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通透,超凡脱俗(苏轼智慧的五首诗词)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的绝笔诗,也是他自己给自己写的墓志铭,短短24个字,却是苏轼辗转飘零、穷达多变的一生。
苏轼的一生历经三起三落,坎坷中,他总能寻到一抹阳光,伴自己走过荆棘;风雨中,他总能为自己撑起一把雨伞,陪自己走过泥泞。
他的诗词,就好比一盏清茶,回味悠长,让你清醒,又让你淡然,在他的诗词中总能感受到他的云淡风轻,他的乐观豁达。
一起读一读他的五首诗词,读懂后,你会发现世间万象也不过如此。
1
《狱中寄子由》
宋.苏轼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一个御史在苏轼任湖州太守的谢恩奏章里,挑出来四句话,说他蔑视朝廷并弹劾他,于是苏轼被逮捕押解进京,关进了御史台的皇家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监狱一共度过四个月又十二天,他一度觉得自己必死无疑,写下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这是其中一首,算做临别遗言,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与弟弟的深厚感情,愿生生世世结为兄弟。
苏辙收到哥哥的诗后,彻夜不眠,第二天早朝时跪求神宗,请求赦免兄长死罪,愿免去自己的一切官位为哥哥赎罪。
在苏辙及众多大臣的力保下,特别是王安石的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最终免除了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可以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有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主题是遗憾,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遗憾开始的。
这一年40岁的苏轼在密州任职,在这个中秋之夜没能与弟弟苏辙团聚,喝得酩酊大醉,一直喝到第二天天明,之后写下这首词。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谁都会有说不出口的心事,有自己难以言说的忧伤。
苏轼因为当初反对王安石变法,从京城调离到杭州,又从杭州调到密州,而在密州,他的境遇也很不痛快,所以他很思念弟弟,迫切地想兄弟团圆互诉衷肠。
他在天上人间寻觅自己的理想家园,想乘风而去到那琼楼玉宇,又觉得天上也没有那么安宁祥和。他回到人间又不禁埋怨月亮,为什么你总是离别时更加的圆?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种不快之中时,苏轼又在一瞬间转念一想,“此事古难全”离别本就是再平常不过的啊,遗憾就是人生的常态,既然如此,还不如为这份遗憾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
这首诗在几年以后还成了苏轼的救星,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宋神宗就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别样的味道,说“苏轼终是爱君的。”并因此把他从黄州量移到汝州。
聚散离合本是人生常态,没有人会是例外,我们渴望着完满和团圆,但也不必过分执着这一份感情,接纳遗憾和不完美,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这个世界总有不期而遇的相逢,也总有不告而别的离散,相聚时不去辜负每一寸真心,离别后也不沉溺每一段过往,不困于情,不乱于心,聚散不由你我,唯愿余生,各自安好!
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主题是格局:唯有超越自我,才能洞察事物的全貌。
诗题目中的“西林壁”,指的庐山西林寺的墙壁,庐山脚下有东、西两所寺庙。这首诗可以说是苏轼对于几年被贬黄州生涯的总结。
前面说过,宋神宗在读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有意把他从黄州调到汝州,汝州自然条件比黄州好很多,而且离京城更近,这其实是一个信号的释放。
苏轼在离开黄州之后就来登庐山,在庐山前后游览了十余日,被庐山的奇绝风景深深的震撼,离开庐山之时写下这首诗。
在庐山转了十来天,为何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只山中。”仍然认为自己没有看清庐山的全貌和真实面貌呢?这其实跟他在黄州的感悟息息相关。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写过大量诗词作品,因为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他写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因为厌倦官场的碾压,尔虞我诈,想寻一方清净归隐江湖,他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因为黄州生活的艰难,身感中年人背负的压力,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大雁,受惊后惊慌失措地飞翔,“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直到后来他写下《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再纠结和彷徨,不再慌张和迷茫,面对变化的政治风云,面对人生坎坷起伏,他的内心开始变得坚定而又充满力量。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心路历程后,他来到了庐山,庐山的真面貌,变法的真面貌,人生的真面貌……身在其中又如何勘破,如何看清呢?
或许只有跳出自身的思维,超脱其外,才能看清世间真相吧!
4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首诗的主题是无常,无常并不是生命的某一个过渡期,它存在于生命的整个周期。
梨花白时,柳叶青青,柳絮纷飞时,梨花开满城,东栏那一树梨花让我伤感,人生又能有多少个清明节呢?
苏轼感叹着年华易老,春光易逝,又在这份变化中把人生看得通透清明,生命本就是跌宕起伏,生活总是与无常相伴,不管你愿意或都不愿意,你都必须与它终身相处。
苏轼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喝过京城最好的酒,也赏过西湖最美的景,还吹过海南最酷的风。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却豁达的认为,自己这一生九死而不悔,因为他看过了别人没有看过的风景。
人们总是不习惯变化,不喜欢无常,但其实无常不好也不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有缺就有盈,有聚就有散。
所以坦然地接受命运的每一次安排,不惧风霜雨雪,试着与无常愉快相处,随遇而安才是人生最好的态度。
5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的主题是快乐:人间真正的快乐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
新鲜的时令野菜,乳白的新茶,人间真正有滋有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苏轼用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人生道理,真正的快乐总是存在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里。
我们总以为自己要获得更多才会更快乐,不满意自己的外貌、地位、财富等等,执着地想要得到更多,把一生的精力都用来追求更好。
但最终你会发现,那些你执着的事物,它并非是你不可或缺的,执念越深越难满足,很多时候,生活需要你做减法。
所以,清欢是一种高级的品味,它源于对生活深深的热爱,所以,清欢是心灵纯净的一隅,它能超越物质,享受精神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