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经典古诗有哪些(38句处世哲理名言)
观山知君子之仁静,览水悟智者之上善。
观山知君子之仁静,览水悟智者之上善
1.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观水也有窍门,一定要观赏其壮阔的波澜,只有壮阔的波澜才能孕育出雄伟瑰丽的奇观。
生活也是如此,只有历经坎坷磨难,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孟子·尽心上》
2. 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星星的明亮,不如月亮的阴暗。
万物都存在于某种限度之中,事物彼此之间具有差异性,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小事成功,不如大事失败,小事成功可能会滋长你的骄傲情绪,大事失败可以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意味着潜在的更大成功。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二十一》
3.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群星闪烁,不如一轮明月的光辉;打开十扇窗户,不如打开一扇门敞亮。
凡人千句不如圣贤一语,量多不如质优。
—《淮南子·说林训》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你的认知,决定你将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人一境界”。
站在山脚下看世界,只能看到眼前几百米的山石、树影;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所有的风景尽收眼底。
当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会逐渐发现那些困惑于心的事情,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生的层次,决定了认识的高度。
—《荀子·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凡事要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
—《荀子·劝学》
6. 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
登山的人已经站得很高了,向左右看,还有巍峨的山峰在上面。
一山还比一山高,学无止境。
—《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
7.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 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不看看高高的悬崖,怎么知道从崖顶坠落的祸患?不靠近深渊,怎么知道淹没沉溺的祸患?不看看大海,怎么知道风起波涌的祸患?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谓“脚下有泥,心中有底”。
—《孔子家语·困誓》
8.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向而视必然看不见它;秋毫的末端,如果仔细审视也能看清楚。
泰山与秋毫、弗见与可察形成鲜明对比,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细节,善于捕捉信息。
—《淮南子·说林训》
9.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
面对岔道的人会有迷路的忧虑,仰望高山的人就会有飞天之志。
环境造就人,圈子改变人,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交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决定你的生活质量。
—《意林》引《物理论》
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
10. 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站在大海旁看江河,就知道江河为什么要汇归大海;登上泰山看其他山,就知道其他山为什么以泰山为尊了。
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
—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11.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事物的兴衰是有定数的。
所谓“盛极必衰”,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则,不会永远兴盛,也不会长久衰颓,正如天下大势一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生在世,与其忧虑已失去或未曾得到的,不如把握拥有的,好好珍惜当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2. 举目方知宇宙宽。
当我们站在高处,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就会感受到宇宙的宽大,而觉察自己的渺小。
纵横尽得江山胜,俯仰方知宇宙宽。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13.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世间万物,眼睛看不到的,并不能说其无色;耳朵听不到的,并不说明其无声。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14. 眼见希奇物,胜作一世人。
能亲眼看到罕见的人或物,比活一辈子都值得。
稀奇东西难得一见,百年难遇,不可轻易错过。
—《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15.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没有是非观念,那就不是人了。
—《孟子·公孙丑上》
16. 是非之心,智也。
有是非之心,是有智慧的表现。
—《孟子·告子上》
17.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
这种情况下与那种情况下的是非标准不一,即没有客观的是非标准,说明做人圆滑事故。
—《庄子·齐物论》
18.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认为错的就是错的,称之为有智慧;而认为对的是错的,认为错的是对的,称之为愚蠢。
只有能够正确判断事物优劣、好坏的人才能被称为有智慧的人。
—《荀子·修身》
19.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
把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就是污蔑诽谤。
—《晏子春秋·外篇八之三》
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20. 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
是非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人之根本。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21.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用两把刀子割东西,就知道哪一把锋利,哪一把不锋利;两种不同的观点经过交锋,是非曲直自然显现。
对比出真知,正反见华章。
—汉·王充《论衡·案书篇》
22. 积是为治,积非为虐。
善政积累长久才成盛世,暴政积累长久必致灾祸。
—唐·刘禹锡《山阳城赋》
23.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一生都把荣辱得失看得很重,终因这些是是非非而双鬓斑白。
抛开世俗,淡泊名利,自可返璞归真。
—唐·杜牧《怀紫阁山》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24. 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
君子对他人的要求很少,但是在判断是非时一点也不马虎。
—宋·王安石《中述》
25. 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行事时应该关注其是非对错,而不是关注其践行的难易程度。
—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
26. 事有是非,义难隐讳。
每件事都有其固有的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真相难以隐瞒。
—宋·苏轼《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二首》
27. 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是对是错可借鉴前事来判断,是成是败则有待实践验证。
—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一首》
28.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诋毁或赞美从来都不可以随便听取,是非对错终究会清楚明白的。
人际交往中,不被外界的闲言碎语所影响,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正所谓“日久见人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29.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30. 圣人恶似是而非之人,国家忌似是而非之论。
那些看来似乎是忠诚但并非忠诚的人,那些听来似乎正确但并非正确的话,都是明智的人和国家所应防范的。
O清·魏源《默觚·治篇六》
31.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清光一片,可鉴毫发,从中可映出百姓们的身影。清漳县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赵北燕南一带到处传颂。
—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32.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
观察都城里的情况可以知道郊野的情况, 观察郊野的情况可以知道国内的情况, 观察国内的情况可以知道天下的情况。
—唐·柳宗元《梓人传》
33.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4.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不通过眼睛观看、耳朵听闻,单凭想象来推断其有无,行吗?
凡事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追本溯源,避免主观臆断,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宋·苏轼《石钟山记》
35. 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
在暗处观察明处的事物,则更为清晰;处于静态而观察动态,则更加真切。
认识事物选择有利的条件,观察事物选择合适的时机,则可事半功倍。
—宋·苏轼《朝辞赴完州论事状》
36.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
—宋·苏轼《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7. 登高以望远,摇桨以泳深。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摇起桨才能知道水的深浅。
凡事需经历过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实践出真知。
—宋·苏轼《送水丘秀才序》
38.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万物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只要值得欣赏,就能使人得到乐趣。
生活中,一花一草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知足常乐,持达观开朗的心态。
—宋·苏轼《超然台记》
以东坡的词《望江南.超然台作》结尾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