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longge 02-04 13:56 阅读 我爱育娃
#头条创作挑战赛# 登高抒怀是诗人表达情感常有的形式,或是因为怀才不遇,或是因为思念亲人,或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或是抒发一腔愁绪。 比如陈子昂失意时登上幽州台,面对茫

#头条创作挑战赛#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登高抒怀是诗人表达情感常有的形式,或是因为怀才不遇,或是因为思念亲人,或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或是抒发一腔愁绪。

比如陈子昂失意时登上幽州台,面对茫茫原野,倍感人生孤独发出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王维重阳节独在异乡,想念家乡兄弟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登上凤凰台,感叹金陵繁华的一去不返,又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忧心,写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今天分享五首登高诗,大气磅礴,豪情万丈,一起品味诗人们的家***怀。

1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唐代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城上将士们严阵以待,军威使人望而生畏,江面上水汽弥漫,连江中的水都似乎充满肃杀之感。我身穿军装准备投入战斗,等到平定天下时,和将士们一起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公元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事,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骆宾王听闻后,加入徐敬业的讨伐队伍,在队伍中担任文书职务。

一个深秋,白露为霜,寒风萧瑟,两军对垒之际,大战一触即发,骆宾王登上了扬州城楼,极目远眺,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这首诗大气磅礴,前两句,让人想到联想到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同样的悲壮,同样的视死如归。

后两句,面对身后排列整齐,气势昂扬的军队,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想象着在一片锣鼓喧天里,载歌载舞进入长安的情景。

当然,最后这场起义维持了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六年之后武则天登基,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轮落日在连绵不断的青山间一点点西沉,我似乎看到那咆哮的黄河,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想要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那就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最称奇的地方,诗人用白日、高山、落日、海流,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一读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将天地万物、星辰大海悉数纳入胸怀,有气吞宇宙的恢宏感。

前两句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第一句实写,眼前所见的日落的过程,第二句虚写,自己遥想的景象,鹳雀楼位于山西蒲州,距离黄河入海口有900多公里,是不可能亲眼所见的。

后两句表达一个极为简单的人生哲理,你看太阳周而复始的每天东升西落,你看大海湍急地汇入大海,它们永不停息,所以人也需要积极进取,奋斗不止,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创造更多的辉煌。

王之涣一生只留下六首作品,但每一首都非常经典,这一首《登鹳雀楼》既形象生动,又富含哲理,更是传唱千年而不衰。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崔颢《黄鹤楼》

传说中那成仙的得道真人已经乘着黄鹤远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之后,再也没有返回此处,千百年来这里只有白云飘飘而过。

在阳光照耀下的晴朗江面,汉江两岸的碧树依稀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看得分外清楚,日落了,哪里才是我的家乡,哪里才是我的归宿,望着烟波浩渺的江面,更加感到深深的忧愁。

据说李白为了弥补当年与杜甫同游黄鹤楼时,看到崔颢这首《黄鹤楼》,自己搁笔的遗憾,于是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为了与崔颢一较高下。

站在这黄鹤楼上,登高赏景,被壮丽景致感染,应该激起心中的无限向上动力,但诗人却升起浓浓的思乡之愁,为什么呢?

崔颢出生于世家大族“博陵崔氏”,家境丰殷,但他仕途之路却一直不顺,作为一个文人,特别是一个才情颇高的文人,这是崔颢内心最为忧伤的地方。

几经宦海沉浮,曾经的万丈豪情几乎消磨殆尽,心气逐渐丧失,长年漂泊在外的生活,心中难免郁闷而倍感思乡。

这首诗雄浑大气、兼具缥缈和苍凉的美感,与上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可以感受到盛唐的豪迈气象。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杜甫《望岳》

岱:大的意思,岱宗:大山,这里指泰山。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的意思。

决眦:睁大眼睛看,貌似眼眶要睁裂,运用夸张的手法。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是如何的雄伟?齐鲁大地,都笼罩在这一片青翠的群山之中,走出齐鲁,也依然可见那青色的山峰。

大自然偏爱泰山的钟灵敏秀,将千百种神奇的美景都汇聚到了这里,高峻的山势,使山南山北阴阳不同,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写出光影变化)。

山间的白云袅袅升腾,层层飘荡,让人的心胸也随之开阔;那翩翩归来的鸟儿都尽收眼底。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候满怀豪情俯瞰群山,也不过是一些小山罢了。

杜甫出身非常高贵,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祖父杜审言与苏味道、崔融、李峤,在初唐并称“文章四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狂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世家望族的清河崔氏。

杜甫跟他爷爷一样,骨子里也很骄傲,他曾经说过“诗是吾家事。”意思是说,作诗就是我们家的事。他还自夸过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被老师们拿来教育小朋友要多读书。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进士科考落第,但在杜甫看来考不上不是自己才学不行,而是出题人的水平有问题。

杵下考功第,独辞京伊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这年的杜甫23岁,朝气蓬勃,正是意气风发的好年华,他离开长安,先去山东看望了父亲,随后便在齐赵(今河北、山东)一带游山玩水,来到泰山,登上山峰后写下这句霸气无比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表达将来定要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一次科举失败算得了什么,只要我肯努力攀登,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报国安民理想。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

5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杜甫《登高》

渚:江中的小洲,百年:人生百年,这里指晚年。繁霜鬓:满头白发。

秋天,风很急,天很高,两岸的猿猴时不时发出哀鸣,江中的小洲清晰可见,江底的白沙也看得特别明澈,江洲的上空有鸟儿在疾风中盘旋。

疾风吹过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在风中狂舞,滚滚向东的长江奔腾不息。在这悲秋的季节,登高遥望,想到自己常年漂泊他乡,如何不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

自己晚年多病,今日独上高台,人生历尽了艰难苦恨,双鬓变白,满心的颓废,可偏偏疾病缠身还不允许借酒浇愁。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在这之前的几年,杜甫先后失去几位人生的挚友,759年,好友郑虔去世,762年,李白去世,763年,对杜甫有过提携之恩的房琯去世,765年,曾经在成都对他照顾有加的好友高适和严武去世,正是因为他们俩的离世,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来到夔州,这首诗就作于夔州。

人生到了晚年,好友相继离世,自己带着家人到处辗转流浪,还有一身的疾病,消渴症(糖尿病)、中风、眼疾、耳聋等等,生活都靠朋友救济,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更别说拿钱治病了。

在这种背景下登上高台,感慨自己垂垂老矣,又贫困交加,想喝一杯酒来排谴心中的忧愁,如今都不能够了,举起手中的酒杯又不得不停了下来,但好在,没有酒还有诗,杜甫把这一腔的苦和愁,都抒发到了诗行,这首诗被后人评为”七律第一。”

从年轻时的青春恣意,豪情激荡,到经历半生风雨,历经人生坎坷之后,人到晚年的孤独和悲凉,两首登高诗一对比,让人内心感慨万千。

但是即便是如此,晚年的杜甫还是那个骄傲的杜甫,哪怕自己住在茅草屋里,屋顶被北风一吹就能掀起,他依然是“自笑狂风老更狂”、他跟别人提起他的爷爷,还是满腔的自豪,会说“吾祖诗冠古。”当听说唐军打了胜仗,他仍写下“漫卷诗书喜欲狂。”

岁月可以摧残我的身体,但不能磨灭我的灵魂,这就是我们永远的诗圣杜甫 。

-end-

文章评论

气势磅礴,激励人心(五首登高经典古诗)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