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唯美古诗大全(十首秋日唯美宋词)
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它有着最浓郁的色彩,最丰硕的果实。按照中国农耕文明的传统,秋天的到来意味着收获,意味着一年的辛勤劳作就要结束,有缘人选择在秋天婚嫁,远行人选择在秋天归家,读书人在秋天赶考。当然很多烦恼的事情也发生在秋天,如繁重的徭役、被秋后处决的犯人,所以,金秋时节,是个悲喜交集的季节,难免使人生出很多感慨。
秋天之后便是严冬,秋天的盛景十分短暂,草木迫不及待地凋零,流光迫不及待地飞逝,一切都将归于华美之后的寥落,因此,秋天有着最伤感的况味,所以,中国古代有“女伤春、士悲秋”之说。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虽然天气已近重阳,但唯有木芙蓉与黄金菊这两种花依然盛开,在秋风中争香斗艳。远望周围的村庄,美丽的秋色如诗如画,浓密的树叶经霜之后红于二月之花,中间还夹杂着稀疏的黄色。
秋水清光澄静,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前路茫茫,把握不住。久久地登高遥望,眼看到鸿雁飞来,心中不禁引起无限的思量。
此词是晏殊秋天在汴京登高远望时所作,这是大晏词中为数不多的有时地可考的作品之一。他就秋景而抒情,展示了这经久历宦海,将近“知天命”之年的文人高旷广远的情怀。词的上片以清丽疏朗的笔触,描绘京城汴京美丽瑰丽的秋色。词中有画,绘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下片情景交融,展现词人高朗澹荡的胸怀。“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亦景亦情,极富象征性,实际上已将词人的心境暗示出来。结尾三句托出抒怀的本旨,却不点名情思之所向,仅言“无限思量”,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使全篇所造之境耐人寻味,启人思考。这是大晏“情中有思”的点作之一。
菩萨蛮二首
【宋】朱淑真
【其一】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其二】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其一:秋天的声音刚刚响起,梧桐树叶已经纷纷落下,蟋蟀唧唧促促的鸣叫,更增添了秋天萧索的气氛。我斜倚着枕头背对着灯儿渐渐睡着了,那天上的月亮在我的残梦中变得圆圆的。
一觉醒来起身卷起翠绿色的帘子,何处才能承受这深秋的寒气?独自登上高楼倚栏而立,风霜雨露是那样的寒气逼人。
其二:山中的亭台水中的楼榭蕴涵无限的风情,不知不觉间秋天已经过半,风帏闺阁中却是寂寞萧瑟无人相伴,愁闷的心思令人烦忧,双眉依旧紧锁着。
翻身起来临户而立,眼前常常有稀疏的萤火虫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只有那月亮怜悯闺中人的孤独栖息,不忍独圆。
朱淑真是一位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的大家闺秀,如此完美的女子却要遭受此般折磨,这一切都源于她不幸的婚姻。这两首写秋思,词人不动声色,在淡淡的语言中将所有的愁情透露出来,于清淡别致中藏有沉郁伤感。
玉蝴蝶
【宋】高观国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沉沉。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秋天不期而至,唤起了满腔的凉思,虽然没有下成晚雨,但是阴云已经先到了。我悲伤着秋景的残败凋零,满腹的悲怆之情无人可诉,只能登上荒芜的古台,可又有谁能解我登临之意呢?这古台因古而荒,因秋而荒,断霞在斜阳的照射下,一片肃杀之气凭空而起。我在孤独登临中踌躇徘徊,回想起近时的梦,不禁黯然销魂;天边挂着淡淡的月影,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之声。幽恨难禁,只好以独饮闷酒来排遣了。
而今年华已经渐渐老去,而自己的功名勋业还没有成就,便懒于再照镜子了,应当早作归隐之想。人生如断梗般凋谢飘零,年华易逝令人触目惊心。我应当像晋代的张翰一样,想起故乡的鲈脍莼羹,便凝结着一派愁云惨雾,浩然思归。只要主人不归,山中的猿鹤便纷纷惊怨悲鸣,尽管故国消息渺茫,但是我回归故乡的心意已决,抓紧时间返回故里吧!不能再迟疑犹豫了。
此词有的集子将其题作《秋思》,写因秋阴降临而兴起的羁旅情怀,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羁旅思归之情。上片由秋景引出秋情,写情逐渐显露,表现了一种朦胧的愁思;下片条分缕析,将这种愁思具体化。它的题材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但运笔不凡,欲写归情,先写景语。笔下诸景,有眼前景,有天边景,但又总归为心头景,无一景不紧扣心头之“归志”。且写情写态,逐层进逼,使其情志由隐而显,最后逼出浩然归志。词人以秋景之萧瑟寥落衬托悲怀,清俊雅健而又不失雄浑之气。张炎《词源》评价高观国词:“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
江神子·一江秋水碧湾湾
【宋】谢逸
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
飞鸿数点拂云端。倚阑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一弯碧绿澄净的湖水萦绕着青山流淌,如同连环相扣的碧玉一般,在帘幕低垂的窗口,闺阁中的人儿如同在图画中间一样。闲来无事,弹起旧日的曲调,一曲未尽,却已意兴阑珊了。
偶尔有鸿雁飞过云端,只留下凄清空荡的天空,了无痕迹,倚栏远望,天空阴霾清冷的色调就像自己苦闷寥落的情绪。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场景,只好无奈地寄托于虚无,希望在梦里找到慰藉,那伤心的女子,就像梨花带雨般泪如雨下,满眼是愁,泪洒阑干。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从写景起笔,将偌大的山水置于一个小盆景中观赏,尤显精致。词人取景的地点是帘幕低垂的窗口,作自上而下的全景式俯瞰。接着由写景转入记事,女子欲借旧曲追忆往昔、怀念故人,然而连旧曲都唤不回往昔,心境悲凉而伤感。词的下片写天空阴霾清冷的色调就像自己愁闷寥落的情绪,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场景,只能无奈地寄托于虚无,希望在梦里找到慰藉,写女子内心的苦楚,将一个哭泣如梨花带雨般的伤心女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渔家傲
【宋】谢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鲙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清澄的秋水透明见底,了无痕迹,水中的小洲上开满了白色和浅红色的蓼花,西风刮起来了,一只小舟出没在烟波之中。用划船的长浆使小舟靠岸,绵绵秋雨吹打着岸边的垂柳,一双鲤鱼从小舟旁穿行而过。
独自叹息太公一样的直钩无处可用,吹奏起笛子吧,让悠扬的笛声响彻云山。用经霜的利刃将鲙鱼切成细细的肉块,佐以新酿的美酒,酩酊大醉独自枕着莎衣而卧。
谢逸博学工文辞,但屡试不第,终老布衣,遂以诗文自娱,是一位隐逸之士。这首词所表现的秋江独钓的情境表现了词人隐已自恬淡,山水寄幽情的隐逸之情。《宋词通论》说他的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浑化无痕,与陈克并为花间派的传人”。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宋】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细雨敲打着梧桐叶,聚作水滴,一点一点坠落下来,坠落在地上的雨滴击打出寂寞的声响,这不是雨声,而是秋声。被风惊碎的是细雨,也是秋声。薰笼上挂着潮湿的衣物,燃着沉香的炉子里升起如丝线般的朦胧烟气。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孤独地浪迹天涯,当愁闷不能自已时,只能借酒浇愁了。在这萧索的季节,多一分秋色便多一分愁,人自然是更添憔悴了。愁到以紫玉箫抒发愁思,吟至声断却无法驱散心头苦闷,只好又提笔写一封家书,字字都是自己真切的愁恨。
如杜甫、李白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想来那也是自己所向往的,既然如此,又何苦远离故乡,在这客途中过着凄凉孤独的生活呢?西风阵阵,一年一年地吹过人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我早已尝尽了多年漂泊的滋味,当听到凄厉悲凉的商歌时,更是愁难自抑,盼望着早归故里。可是路途遥远,故里遥不可及,如何不让人愈加伤悲。宿酒微醺,露水沾湿了外衣而透出丝丝凉意,淡淡的月光照进疏帘,也照着屋内难以入眠的旅人。
这首词题为《秋思》,是张辑旅居他乡所见的秋夜风轻雨疏勾起自己的思乡愁绪。该词写景细致,写情真挚,意境幽雅深远,用语新警,语言典雅,为张辑的代表作。张辑的词往往词牌不采本名,多以篇末之语另立新名。这首便是如此,此词原词牌为《桂枝香》。
此词上片描写秋风秋雨,感情从景至人,步步深化。下片抒发内心的情感,意境深远清疏。词的结构上颇具匠心,景与情交互写来,虚实对照,前后呼应,一波三折。句与句之间针线细密,融合无间。上下片首尾衔接,回环往复,全词成为完整的统一体。造语遣字别开生面,如“秋声”“被风惊碎”“线袅蕙炉”“一分秋、一分憔悴”“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耐人寻味。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秋日的江水应更为清澈,而江旁林木则有几分萧索之意,这新秋之景平添了几多愁绪。从长江边的多景楼向北眺望,满眼是连天的衰草,河山已然破碎,哪里有故国神州之貌呢?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这壮丽的河山尽折腰,但如今也只空余遗恨、绵延不绝。登临凭吊的人们迎风怀恨,只得潸然泪下,一腔愁绪随着一江秋水向东逝去。江上垂钓,只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静静地照耀着瓜州。
这首词的题目为《南徐多景楼作》。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即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位于今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当时,中原地区已被金人侵占,南徐所在之京口地区,地势险要,可作为抗击金人的有利关口,但南宋朝廷懦弱无能,只将其作为偏安一隅的天然屏障,无心北进。词人登临多景楼,想到自己报国的壮志难酬,只得揾英雄泪,怀愁长叹。
词的上片写自多景楼望去的景色,下片以怀古感今为主,以景写情,与上片形成照应,使得全词意境悠长,余味无穷。本词词名为《乌夜啼》,词人取末句意改为《月上瓜洲》,自然也寓有对国事的忧愤和失望之意。
河满子·秋怨
【宋】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惆怅地回望人生一世,是那样的漂泊不定、无所依傍。饯筵残响,曲终人散,多情的游子偏偏特别怨伤离别。登高远眺,山水间一片苍茫悠远,直到唯见天草相连。夜深人静之时,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之声。
树上的黄叶不须风吹却纷纷自落,秋天的云彩虽然不下雨却经常阴沉沉的,天如果有情的话天也会老去,满腹的幽恨难以释怀。可恨那往日的欢乐就像在梦里一样,等到觉醒的时候却发现无处追寻了。
《河满子》本为唐代的教坊曲,后来用为词牌,亦作《何满子》。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沧州的歌者名叫何满子,临刑前哀歌一曲以自赎,竟不得免,后即以歌者何满子之名作为词调之名。
孙洙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宋史》本传称其“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词风幽深哀婉,思致绵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与离别、远行、迁逝等诸怨情的契合比其他三季来得更普泛而深切。这首词题作愁怨,正为抒秋日别情之怨而赋。此词上片由情起笔,写怨之所由生。试听错落,以近到远,由日至晚,因情及景。下片则由景及情,写秋之催人怨。由怅始由怅终,末句的淡淡之语漫开了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空茫惘然,余情绕梁飘袅不去。
齐天乐
【宋】王月山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遍。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闲愁似线。甚系损柔肠,不堪裁剪。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秋天的夜晚,疏疏落落的细雨打在井栏上,发出细微的声响。经霜后转成浅红的枫叶,在秋风中缓缓落下。曾经开满莲花的水边香气已经淡去,种着兰花的岸边浮动着清冷的秋意。凉意袭人,曾经用过的扇子被弃置一边。秋天的时辰推移着,蒹葭苍苍,芦花都老去,西风无情,不管万物的衰亡。在这样的季节里,一番清愁,难以消磨,唯有在诗卷中得以消遣。
自从与故人在长安别后,想必对方也常常想念自己吧!当飞过的征鸿发出嘹唳的鸣叫时,在登高倚着精美的栏杆眺望时。此时夜空中传来横笛清越忧伤的乐曲,疏落的砧声点缀着这月夜的寂寥。偶尔一场好梦,又轻易随云远去。闲愁如同丝线,紧紧系损柔肠,无法剪断。听着那蟋蟀的悲鸣,一声声满是愁怨。
王月山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考证,他在词史上也仅仅留下这一首词作。但是就因为这首语言优美、赋色清雅的词作,频频被人所提及,为南宋词坛留下了一幅秋夜清景图。
这也是一首悲秋怀人之作,此词由秋思写起,由清之景而滋生孤寂之感,由孤寂而起怀远之情。词的上阕写秋季的风景,下阕便由景生情,转入对故人的怀想。深秋怀人,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
思远人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深秋季节,满目彤红的枫叶、凋零的黄菊交织出漫天匝地的霜晚秋意,这萧索苍凉的景物勾起我对羁旅在千里之外的游子无限的思念。然而传寄书信的飞鸿却杳无音信,就连空中的云彩亦尽已飞掠远去不留痕迹,哪里可以寄得我的书信呢?
终日临窗凝盼,而今希望成空,潸泫凄断,揾泪弹去,临着窗儿滑下,点点滴滴都落入了砚台里。和着眼泪开始磨墨,写起了一笺明知无处寄得的书信,情到深处,那红笺之色却因情深而黯然失色。
这是一首闺中念远之词,词人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突出特点。此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