中找一点浅水,将可以多养两天的渔获卸下。
倒是岸边家里的柴犬,摇着尾巴,不断对着芦苇狂吠,半天也没有见主人出来。
很容易联想岸上的人家,灯火燃起,炊烟灶暖,那是妻子等待着爱人的归来。
这里的芦花,是江南水乡常见的风景,它和渔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就是家园。
”芦花冉冉弄斜晖,十月江天似雪飞。
说与行人休践踏,好将收拾赠无衣。“清 · 徐庭翼芦花
农历十月是芦花飘絮的时节。在斜阳里,在轻微的江风当中,那芦花的絮在风中飘荡,仿佛一场太阳雪,因为此时的芦花不是白的,而是半透明的枯黄色。
芦花絮非常轻薄,在地面上常常厚积成堆,也容易引发呼吸道的疾病。
徐庭翼一生布衣,也就是爱读书却没有任何功名,这在清朝汉族读书人中是一种常态,因为科举制度更加苛刻严密,大部分官职掌握在旗人手中,读书人在工作前途上内卷厉害,他们往往背井离乡,去各种夹缝里讨生活。
颠沛寒苦,几乎是大部分底层读书人的常态,而倍觉世态炎凉。
芦花飞絮,别人只觉得寻常和讨厌,但是他却说,行人你不要践踏他们,将它们收拾起来,可以当作棉花,给那些没有衣裳穿的人。
实际这也包含了徐庭翼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底层的人生,有清一朝,康乾盛世都有贫病交加的人,而他生活在的道光年代,外有鸦片战争爆发,内有社会积弊,沦为贫苦的人越来越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芦花真的可以救命,只是对于那个没落的时代来讲,他又能用寒布芦花救济多少人呢?
当下又是芦花飞雪的早冬,太阳暖暖照在芦苇林上,黄花如雪,成为很多人打卡的地方,照相的背景。习惯了棉衣羽绒服的现代人,很少听说过芦花被子,芦花枕头,芦花衣。
但是用芦花为絮,是古代平民的一种常态。明代才开始大力推广种植棉花。在明朝和明朝之前,一床芦花被,是家常的首选。
芦苇和芦花还有哪些用途,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