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竹绝句五首推荐(气吹朱夏转,森风十万竿)
不到盛夏,不知道竹子的美。随着盛夏的到来,气温飙升,不但暑气逼人,连带阳光也刺激眼睛和皮肤,此时最渴望的就是被一种浓阴和清凉包裹。很多树木虽有浓阴,但是不够清凉,荷花荷叶清凉,但是又无浓阴。古代没有空调,就算是重帘密垂,房屋布置得如同洞穴,但是里面像蒸笼一样,高堂广大,倒是通风,但日光的照耀,也让人焦躁。
有没有一种东西,既能蔽日,又让人清凉,且廉价经济?
当然有,那就是竹子。
小区有凤尾竹,不几年就凤尾森森,夏日里繁茂浓密,竹子简直就是天然的凉亭。且竹子越到夏天,枝叶越翠绿,那种苍绿的颜色,就养眼。不说竹子下面消暑纳凉,就算是靠近绿竹的几层窗户,夏天不必垂窗帘,因为满窗满地的绿影,隔绝耀眼的日光,那里面总会比其他人家低上几度吧。要知道,在盛夏,低上一度,也是清凉啊。
《红楼梦》里,最美的就是潇湘馆,黛玉所住的地方,绿竹环绕。除了有点担心黛玉的体质恐怕不能经受这九夏里的清凉,倒是正常健康人的最向往地,因为那就是天然的空调房。
言归正传,来欣赏古代关于夏竹的美诗。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唐 · 李群玉《题竹》
竹子在中国古代生长广泛,虽然竹子是南方植物,适合湿润潮湿的地方,但是上古北方黄河流域,气候温润,水泽众多,也生出连绵的竹子。
竹子像树,却是草本,可称为巨草。上古之人渔猎,多用竹子作船和工具,用竹竿搭建住所,是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竹子沉水不腐,商朝时就代替龟甲以书写传承文字,这也反证了当时北方地区多竹。
在以土木为主要建筑的古中国,竹子是中下层百姓常用的建筑材料,农具原料。竹笋可吃,竹材堪用,竹子的使用,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也是古代多竹且种竹的原因。
人们发现了竹林在盛夏时调节温度的巨大作用。竹子在盛夏潮湿阳光的环境里生长迅速,充分吸收外界的阳光和水分,化作生命的绿,而竹子中空,在保障自身不被风雨摧折时,又能有效改善生长环境,降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而竹子以竹鞭绵延并很快自主成林,形成了绿色立体的空间,这是很多乔木灌木和草本,都无法形成的天然壮美。
有竹子和竹林的地方,空气清新干净,盛夏也如清凉的秋天。
李群玉这首诗,写的是山林之竹,那水边连山的竹林,天然蔓延,远望过去百亩之多,山风吹过,竹子有草本的柔韧,又有树木的高大,风吹过竹林竹海,暖风也被转化为清凉的空气。
有竹林的地方,盛夏也不炎热,越是天热,越有清凉。
而最美的就是竹林竹叶茂密,能够扩展风声如潮水,仿佛夏天清寒的碧浪,声卷天地。
“不受炎光玉万竿,仙林便作晋林看。
此君长带冰霜气,醉卧绿阴诗梦寒。”南宋末 · 黄庚《竹林夏日 》
魏晋南北朝时代多竹诗,可以看到当时竹子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分裂割据,自然南北物质的流通相对迟缓,人们多种竹子满足日常建筑生活所需。竹子和竹叶是当时最常见的比兴之物,竹叶千年色,梅花一时艳。女子的庭院和楼阁外,夏天是森绿的竹子,服饰上绣着竹子,代表长寿永恒,也是爱情恒久的象征。
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理解魏晋竹林七贤,何以多在竹林聚会,因为这是最常见,最经济的环境。因为要是松树林,则要跋涉相当的距离,去往山林。对于任意而潇洒的魏晋文人来讲,舍近求远不仅在体力和经济上不划算,一点诗情,也经受不了长途跋涉。
夏天就近在竹林相会,铺上地毡,备上美酒,谈谈时世,发发牢骚,惠而不费,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月光之下,衣白如仙,多少是一种高洁安慰。
后人也多愿意效仿,尤其是在暑热难当的盛夏之时。
不过唐宋之后,住在城市里还拥有竹林的人,只能是富豪和显贵了。
不过靠近竹林的农村和山区还有这样的美景。
万竿竹子遮天蔽日,盛夏的阳光和水汽滋生翠绿如玉的新竹竿,人在其中,宛如绿色的仙境。
站在竹林深处,领略的是被竹林过滤后的阳光和凉气,在竹林下睡久了,遍体生寒,连作的诗也有清凉气吧。这是典型的空调效应,只怕去竹林睡觉,还要带上毯子和被窝,小心着凉。
“山蕉叶畔偏宜竹,借我南窗一夏凉。
八尺簟纹清似水,秋声月色两相当。”元末明初 · 胡奎 移竹
普通的人家,拥有城市一块居住小地,就已经很满足了。
竹林不可想,但是可以见缝插针的种植几棵竹子。
南窗采光好,也正是因为采光好,会直面太阳的烧烤。
没关系,在窗户下种植竹子。快速成长的竹子很快用绿叶和竹竿遮蔽了夏天的太阳,如同天然透气的帘幕。
如果这还不能缓解暑热,就在户内铺上竹席。竹席是传统清凉的夏天消暑卧具,清凉散汗。
窗外是竹叶竹竿,遮蔽阳光,室内是竹席清茶,晚上的风声月光,随着竹叶的摇晃落入室内,盛夏里有着秋的凉意,有着天籁和月光的美。
一枕梦寐里,是青衣少年,逸在何方?
“凤池八法笔,写此翠琅玕。
六月不知暑,庭中生夏寒。”明 · 杨士奇《题竹 》
竹叶很可爱,像毛笔写的“八”字和“个”字,围绕着修长的枝干。
这是大自然天然的笔,书写在翠绿的竹竿上,是哪家仙人在练字吧。
有了竹子的庭院,暑天六月也不觉得炎热。
有了竹子的地方,别有一种属于夏天的清凉和微寒。
夏寒不止是体感,更是一种属于夏天的气息,那种带着竹林特殊的芬芳。
如果你睡在竹席上,就能分明闻见和感受。
“轩居有竹最清幽,未遇凉秋已是秋。
到底心空解人意,风来一阵一低头。” *** · 徐搢珊《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四 坐竹》
人们爱竹,哪怕庭院里有一两本竹子,都足以让人感觉清幽。
坐在窗前,让我们放空自己,就只是仰望着被竹子切割的蓝天,就已经感觉岁月静好。
天气没有凉快下来,但是有竹子的地方和庭院,自有一种仿佛秋来的小气候。
我喜欢看风吹竹子,那竹子在风里摇曳低头,百折不挠,仿佛是对人私语,又仿佛欢喜我的存在。或者它是怕我寂寞吧,用这样的方式,安慰我,我和你同在,在这盛夏。
我喜欢古人的通感,正是将人类的感情赋予万物,才有了互动共振的美好。
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觉,很多植物在人们手上代代种植,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