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longge 06-18 11:56 阅读 我爱育娃
小年是民间对腊月祭灶日的称呼。自晚唐之后,腊月祭灶从腊八延迟到腊月二十四,到了明朝中叶,南北风俗略有不同,北方流行腊月二十三,南方流行腊月二十四祭灶。 在民间,祭灶

小年是民间对腊月祭灶日的称呼。自晚唐之后,腊月祭灶从腊八延迟到腊月二十四,到了明朝中叶,南北风俗略有不同,北方流行腊月二十三,南方流行腊月二十四祭灶。

在民间,祭灶以丰盛的年节佳肴祭祀灶神,也标志着传统年节春节的到来,是民间迎春迎年重要的日子。这个日子,就俗称“小年”。

通常古代外地的游子会在小年之前赶回家乡过年,小年包括祭灶,祭祀先祖等一系列重要的民俗活动,而春节的年味,是从小年开始,在除夕春节达到鼎盛。

明清两代的帝王,也因为小年这种民间活动热闹喜庆,具有祈福吉祥的重大含义,所以天子也参与祭灶。清朝则是从雍正皇帝开始,在宫廷祭灶。

正是因此举国上下的参与,小年成为春节期间一个重要的日子。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明 · 林光小年二首 其一

这首诗写出了明朝中期北京过小年的盛大光景。此时明朝进入繁荣鼎盛的时期,祖籍广东的林光在北京过小年,冷是冷了点,但是京城那种热闹祥和的氛围,也打动了他吧。

又是一年冬春之交的腊月,京城迎来了小年。

儿童们满街奔跑,因为有重大的祭祀灶神的活动,那街上锣鼓喧天,是各类庆祝的人流。

此时已经到了数九之四九五九,俗话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此时的北京城虽然不是杨柳如烟的春绿,却也柳条柔软,婀娜动人,最可爱的是这晴朗的小年天气,天上飘动这各种各样的风筝。

放风筝是民俗,也有放掉晦气展翅翱翔的寓意。

这样晴和热闹的京城小年,让市民都有一种太平年月的安稳感。国家安稳,百姓安详幸福,个人的富贵在这样普天同庆的日子,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啊。

这首诗放在现在也让人有代入感,传统佳节的美好,在于形式和心灵都得到洗礼和升华,国泰民安之感胜过了个人的富贵,有着家国的凝聚力和大爱情怀。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实际过小年的风俗可以上推到晚唐,到了宋末元初,“小年”开始见之于诗词。这是文字对于民俗的慎重,但是经历了岁月传承的小年,正是经历的岁月洗礼,在诗里,也显得厚重深沉起来。

因为这个时段,寄托着人们浓烈的思乡情怀。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元 朝范梈 《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朝国运不长,作为一个马上扩张起家的政权,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打破了汉***传统的秩序和生活,在有元一朝,汉族知识分子的出路是相当狭窄的。他们绝大多数不可能跻身官僚,为了生活,不断寻找工作机会。颠沛,背井离乡,寒苦,成为生活的日常。

而范梈还算是境遇比较好的,做过高官的家庭教师,中年之后,经过推荐,进入元朝做官。但是他正直,只想为人民多办事,所以经常步行到边远地区,访查民情,很少回家。

正是他珍惜当官能为民办事的机会,所以他的诗词不浮华,也折射了时代背景。

比如他的年节,大约很少过得悠闲富丽,不是操劳工作上的事,就是愧疚不能在家园尽孝吧。

腊八节才过,又到了小年时过节,南方的泽国,寒雨连天,几日难停。

仆童端上了小年的酒,我让他今夜将所有蜡烛都点起来,因为我知道,我家乡的母亲必定今夜守望,惦记着我,夜深不眠。

无论范梈是写在做官之前的游幕生活里,还是写在做官期间的外地官署里,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挚情怀,都透出了纸面。也折射了元朝这个时代背景的不安稳。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陌头飞雪浥轻尘,江上寒云限去津。

对酒远怀同舍客,维舟犹作异乡人。

谁家村鼓驱傩鬼,何处香饧事灶神。

明日东风京国道,满头华发为谁新。”元末明初 · 刘崧《小年夜对酒忆吕徐二佥宪》

刘崧在元朝中过举人,明朝朱元璋时代,刘崧已经接近50岁了。这样的年龄他扬舟北上,带着忐忑的心情,去参加明朝的选拔和大考。一,是他的家庭并不富有,二是有着深厚的阅历和文化,想为新朝出力。

这个小年,他是在前南京京城的船上度过的。人生最重要的记忆,往往是在前途未知的忐忑时期。而他的年龄也给他心底的沧桑和苍凉。

路上的飞雪沉淀着道路的尘埃,这是不是很熟悉,唐朝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他是被两位朋友鼓动前往北京应试,但是人到中年,在安稳和未卜之间选择,难免感怀。

江上的寒云,标志着有更大的风雪,所以船只能避雪而停。他乡孤旅,去国怀乡,又是家家度过小年的热闹时节。他只能把酒消磨掉这段滞留的时光。

而船停靠的村落和岸上,则是另外一番小年光景,岸上的村落,村鼓声声,唱着傩戏,人们带着鬼面具载歌载舞,而更有祭灶的队伍路过。这种热闹也感染了他。

是的,明天就要扬舟,继续走在去往京城的路上。他有愿望,同时也感觉不安。因为他到底比不上年轻人有年龄优势,也许此去到底会辜负一腔爱国抱负。

很幸运,朱元璋在奉天殿召见,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这个中年臣子怎么不感觉振奋?他将余生的热情都贡献给了大明。最后官至国子监,为大明培养人才,遗言无一字谈家里。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晚泊清江思悄然,风沙石濑咽涓涓。

客边沽酒逢残腊,雨里迎春到小年。

疏磬忽传红叶寺,荒村多住白芜烟。

觉来旅况真无味,兴尽思回雪夜船。”明 · 李之世《舟次小年 》

这也是一首在客船上过的小年,有风雪,还是雨夹雪。但是是一首清美的晚冬小年风景诗。

那船在黄昏里停在清江山下,风吹过石滩,听得见流水的声音。

船停靠在此地,客人就近上岸吃饭。此时是传统的小年夜。

清江是发源于湖北恩施的一条河流,夹岸青山,碧水如玉,山势险峻,却又奇丽。

李之世此行大约目的不是清江山水,而是和一船旅客一样,是此行的过客,且傍晚上岸吃饭,顶风冒雪,实在是无法看全这里奇山秀水。

倒是这美景之地,旅馆小,风雪急,倒让他有着雨里迎春过小年的客途寥落之感。

但是这首诗也美在这里。这大山清水,风雪黄昏,小酒馆的灯火照见窗外飞雪细雨,照见客人们的杯酒局促,倒真的是一幅让人带入的图景。有着小小人气的温暖,也有着清美凄凉。

正是这样的入夜,他无法看到更广阔的美景。但是,耳边忽然有佛寺的磬声传来,寺庙就在山上,更显得辽阔。

吃完饭后,走出饭馆,四面一看,那是入夜的荒凉,且雪越来越大,想必这山里的村庄也淹没在白茫茫的雪中吧。就算是极目眺望,也只能见到熹微的光芒。

这是小年夜,如果不是这么恶劣的天气,想必山鼓阵阵,迎神祭灶。李之世肯定有失落感,他认为这里一定人烟稀少,所以看不到山村小年的盛况。

但是,回船的途中,却有另外的美,大雪越下越厚,将船顶都铺上了厚厚的白雪,这倒是难得的清江雪夜图。

我喜欢这首诗像散文一样的叙述。无他,因为有真实的代入感。那山村旅馆雨雪中的灯火,让人留念。客途风雪小年春。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客邸频留客,嘉鱼一味鲜。

系船高峡口,作脍大江边。

黄鸟喧冬至,梅花盛小年。

满城柑子熟,酒渴不论钱。”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后嘉鱼诗(甲子) 其六》

屈大均是广东人,他常年生活在南方,南方的小年,很少有雪,气候温润,晚冬也如长江流域的早春。这里果实丰盛,鱼类鲜美,梅花盛开。

而晚冬年节,又是鱼类最肥美的季节。

南方的山林山清水秀,小城最美就是临水有鱼。将船系在峡谷边上的树下,将钓上来的鱼直接就在岸边船上烹煮。身边是早已经鸣叫的黄鹂鸟,而山林满是此时小年盛开的梅花。

此地柑橘甜而贱,为了出游,成堆地放在船上,这美景佳肴,助兴有酒,只要喝得尽兴,管喝了多少,喝了多少钱的?

这岭南的年节物产富庶,好山好水,好酒好景,春天早已经来到,不醉不归啊。

一句梅花盛小年,真是让人向往。

这是广东岭南地区的写实,也是很多人对梅花盛开的心愿吧,无论江南江北。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

又是一年小年至,小年未必都是晴朗天气,也常伴有雨雪来临,但是小年更是心理上对年节的那种喜爱,尽了小年都是年,来写写你的小年,看到什么,经历些什么吧。

文章评论

小年五首优美古诗鉴赏(儿童欢礼灶,梅花盛小年)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