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九月诗词8首(诉尽深秋温柔,道尽四季乡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独不见》
时光走笔,草木一秋。
一帘风,一落叶,一轮清月,一夜寒凉。
九月,正当时。
当九月与唐诗相逢,会,交织出,怎样的情绪、情怀、温柔,还有美好?
八首“九月”唐诗:有一种情怀,叫九月;有一种思绪,叫乡愁。
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的情怀: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异乡漂泊,每逢佳节,倍感孤独;
浓烈的思亲之情,在质朴的娓娓道来里,更显怅惘厚重。
九月的重阳,成就一篇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
小时候,在摇头晃脑中,背着背着,就已长大。
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已不仅仅是一句普通的思亲之言。
它,是一种情怀,来自传统,来自血液,来自灵魂深处的根。
但望,这种情怀,不要被繁华淡却,不要被冷漠稀释。它应该保留,传承。
❷
《暮江吟》
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九月的美景:半江瑟瑟半江红
九月的这片秋色,唯美而温柔,惊艳了古今: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是怎样的夕阳,顽皮地铺于水面上,于霞光万丈下,波光粼粼,甚至,还使得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江晚夕照,日沉月升,霜露,弯月,世间的宁静、柔美,莫过如此。
我们曾在岁月的静好里,享受这宁静的温柔,不知何时,天空的雾霾,搅乱了一切的时光。
人们苦苦挣扎,疲于奔命,不过是,想要护得一方平淡的闲适与温柔。
九月温柔,一半瑟瑟,一半江红,愿美景常在,华年常安。
❸
《送崔子还京》
岑参「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九月的送别:雪里题诗泪满衣
久戍塞外,思家心切。
眼看好友即将还京离去,诗人说:“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这样一种急迫喜悦的心情,何尝不是他自己内心的期盼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表达着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诗人对于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以及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喜一苦,将分别的九月,渲染得明明快快,却又楚楚萧萧,为人所爱赏。
只要一袭风沙,四季轮回不止。九月的送别,一半春夏,一半秋冬。
❹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九月的忧伤:重阳菊花何太苦
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节后一日的宴赏,为小重阳。
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李白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出了“菊花何太苦”感叹。
其实,他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他当时被馋离京、流放夜郎,逢九月重阳,借叹菊花,以寄托自己仕途上的坎坷与艰辛。
这是一份九月的忧伤情绪。
半生花开,半生花落。以敏致、幽微的灵秀之心,品一场花开花落的悲喜人生。
❺
《蜀中九日》
王勃「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九月的乡愁:鸿雁那从北地来
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时逢九月重阳,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思乡情怀。
诗人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但又无法归去,看着北雁南飞,悲从心来。“望乡台”、“送客杯”,在一个伤感的他乡送客的环境里,只感无限乡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这一问,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
他将他的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九月,雁南飞,思情起。身为他乡客,不作他乡人。
❻
《赵将军歌》
岑参「唐」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 九月的边塞:凛凛天山风似刀
公元754年,岑参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个时期,是岑参边塞诗创作最活跃的时期。
九月的边塞,寒风凛冽,砭人肌骨,连城南出猎的马儿,都缩着寒毛。
“九月”,对于中原来说,正是秋高气爽,边塞就已是“风似刀”了。
苦斗沙场,何等艰辛,而赵将军纵情驰骋于其中,视之如同方桌上的一场赌博游戏,场场获胜,表现出无比豪迈的气魄。
以九月的寒,衬托将军的勇。
在如此艰难环境下,赢得如此轻松、潇洒自如,赵将军的英勇善战得到完美的表现。
这是,九月里的,一场旷远开阔、别开生面的边塞盛宴。
❼
《独不见》
沈佺期「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 九月的思念:谁为含愁独不见
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女子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
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是谁使人满怀愁绪难见亲人?
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更明晃炫目,给人愁上添愁。
女子不胜其愁,只好迁怒于明月。
沈佺期,字云卿,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与宋之问齐名,被并称为“沈宋”。
这首《独不见》,是沈佺期七言律诗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骨高,气高,色泽情韵俱高。堪称初唐第一七律。
九月的深秋,燕双栖,木叶落,明月在,独不见,征人归。
❽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九月的悲切:万里同悲鸿雁天
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故乡的山川。
诗人在旅途中恰逢九月重阳,他登高望远,与友人共饮菊花酒,借酒消乡愁。
他说“万里同悲鸿雁天”,鸿雁南飞之景,表达的,一份悲切的、异乡怀远的无奈心情,以及,浓浓的思归情怀。
九月的菊花酒里,是故乡的山川,是待归的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