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longge 02-22 15:14 阅读 我爱育娃
初冬其实很有意思。从气候上来讲,初冬是北方寒气来临,雨雪逐渐加强,走向寒冷深冬的阶段,但是从太阳的运行来看,却是无限靠近南回归线的时期。在仲冬的冬至之时,太阳就开

初冬其实很有意思。从气候上来讲,初冬是北方寒气来临,雨雪逐渐加强,走向寒冷深冬的阶段,但是从太阳的运行来看,却是无限靠近南回归线的时期。在仲冬的冬至之时,太阳就开始北归。实际上在周朝,一年的开始,是以冬至而定为岁首的,其渊源可能来自上古原始社会的尧时期,确定了太阳的回归,以显示春天的即将到来。

那么我们说的冬夜漫长,除开体感感受,确切的是指的初冬这个时段。因为这个时期,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照射的缘故,是一年中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长的时期。

秋分之后的夜,也逐渐走长,但是由于气候相对淑和,并不给人漫长而寒冷的感觉。

古诗文中的长夜,往往指的就是初冬时节到冬至前的夜晚。

冬天是自然气候最恶劣于人体最不适的时期,尤其是早冬,寒气初至,对于缺少衣服和燃料的古人,是一个身心的巨大考验,繁忙,劳碌,沉重,悲哀,还有走向漫长寒冬的恐惧和忧伤。因为这是冬天的开始。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屈原《离骚》

屈原自楚国国都流放至当时边远的湘沅地区,从一贵族高官,沦落到千里流放,就算是在当地也做官,但是生活条件肯定不复在国都时那么安稳。那是他人生漫长的秋冬开始了。何况不可避免的遭遇季节的秋冬。而南方水泽的冬天,寒湿冷瑟,就算是带着裘皮华服,也无助于这么凄冷的的环境,何况他大抵是不可能带来这么多丰厚的随身物质的。

所以冬夜寒冷而漫长,经常感冒,伴随的就是冷暖不适,通宵失眠。

我很难想象中年的屈原动不动就哭,但是感冒带来的症状,恰恰是涕泗不断,咳嗽通宵。

而夜晚的风寒又会加剧病情。所以初冬的夜晚特别的漫长,简直看不到头一样,联系到他被贬谪而没有未来的困境,这种缠绵如死的悲哀,是他最刻骨的感受吧。

对于曾经在楚国担任高官的屈原来讲,祭祀是他日常的工作之一,他不可能不知道冬至这个时间段和意义。初冬离冬至太阳的回归并不算太遥远。

但是对于他来讲,楚国的中心离他太远,而季节的初冬又是这么的漫长,他分明感到自己是背光的芳草,可能将永生在这南方漫长的暗夜里。

长夜漫漫和长夜悠悠,一方面是写的季节,另外一方面也是人生的清醒和感叹。

屈原最终在汨罗沉江。因为,他的冬天远未过去,而楚国当时被秦军攻破,在他看来,已经灭亡了。有时候我们探讨屈原的死因,有诸多的说法。但是我写到这里,我想他是不能忍受加在他和人民身上的各种磨难了,那漫长的冬夜疲病交加的现实,他的手和脸,无力去感受冬至的太阳。何况换了天日。但也许,他愿意化身为水中的龙鱼,不再畏惧寒冷,游向故国的方向。

长夜漫漫,后来也多形容末世。

因为对于百姓来讲,政治上的冬天,远比季节的冬天更可怕,那消耗剥夺的是几乎所有的生命和生存。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南山矸。

白石䃹。

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而单衣裁至骭。

长夜漫漫何时旦。” 汉 · 无名氏《饭牛歌》

这是一首先秦时期的放牧民歌,汉代转录。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诸侯纷争打仗,各个国家的民众都不太平。他们向往的是之前尧舜时期的太平盛世。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战争,就算是国君,也会选择让贤能者继承,而免去生灵涂炭的危险。当然现代历史考古学家也指出,尧舜时期的禅让,也非和平,而是内部斗争的形式达成的,也很残酷而惨烈,但是至少,没有像战争一样,卷入了太多平凡的百姓。

我在南山的山下放牛,看见了白色石头的瞬间崩塌和风化。

我的一生,没有赶上尧舜太平禅让的好时候。

这冬天里,我穿着单薄的衣裳,衣裳仅仅只能遮住大腿。

这漫长的冬天该怎么过,这漫长的寒夜,什么时候才能太阳出来,晒晒身上的寒冷啊。

一场战争,就足以使得人们打回石器时代。

没有稳定就没有流通,没有布匹和粮食,过冬只有一件不能遮寒蔽体的单衣。当然这位放牛公还是相对舒适的,因为好歹隐居在山上,养了耕牛,种上几亩薄田。但是更多的也没有了。

他何以养子孙?战乱思太平,寒夜想太阳。

千百年来,劳苦的人民不奢望升官发财,要的无非是冬天里能饱暖,子孙不被冻饿而死吧。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东汉 · 秦嘉《赠妇诗三首》

这是汉朝秦嘉的诗。他忽然接到调令,要去洛阳赴任,而他的妻子正生病,回娘家养病,且病重,秦嘉的车马去接妻子,但是空车去,空车回,想必也是因为病重,不适合挪动。这已经显示他妻子可能处在危险时期。秦嘉百感交集,长夜不眠。

这应该是最真挚的给妻子的留别诗。

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那么短暂。这句诗,大家非常耳熟,是因为曹操的譬如朝露,其原始出处,就是在这里。面对极有可能到来的生离死别,这位深情丈夫写下,人生就像露水那么短暂,而我们生活的人间是这样的艰难阻塞。

忧患艰辛常常不期而至,而欢乐和相聚又是那么短暂而且来得太晚。

想必他也是和妻子经历了漫长的守望,而想一起度过晚年时,又遭遇了仕途的调令。

我是必须必然的接受命令,但是会离你越来越要遥远。

我派车子去迎接你,空车去,空车回。

我写下这封信时,心情凄怆,看见了饭菜也吃不下去。我独自呆在房间里,很想听到你对我说些什么。这漫长的冬夜,我睡不稳,辗转难眠。

忧愁反复席卷心上,却不像席子,我可以卷起来放置,就这样任着相思焦虑一遍遍洗磨心头啊。

平凡而真挚的夫妻,所谓爱情,是愿相守,最不济,还能寒夜话别,给予离别前最后的温馨和祝福。但是秦嘉这次很不幸。不多久,他在洛阳任上也病故。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有咏,长夜无荒”。西晋 · 陆机《短歌行 》

漫长的秋冬的寒夜,如何度过?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朋友加好酒,歌声慷慨欢聚一堂,不醉不归。当然这首诗的前提可能是送葬了一位朋友。死亡带给人真实的刺激,在于你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是谁,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但是答案因为死亡是无法破解的彼岸,反而会动摇生者的信心。

所以在送葬,感受死亡教育之后,人们迫切需要团聚来驱散这种死亡带来的寒冷。

在高堂上置办美酒,唱着悲伤的歌饮下。

人的寿命有多长,就像早上的露和霜。

时间重来不会回头,就像枯萎的花朵不再开放。人生像短暂美好的植物,春秋成长,来到这世上短暂,离别却是漫长。我今天不快乐,是因为我处在真实的人间,大家因为相聚而快乐,却又因为生离死别而倍加感伤。

我怎么会没有生死巨大的震撼和感想,但是看到大家还活着,我愿意忘记这些不快。

我的酒,如此的甜美,我的菜肴如此的丰盛。

让我们宣泄高唱,让这悲凉的死亡之夜,永不荒凉。

是的,只有人气和温暖能抗拒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无助感。

短歌有咏,长夜无荒。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唐 · 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

到了唐朝,国家富庶,如果不逢战乱和天灾,冬天少有人非正常死亡。所以人们对于季节的变化,从切身转向了审美。但是也因此,有更多的精神需求,缠绵相思。

白居易年少时,宽厚深情,爱上了符离邻家的姑娘。

两人相爱定情,所期待的只是父母的同意,一场成就爱情的婚礼。

然而白居易的母亲,多年孀居,最渴望的就是望子成龙,所以十六岁开始,白居易远离符离去赶考读书。少年的心,纯真而炽热,他收下恋人亲手做的鞋子,也希望衣锦还乡,迎娶心中的爱人。

可是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白居易的母亲却希望他成为高官的东床快婿。此时邻家女孩湘灵已经住在白居易家中,但是由于白母的反对,无名无分,白居易为此以多年不婚而抗争。

但是白母还是拿出了杀手锏,以女子无男方婚聘,就是一贱妾而羞辱湘灵,使得湘灵无告而别。白居易身为年轻朝官,家事不能宣之于口。但是对于湘灵的夫妻感情,却是真挚而缠绵的。

这是冬至的夜晚。

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他看到清冷的房间,没有湘灵的倩影,百感交集。因为往年都是湘灵在为他守小年夜,让他外出心有牵挂,回家,面对温馨。

但是湘灵走了,虽然有书信通消息,但是白居易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去恳请她回来。而婚礼必须是要得到母亲的同意。他滞留在没有湘灵的长安的寒夜里。

你明艳的样子,再也没有办法看见,家里有锦绣被窝,也觉得冷。因为你不在。

这是一年最长的寒夜,我和你都是独自睡觉的孤独人啊。

湘灵此时和白居易年龄相仿,已经三十多岁了。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黯然离开。或者嫁了,又或者回到家乡。

无望的白居易于三十五岁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给了母亲一个交代。但是母亲过世,他并未显出特别的悲伤,也导致他被政敌抓住把柄,认为他是假孝顺,从而贬谪到九江。

但是白居易是不后悔的,他在九江翻出湘灵做的鞋子,百感交集,人生路从此自己走,有你心底相陪。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孤灯照长夜,膏尽灯影灭。

划见窗户间,鲜鲜有明月。”南宋 · 张至龙《寓兴十首 其一》

对于冬天和冬夜的审美,自然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再无有饥寒之患,相思之苦后,寒夜也有了清丽之美。

张至龙在初冬长夜读书。

室内温馨而宁静。冬夜读书天,是为清和肃静,万籁俱静,无人声之嘈杂,无心梦之蹁跹,正好读古书,阅灵魂,提高精神和思维的宽广和深度。

长夜一盏灯,读书读到灯火熄灭,因为油膏燃尽。

他站起身来,打算续上的灯油烛火,却被朦胧的投进窗户的光亮所吸引。

他打开窗户,哦,好皎洁鲜明的冬天的月色啊。

灯也不用添了,他就着月色,身上的余暖,感受着窗外清新而寒的空气,月色之美,照见了读书心。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


文章评论

初冬长夜古诗六首(孤灯照长夜,鲜鲜有明月)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