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经典诗词有哪些(李益九首经典古诗)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安史之乱”结束之后不久,又发生了吐蕃、回纥对唐朝的连年侵扰,以及各地藩镇的不断叛乱,大大小小的战争连续不断。诗人在诗中写道“十年离乱后”,说的就是这一动乱的社会背景。
十年前,表兄弟俩都还尚未成人。十年后,两人偶然重逢,竟然发现彼此都长大了。要不是刚见面时相互询问了姓名等情况,还真认不出对方来,更不敢贸然相认了。表兄弟俩相认后,都在对方脸上寻找少儿时候的容貌。这十年间,不但表兄弟俩都长大了,而且经历的世事也很多,要说的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表兄弟俩都抑制不住重逢的兴奋,二人一直聊天,直到暮色降临,暮钟响起。可二人有太多的话要说了,到明天,又要分别,各自奔命,在巴陵道上一别,将天各一方,何时才能再次相逢呢?
全诗没有刻意追求艺术,采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叙事的口吻,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亲情,写出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复杂感情。诗歌中的叙事,不似文章中的叙事,可以娓娓道来,细细讲述。诗歌的篇幅与诗歌艺术的特点,都要求诗人必须抓典型细节,以点代面。在这一点上,诗人做得非常好,他从现实生活中抓住了与表弟重逢的典型细节,动作描写从“问”姓名到“称”姓名,心理变化上从“惊”相识到“忆”旧容,虽然只有几个字,但人物鲜活,场面清晰,层次分明,真是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表兄弟俩的亲情,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无须特别增加直接抒情的笔墨,已经感动了读者。
此外,诗歌虚实结合的写法,将表兄弟相逢又将分别的复杂感情渲染得极为感人。前六句写“喜见外弟”,即写十年分别,目前相逢,叙旧至暮,这些都是实写,最后一联写“又言别”,即第二天又要再次分离,则是虚写。如果这首诗只有相逢的内容,就只有欣喜之情了,因为有最后一联,全诗的感情则悲喜交加,甚至悲胜过喜。如此,才更好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诗人对离乱的悲慨。
写情
【唐】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首诗的诗题道出了诗歌的主题——写情。什么情?恋情。更准确地说,是失恋之情。
在写这首诗之前,诗人应该与恋人有个约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并没有如约而至,让诗人苦苦地等到了明月当空。这一天晚上,诗人难以承受失恋的煎熬,他在有着水纹的凉席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在思考,明明说好了今晚相见的,可为什么恋人会失约呢?难道她不喜欢自己了?难道她另有新欢了?以后她还会再来吗?诗人越想越失意,越想越悲伤。整颗心都被今晚她的失约而搅得痛苦难当。望着窗外的那轮明月,他再也看不出它的光华,也看不出那月色有什么美好的地方。他再也无心看月,转身朝着床里,管它什么时候朝西楼方向落下去。
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失恋之人的情感世界。全诗语言浅显直白,但是细细品味,却也极见诗人的艺术功底。第一句用“水纹珍簟”这样优质上乘的席子来反衬自己难以入眠。第二句用“千里”之遥远来暗示相约之不易,用“一夕”来形容对方对感情的不珍惜。第三句中的“良夜”是个褒义词,在良夜里,往往会有很多花前月下的美好故事发生,可是在现在的诗人心中,良夜只属于他人了。诗人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今夜拥有一个良夜,可谁知反被爱情伤透了心,他再也不想去梦想这样的良夜,再受感情的伤害了。最后一句是对第三句已抒发感情的进一步渲染,既然不想再拥有良夜,自然也就不想再去喜欢象征团聚的明月了。
诗人在诗中很好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后两句既是写当晚诗人的心境,这是实写,同时也是今后面对同样的“良夜”时的预设心境,这是虚写。在后两句诗里,包含了虚实两种表现手法,这是诗人超乎寻常的创作艺术在诗中的表现,把诗人心灰意懒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把诗人因失恋而产生的失意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曾被贬谪到江淮充军,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时候的思乡之作,抒发了异乡居客的乡愁,以及迁客不幸遭遇的怨愤之情。
那是淮北初春的一个晚上,诗人听到军中传来的吹笛声。在诗人看来,那笛声是在呼唤春天来得更快一些。诗人朝笛声传来的方向望去,不禁双泪横流,打湿了衣襟,渴望着能够立即回到北方,回到中原的家乡。此刻,诗人看到了一群大雁,等不及到天明,连夜从洞庭飞过,飞回北方去了。诗人羡慕大雁,春天一到就能够飞回北方,与大雁相比,作为迁客的诗人,虽然等来了春天,但仍然只能困于南方空做北归的梦。
充斥在全诗的感情是悲切的、哀怨的。诗人悲自己被贬谪的命运,哀怨朝廷不恩赦他,使他不能像大雁一样北归。
诗人所抒贬谪之怨的主题并不新鲜,但是,在表达这种感情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值得玩味。诗人运用了“起兴”手法,从“闻笛”中激起自己的思乡之愁与贬谪之怨。这样,不至于使感情的抒发来得太无由头,太突兀。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还在最后两句,诗人借大雁春来北飞,反衬自己欲归不得。寄寓得体,手法委婉,颇有匠心。本诗在意象的刻画描写上也颇见功夫,从寒山笛声到贬谪迁客,再到洞庭归雁,这一组具体生动的形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本诗的意境,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这是一首凭吊怀古诗。所凭吊的古迹是当年隋炀帝所修的通济渠的东段汴河。隋炀帝只是为了更便于游览江都,前后征遣了百余万民工开凿此人工河渠。通济渠建成后,两岸沿河即隋堤,种植了柳树。隋炀帝在汴河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可以说,这条汴河,是隋炀帝耗尽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生活的最好见证。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表达了历史沧桑之感。
汴河还像刚开凿时一样,滔滔东流,两岸杨柳青青,春光无限好。隋文帝开创的帝业,在其子隋炀帝的穷奢极欲、享乐腐化中土崩瓦解,这是隋家宫阙毁灭的可悲史事。诗人告诉从汴河岸边路过的行人,让他们只顾走自己的路,不要抬眼看隋堤上的风景,虽然春风中杨花如絮,但片片柳絮都会让人发愁生怨。为什么说望了堤上风景就会“愁杀人”呢?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凭吊历史时的思考与感慨都留给读者去体会、感悟了。由于前两句诗的内容会给读者的思维以引领与暗示,所以,很容易让人想到诗人的奉劝,是让大家明白,如果像隋炀帝那样,为了自己的享乐奢华,一个人无论怎样的家大业大,最终都会被败掉,落得个一无所有,甚至像隋炀帝一样,被后人指责与唾骂。这两句话也是一种警示,即“以历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此诗前两句话对比十分鲜明突出,第一句写自然风景是“无限春”,后一句写隋家宫阙“已成灰”。前面写景的目的是反衬后面隋朝的覆灭。后一句中“隋家宫阙”运用了借代手法,它借代的是隋家帝业,用“灰”来比喻残败的宫阙不无夸张,但从隋家帝业早就化为灰,随历史长河而消逝这个角度来说,它又是写实。最后一句的“杨花”也有借代作用,不过,读者要多转几个弯,杨花借代隋堤杨柳,隋堤借代隋炀帝的残暴与穷奢极欲。如此,当看到隋堤上飘飞的杨花时,就会让人想到隋炀帝,就会发出历史兴衰的无限感慨。
上汝州郡楼
【唐】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这首诗大约写于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追溯到三十年前,他第一次登汝州楼时,大概是在他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两次登楼相隔三十年之久,其间诗人有过走边塞、谪迁军中等诸多经历,就时局而言,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汝州曾一度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当李益第二次过汝州时,淮西之乱还没有平定。三十年,世事沧桑,旧地重游,城郭依旧,人事全非,抚今思昔,百感交集,自然免不了一番感慨。忧时伤世,哀怜自身,国运悲怆,真是道不尽、说不完,诗人试图在这首诗里把自己满腹的愁绪伤怀全都一吐为快,但事与愿违,越吐让他越悲哀。
诗人旧地重游,触景生情。前两句描写诗人三十年前,在黄昏时登上汝州郡楼时,曾听到远空传来的铮铮鼓角声,听上去一如到了硝烟弥漫的边塞,起笔就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意境。首句是从空间位置回忆三十年前在汝州的所闻,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上回忆那已逝的峥嵘岁月。第二句写得很平淡,只是一个时间上的交代,但正因时间的久远,才使诗人在三十年后重游故地感慨万千。于是,在后两句中诗人写道,今天再次登上汝州郡楼,望着远近的山川,全都着上了浓浓的秋色,显出一片萧索衰败的景象,看到这些,诗人不禁又泪直流。
本诗的最后一句足见诗人的艺术匠心,他没有顺着前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思路去悲秋,而是反过来说“伤心不独为悲秋”。诗人运用否定句,很明确地告诉读者,他此时悲伤得双泪横流,不只是为悲秋,而是因为世事之变,人事之变与国运之衰,可见,诗人不只是单纯为景生情。这最后的否定句,将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这是一首思念朋友的诗歌,诗人因为听到了风声而生发怀想朋友之情。
这首诗歌从微风骤起下笔。时到傍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窗外的景象,牵出了他无尽的幽思。突然,房门吱呀一声开了,是谁来了呢?莫不是苗发与司空曙吧?可诗人起身一看,原来是风越吹越大,把房门给吹开了,外面的竹子也被吹得不断地摆来动去。竹梢上的凝露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有的掉在了进门的石阶上了。那石阶除了主人,很少有人来,上面都长了不少苔藓。什么时候,朋友会突然前来撩起门帘,来到诗人的家里,拂去那把绿色的琴上布满的灰尘,然后,一起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从诗句中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才会生出对朋友的无比思念,以至于把风吹门开当成是朋友来访了。为了强化突出诗人的寂寞无聊,对友情的无限渴望,他抓住了风中的一个细节,即竹梢上露珠滴在了门前的石阶上,那石阶已经长满了苔藓。这个细节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明因为有露珠滴下,所以石阶才会长青苔,第二层是因为除了主人偶尔进出门外,没有人从石阶上走过,所以才长满了青苔。从诗的主题上看,第二层才是诗人所要表示的最重要的意思。
在阅读鉴赏的时候,要注意最后一联中的用典。因为朋友好久没有来过了,诗人急切地盼望着朋友来访,所以才发出“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的呼告。诗人渴望与友人一起弹琴,此联出自“高山流水”的典故。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伯牙弹琴,只为子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在诗人看来,苗发、司空曙就是他的“子期”。结句写得典雅含蓄,语意双关,道尽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之心,隽永的语言,耐人寻味。有人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诗人的才华令人赏叹。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唐】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中唐时期,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在边塞生活了十余年。这首诗是李益再次来到五原时所创作的。当时,诗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块被收复的失地后,国难、乡愁以及对个人前途、命运等的思虑与感慨,一齐涌上心头。所以,这首诗是诗人在百感交集的复杂情绪支配下创作的。
首句所写诗人刚来到五原饮马泉边所见的景物,杨柳翠绿,倒映水中,草色青青,如烟如雾。这是一幅色彩明丽诱人的边塞风景图画。第二句写这样风光绮丽、春意盎然的地方,可原来被外族侵占,他们把这里清澈甘美的水泽,当成他们的饮马池。这一夜,诗人住宿在五原。这是一个明月之夜,原野空旷,天空高远,远处,隐隐传来几声胡笳声,诗人猜想,一定是哪里又有一场战斗了,不知哪些将士又将为国而英勇奋战。原来的五原冰雪严寒,关山险阻,道路坎坷;如今的五原冰雪融化,春水分流,诗人也能在刘济节度使身边为戍边做出自己的贡献感到自豪。诗人面对清澈的水面触景生情,发出人生易老的感慨。原来被胡儿抢占的饮马泉,如今平和安宁,如果你去到泉边,就会映出自己的容颜。诗人奉劝来往的路人都不要去水边,恐怕像他一样,发现自己的面容已经越来越憔悴,而时间又进入了一个新年。
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善用对比。比如第一联,前一句写诗人再次来到五原饮马泉,看到边塞美丽的春光,心情无比喜悦,第二句却情感陡然一转,回忆起以前的五原饮马泉,重新激起了对外族曾经侵扰边境的愤恨。再如第三联,前一句写冰天雪地时,行走五原路的艰难,如今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欣荣。但是,在理解第三联时,不能只从风景上作对比,更应该感悟到诗人借景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前一句写“冻合关山路”,实际暗喻五原被外族侵占,给诗人及边民的生活带来的艰难痛苦,后一句写“今日分流”的喜悦,实际是写诗人能够得以在边境谋事,为戍边做出一点儿贡献而感到欣慰。
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得十分自如。第一联第一句写眼前之景是实写,后一句写过去的事是虚写;第二联写笳声是实写,写可能有将士在笳声中奔赴战场是虚写;第三联前一句写过去的五原路是虚写,后一句是写眼前自己的情况是实写;最后一联是奉劝人的话,让路人不要对着饮马泉照容颜是个否定句,也是属于虚写。全诗有虚有实,虚实相间,显出内容的丰富、角度的变换,让整首诗显出灵魂,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创作构思能力。在表达感情上,时而喜悦,时而悲愤,情绪低沉、高昂,起伏跌宕,曲折有致,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和谐动人,却又含蓄不露。
宫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歌抒情的主旋律在宫人之“怨”上。可是,这首诗写得与其他的宫怨诗有些不同,开头一句写春景,这是一个大好的晴天,但晚上夜露出来后,白天盛开的花朵上,都坠上了滴滴露珠,花香飘满了整个宫殿。轻柔明亮的月色,洒满了整个宫殿,夜已经很深了,但是昭阳宫里仍然音乐不止,歌舞不断,真是好不热闹。
单从前两句看,诗人把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写得宁静、优雅、美丽又热闹。可这不是诗人的目的,诗歌的主题在后两句。昭阳宫里的人在寻欢作乐,尽享歌舞奢华,可是,长门宫里的宫人却感觉这一夜真是太长了,那夜漏里的水好像是倒进了整片海的水一样,总是滴不完,挨不到天明。
全诗在艺术上有两大鲜明特点。第一,通过景物来烘托环境气氛,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句对第二句的烘托。第一句对景物的描写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意象来说,写到了“露”“花”“殿”,不但如此,诗人用“湿”字把前两个形象联系起来,用“香”又把后两个形象联系起来,于是,一个美好的环境就被描绘出来了。这个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昭阳殿中整夜不休的歌舞音乐。第二,前两联与后两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昭阳殿与长门宫同在宫中,可它们的主人却大有不同,前者是被皇帝百般宠幸的皇后,后者是被皇帝冷落的皇后。根据诗题,诗人写赵飞燕受宠的幸运只是为了反衬陈皇后失宠的不幸,从而突出“宫怨”的主题。
诗人还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即长门宫里的陈皇后,失宠后孤独寂寞难耐,尤其是在美好的春夜里无人相伴,更会引发她对昔日受宠的回忆,对眼前的失宠感到痛苦,所以,她觉得寂静的夜太长太长,诗人为了更好地刻画陈皇后的这一心理,运用了幻觉与夸张的写法,说在陈皇后看来,那计时的夜漏好像装进了整片海的水一样,似乎永远也滴不完。亦虚亦实,形神兼备,很贴切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红楼院外墙上的诗。从长长的诗题上,大概可以了解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当时,诗人又想与老朋友广宣一起唱和诗歌,酌饮美酒了,于是来到了红楼院。可是很不巧,不知道广宣去哪里了,诗人流连于这里的美景,只好在红楼院外徘徊,一番感慨之后,在院墙下“留题”了此诗。
诗人站在红楼外,抬眼往远处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鲜红夺目的柿树林。柿叶经霜一打,已经变成红色的了,给秋日的大地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再抬头往上看,天空高远而湛蓝,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深远,把巍峨高耸的红楼院衬托得更加壮丽。诗人本来想与老朋友广宣,对着这般美景好好吟咏几首好诗,再美美地饮上几壶美酒,可是,院门紧闭,不知道广宣上哪里去了。
红楼院四周的高天红叶固然美丽,想来,庭院内也好有一番美丽的秋景。于是,诗人隔着窗户往里看,隐约可见庭院内有一片幽深的竹林,虽是秋天,仍然苍翠多姿,十分可爱。只可惜,这么美的庭院美景没有人去关心,真是太可惜了。如果能坐在幽竹下吟诗酌酒,那该是怎样优雅惬意的事情呀!在这样的情致下,诗人不甘这样就离开,于是,跑到旁边的偏房里去寻找钥匙,不进去观赏一番实在有些遗憾。
诗人去拜访朋友广宣,但广宣一直没有走进诗里来,只是诗歌背后的一个虚写人物,但是,透过诗句,可以看出诗人与他的交情之深。首先,诗人主动要去寻广宣,这非一般的交情;其次,诗人大概是经常来,甚至广宣曾经告诉过诗人,如果他不在家,诗人可以自己去偏房拿钥匙开门进院。可以想象,广宣差不多把诗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了,连放钥匙的秘密之地都告诉了诗人。
全诗的情趣全来自诗题上的“不遇”二字。如果诗人一来就见到了朋友,朋友定然会邀诗人进屋,诗人就不会用心细细地观赏红楼院四周的秋色,也不会有隔窗观竹的乐趣,更不会去偏房里去寻找钥匙。可见,这首诗虽是写寻朋友“不遇”,但没有影响诗人访友的兴趣,诗人甚至还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真是不虚此行啊。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