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夏稻花五首诗词赏析(最是稻花莲叶里,乱飞萤火似繁星)
长江中下游的稻田,通常芒种分秧,到了大暑节气,中伏时段,暑风好雨,开始开花。稻花花期半个月,横跨晚夏早秋,夏天的高温高湿,催开了如雪的稻花,也酝酿最美的丰收。
稻花没有花瓣,是那种细碎蕊状的黄白花序,一棵稻苗,大约会开两三百朵花,而几乎每朵花都会成为稻谷。稻花多半是自花授粉,当太阳照耀在稻田上,青色的禾苗上,浮动细小雪白的花蕊,那种混合阳光水气的香气,是农民的最爱,是田园最芬芳的记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两岸稻花香。”这首歌,传唱如此广泛悠久,那是夏夜名曲。在月光和暑风里听到,满满都是家乡味道。
汉朝起,农历六月,天子会视察稻田,做祭祀。
而唐朝的盛夏六月,地方官员,也会在六月出郊,一是去看稻田生长情况,二是去农家旅游避暑,这是娱乐工作两不误。
“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
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
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
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唐 · 吕从庆《阅田禾 》
晚唐吕从庆,就是大暑和三伏节气,去往农村。
田野回报他的,是海量稻田和雪白的稻花。
那村南村北,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花盛开,在青青禾苗上敷上一层雪粉,反而更加大气明丽。一望无际的稻花田,禾苗青碧,稻花白色的清光,铺向视线之极。
那稻苗摇曳,在盛夏的微风里。
到了晚上,旷野的温度降下来,尖尖的稻叶上,悬着湿润的露珠和水汽。
听见农村的主妇,在道路边呼唤鸡群返舍,那声音美好而质朴,传递久远,远远看见农村的孩子,在暮色里,骑着牛,缓缓归来。
我坐在小桥边,领略着乡村暮色,看着无尽的稻花沉入夜海,听着柳树上的知了,在叫唤。
我喜欢这瑰丽的田野的黄昏,和风里那阵阵醉人的稻花香气啊。
这是真正的唐朝的田园牧歌。那时候人口不多,相当于现在的20分之一,农村地广人稀,虽然稻谷的亩产量没有现在这么高,但是对于许多有耕地的人来讲,足矣。
在这样的田野黄昏,叫一声,那声音也会传递很远吧,那声音踏着稻花飞远。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南宋 · 杨万里《夏月频雨 》
南宋失去了北方半壁江山,但是南方的土地丰腴,人们爱惜土地,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和农业种子都得到发展提升。
而官员非常务实,以农为本,发展经济。
所以宋朝的诗里写农业非常多,这些有文化的官员,将智慧和管理带给农业。
比如杨万里,就非常有农业知识,热爱土地和农民。
夏月暑雨,通常是整个夏季,但是有稻花开,则是晚夏六月。
农历六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对于城里人是难熬的,但是对于农民和了解农业的官员来讲,此时风雨,都是丰收的喜雨。
一番夏雨,一阵凉快,真个让人欢喜,这太阳的旺盛,雨水的充足。
也只有像杨万里,喜欢这白天的漫长,因为田野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恣意生长,吸取能量。
而吹来的风,不止是解暑凉快,晚风吹来的是,十里稻花香气啊。
稻花有个特点,白天向着太阳盛开得越旺盛,而花开得越多,自然稻谷越多,这是杨万里爱着此时太阳的原因。
虽然换到城市里,只怕有人咒骂这样的天气,要热死人。
那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没有感染感受稻花的香气。谁在稻花香里,都会自愿忍耐,忍耐这些植物的蓬勃,带给你秋天可口的米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南宋 ·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喜欢辛弃疾锦衣夜行,这次是回到江西上饶的庄园,在路上。
辛弃疾是个不世出的英雄,22岁匹马归宋,本来想完成收复北宋失地的大业,和北方乡亲亲人豪迈团聚。但是南宋一味苟安,打压辛弃疾,在混了20来年的官场后,辛弃疾北方有家回不去,将庄园建在了江西。那是他不得已用田园生活解脱自己苦闷的方式。
这次又是一次离职,回到江西,所以我说他是锦衣夜行。
避开了白天热毒的太阳,走走停停,渐近他的第二故乡。
在夏夜的月光下,缓慢赶路,看见月光下的喜鹊振翅而飞,半夜清风徐徐,然而还是一路知了鸣叫。
一行轿子,行过了稻花田野,四处稻花香气,同行的人边走边聊天,聊着今年大有之年,从这扑鼻的稻花香气,就能感受喜悦,听着一路荷塘,蛙声鼓噪。这是风调雨顺夏的农村夜景。
夜色苍茫清丽,天上彩云遮月,风起云涌,渐渐只剩下几颗星光,山雨说来就来,好在不大,转过一条小溪,看到了熟悉的乡村旅店,杨万里开心起来,这是快到家了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是情境流动自然之美。路途漫长,时有乡人知道他回来,迎接,一路说笑也多和乡土农事相关,在稻花香气里边走边谈着桑麻,这是最生动质朴的场景,因为不需要说谎和包装。
杨万里喜欢这种有一是一的淳朴和率真。因为官场上没有。
对于他,田园生活,是一种压抑后的释放,虽然田园也未必能满足他的豪情。他爱着这点根治泥土的本真。
“同过湖上寺,伏日坐清凉。
云水浮仙阙,松杉荫讲堂。
雨归莲叶净,风起稻花香。
小借支公榻,人天午梦长。”明 · 于慎行《夏日偕张洪阳殿读憩龙华寺寺在苑北湖上》
这是写在晚夏湖中寺庙消暑的诗,
去往湖心的寺庙,二伏天气里,有着其他地方说没有的清凉。
寺庙仿佛水中的仙山和大船,而松树杉树环绕岛屿,遮蔽大殿。
雨后的湖水,荷花芬芳荷叶干净,而风吹过稻花的香气。
那么这里如何有稻花的香气呢?一种是岛屿上就种植着稻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是江南稻田开花的时段,风从几十里外,吹来的都是这种极有乡村感的稻花香。
而稻花盛花在白天,中午香气正浓烈,所以他居然可以在寺庙的殿堂内,在稻花香里安睡。
有一个梦,说的是黄粱梦,一觉醒来,黄粱未熟。
而诗人简直主动要求在这里睡觉,是想梦见梦里富贵,还是因为这稻花香气,让人安定好梦呢?
睡在稻花香里,这种美,除开农民,就属于他了。
“晚看松色入青冥,团扇疏帘坐水亭。
最是稻花莲叶里,乱飞萤火似繁星。”清 · 张英《夏日山居杂诗十四首 其八》
稻田喜水,荷花也喜水,农村往往稻田连着荷田,有些地方也稻荷套种,形成稻子荷花互生的农田美。
这是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去往山中避暑,在山和山之间的谷地,农民种植稻田和荷花,当然这里也有荷花塘边的建筑,水亭,显示这一带应该还是旅游胜地。
旅游胜地,农民和山人也会见缝插针地种植稻田。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景观,在山谷里的荷花塘边,有大片农田,又有不远处的山林。所谓凹晶馆类似。
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园林类似的建筑,吟出“寒塘渡鹤影”。实际和张英比起来,小家气十足。
因为张英领略到的是自然山水,真的田园。
这里不见得没有野鹤飞鸟。
但是张英看到的是另外的奇观,那是在摇曳的荷塘和稻田里,无数萤火虫缭绕飞翔,形成绚烂的夏夜的奇景和浪漫。
那无数的萤火虫,提着灯笼飞舞,像繁星一样笼罩在荷塘稻田上面,流光飞舞。
因为张英的这首诗,我忽然觉得曹雪芹的大观园,有一多半是想象。
因为最清洁的荷花和水泽,必有萤火,而大观园没有一处提到。
无数的萤火虫缭绕在广袤的稻花荷花上面,餐风饮露,真实绚丽。那小萤火也点亮了稻花夜雪吧。
现代人已经很少看见稻花了。而稻花就盛开在晚夏早秋的酷暑太阳里。
稻花让夏天有了秋的期盼,有了心底的笃定,再热的夏天,因为稻子稻花,热变得无足轻重,让位稻花的蓬勃与丰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