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唯美古诗有哪些(刘禹锡优美的两首诗)
但是,在古代诗人词客的笔下,秋日往往是带着“悲”意的。
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
杜甫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苏轼低问,“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李煜悲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连辛弃疾都是强颜欢笑,“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年四季,秋是最丰饶,也是最让人清晰看到何为盛极而衰的,正如时间即将走到岁末,正如人即将埋入暮年。
故而,在秋风愈来愈冷冽之时,多愁善感的文人往往更能提前体会到其中的凄凉。
但是,唐代有位诗人却尤其不一样。
他22岁就高中进士,30多岁便登上高位,与志同道合的同僚们一起推动了社会改革。
然而,春风得意的时间不过一年,新皇登基,他就被流放荒僻贫困的朗州。
是的,他就是唐宪宗李淳上位第三天,就迫不及待地放逐出朝的“二王八司马”之一——刘禹锡。
刘禹锡刚到朗州,就遇到大洪水,只能到处蹭吃蹭住。
直到第二年,他才自己盖了个茅屋,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在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他只能把别人送的马卖掉,靠着这点钱换些衣食。
而且,作为皇帝黑名单上的人,大部分昔日的朋友都与他断了联系,只有寥寥几位互相安慰,但书信往来也很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一个深秋之日,刘禹锡却写下了史上最积极、最富有豪情的《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两首诗,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彻扫秋天的悲凉萧瑟之气,高蹈昂扬、励志冶情,成为写秋的名篇。
不过相对来说,第一首更为经典,几乎人人会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人人都说秋天寂寞萧索,可我却觉得秋天远胜于春天。
为什么呢?秋天在刘禹锡的心中,到底好在何处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看,那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拨云而上、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上了那九霄之上。
“自古”是“悲秋”的传统思维,是久远而顽固的认知,而诗人起笔便断然否定了前人的消极。
一个“我”字,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表现出了诗人的自信与豪迈。
尽管他的处境是危险而不幸的,但他以积极的心态和阔大的胸襟去消化了这些不幸。
“便引诗情到碧霄”,那直冲云霄的何止是白鹤与诗情,更是诗人乐观的情怀和昂扬的斗志。
同时,鹤飞冲霄与诗情高旷,将“实”和“虚”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令人借着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
而这样激荡澎湃的豪情,萌发于美好的秋日,又反过来赋予了秋日更壮丽的色彩。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这是秋天的另一幅典型画卷:山水明净秀丽,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山的树林,深红与浅黄交错点然其中。
寥寥几笔,既写出了秋日的空明澄澈、寒气逼人,又描绘出了秋色的斑斓多姿。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如果你不相信秋日美好,试上高楼一望,你一定能感受到清澈入骨的秋意,会令你思想澄净、内心清明。
它不像春日万紫千红、繁华浓艳,但也不像春天那样让人轻浮若狂。
嗾(sǒu):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在刘禹锡笔下,春日轻狂妖娆,而秋日温雅平和,更富有成熟和理性的魅力。
他巧妙地暗用拟人手法,将秋天和春天比拟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用春的轻浮反衬了秋的高洁端方。
“清入骨”和“嗾人狂”两个形容堪称神来一笔,出人意料,却又生动至极。
秋天的“清”,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会侵入到你的心神、你的骨血之中,令你也随之沉静。
而春天的浮华是明媚却短暂的,只能迷一迷你的眼睛,使你轻易地颠倒狂浪,迷失了自我。
刘禹锡的这两首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
他带给后人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样富有生机与这里的诗句,贯穿着刘禹锡的整个人生。
人到暮年才被召回。他依然斗志不减地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年老后眼花体弱、不良于行时,他依然积极地勉励白居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他始终以豁达开朗的心态,直面人生中的苦难与折磨,无怪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无怪后人赞他“英迈之气,老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