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紫藤花六首古诗(紫藤架底倚胡床,哪觉人间白日长)
我发现了奇特的现象,早春花朵,多以轻红粉白为主,比如梅,樱桃花,甚为娇嫩。仲春花朵,渐渐颜色就会娇丽,比如桃花,杏花,海棠,而到了晚春,花卉的颜色就转向红紫,比如芍药,牡丹。而紫色系的,就很多,比如紫藤,紫桐,紫楝花,紫丁香,紫薇。
那么晚春,又到了紫藤花开的美季。在城市的公园,在山林寺庙,在野外山林,多能看见这种缭绕攀爬在峭壁,树木以及建筑上的紫藤树,垂下流苏一样绚烂紫色如海的花穗。
紫藤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从外国进口的树木。
但是实际南方山地野生的原始紫藤,恰恰证明了紫藤原产我国,而非外来品种。
南北朝时期,贵族多注重园林建设,往往移植引种山林珍奇的树木草药,充盈庭院,以达到贴近自然,蓄药养生的效果。紫藤应该是这个时期,进入城市园林,人工种植的。
那么在之前,对于紫藤,一是仰慕它的长寿长生,因为紫藤可以存活百年甚至千年,是长寿的山林树木,二是紫藤花,具有食用价值,三是紫藤具有的药用价值。
”危台出岫迥,曲涧上桥斜。
池莲隐弱芰,径筱落藤花。” 南梁 · 萧祗 和回文诗(和湘东王后园。)
这是南北朝时期,湘东王的私家园林,想必是选取的依山靠水,风景优美的地段。
有自然形成的山,以及泉水,而一些人工建筑就是依势力而建。
比如高楼就建在山腰和山顶,桥架设在曲折的溪水之上。
在池塘中种植有莲花,而山林小路上,有竹子,石崖边或者树木上,有紫藤,落下紫色的紫藤花。竹子的绿和藤花的紫,构建出晚春园林的深幽和盛美。
这里的紫藤,很可能是和荷花一样是人工种植的。紫藤攀援生长力强,不数年就可以荫蔽一片。
而贵族园林的路,多半是人工开设的,因为便于人行走。
正是如此,这里的紫藤,多半是移植和引种得来。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初唐 ·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节录
而在初唐,骆宾王一首游历山东德州所写的诗。
说这里的山谷,住的是山野农民,我愿意在这里,春暮在山地种一顷地的豆子,种下可口的瓜果。用藤蔓的叶子当作衣裳,用紫藤花泡酒,过着最朴素自然的农耕生活。
那么紫藤花泡酒,应该比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和历史长。
而山东山地也是紫藤茂盛的地方。
那么至少在先唐,人们用紫藤花泡酒,就是常见的民间饮食。紫藤花清香,有着增加酒香,以及解酒的功效。实际上紫藤花解酒,肯定来源于对紫藤花的食用。在青黄不接的春暮夏初,麦子未熟,乡民多会因地制宜,采食草木的嫩芽和花朵代餐。比如椿树芽,柳芽,榆钱,当然也不会错过清甜可口的紫藤花。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盛唐 · 李白《紫藤树 》
唐朝的园林继承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色,更有发展。道观,寺庙,园林,多种植紫藤。
一方面紫藤象征长寿,另外一方面,唐朝最贵重雅气的颜色,就是紫。皇宫叫作紫薇宫,帝王衣紫,道家的领袖人物也穿紫。所以紫藤就及其具有仙美华丽的审美价值。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皇家慈恩寺,种植有高大缭绕的紫藤树。
李白就是在慈恩寺遇见的贺知章,从而开启了他最辉煌高光的进入宫廷的道路。
在李白时代,慈恩寺接待的多是皇家和贵族。
李白看到这里的紫藤,高高挂在树木之上,晚春开出连绵绚烂的花朵。
而到这里游玩上香的,多是贵族女客。其中有公主,有仕女。
那紫藤花在阳光下茂盛开放,垂下累累花穗,随风摇曳,而行走在紫藤花下的贵族女子,顾盼优雅而自然,她们仰望着垂垂紫藤,花光照射在她们的脸上,身上,格外仙美动人。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唐 · 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而半个世纪后,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进入了中唐时期,慈恩寺依然在,慈恩寺的紫藤也依然在,只是更加繁茂,形成了壮丽的幽邃的花海。
农历三月,是紫藤花的盛期,农历的三月三十日,是传统春天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白居易来此,一是为了给母亲祈福,二是为了最后的春光,名为送春。
李白时代的紫藤,尚未有如此的繁茂,且他的诗尚带着盛唐如日中天的明丽气,所以李白看到的是阳光下紫藤的那种向阳舒展。
但是白居易时代,他看到的紫藤花遮天蔽日,也带着他自己的哀愁。
他站在紫藤花下,紫藤花随风落下,那穿过树叶和花朵的斜阳,柔美辉煌,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时光,紫藤花好春色暮,满地落花感流年。
也正是这首诗,最为扶桑人所喜爱。因为切中了他们人生短暂的心态,有着物哀之美。
“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
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南宋 · 陆游《自上灶过陶山》节录
陆游晚年隐居家乡,最爱的就是游历周边的山村。
晚春时候,他一处处踏青行走,一处处都有招待,民风淳朴。
在吃过午饭,中午喝过酒后,往下一个村落进发,带着酒意,在村边的绿树下停顿,因为太阳大,走出汗来,觉得热,就脱下帽子扇风。
进入村落后,走进熟悉的农家,也洒脱自在,就坐在紫藤树下的折叠小板凳上,遮阴纳凉,醒酒,因为此时阳光还热烈,倒是巨大的紫藤树上的花叶,形成了最美最好的遮阴效果。
他说自己也是闲来无事,要走访乡野农村,才领略到晚春的太阳,是如此的强烈,白天是这么的漫长。但是这也好,因为只有这样的阳光,才能有着紫藤花下的小憩,也只有这样的长日,才是乡村最美的农景,处处绿田,家家兴旺。
我喜欢这里的紫藤花,在阳光下,形成花香轻阴,有着山野民居的淳朴自然。
“红尘日日马蹄生,踏遍天街不记名。
只有君家容易认,紫藤花底读书声。”清 · 叶方蔼《题苕文紫藤架三首 》
到了明清两代,北京城里的庭院多种植紫藤。因为可以隔绝风沙,遮蔽阳光,晚春有花,夏天有荫,形成一个自然幽静的空间。
在京城的春夏,这里是马蹄飞扬起十丈红尘,到处都是仿佛的灰黄色,阳光炽烈,让人记不住街道和方向。
只有你们家最好记,那院墙上边有着紫藤花漫出了墙外,给人清新的美感。
而总可以听见,紫藤花架下,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这是十里红尘中的一方美景和净土,既家常,又清凉,闹中有静,别有洞天的美。
晚春最美的,就是忽然看见蓬勃的紫藤花,在眼前一亮,那是晚春的仙意,舒展摇曳,明丽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