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经典诗词有哪些(晚春送春古诗七首赏析)
暮春晦日送春古诗七首:一岁唯残半日春,未到晓钟犹是春
在唐宋两朝的诗词中,常常会看到把酒送春的句子,往往定在农历三月的最后一天,登高宴饮或者把酒独酌,时常有伤春每句,也多惆怅感,古人何以如此矫情?
春来春去,实在是正常,何以搞得如此大张声势?
实际送春,和古代传统重视“晦日”有关。
晦日,是指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因为和月相对照,这天,月亮是处在隐藏状态。在上古的一些概念里,这天阴气最重,适合祛邪、避灾、祈福,祭祀,饮酒,以新的面貌迎接明天。
比如春节前的晦日,就是著名的除夕,传统是祭祀,鞭炮,屠苏酒,另外是重要的迎春祈福。送走冬天,疾病。在先唐南北朝的十二月晦日,就有迎春诗。
一月的晦日,在唐朝民间也是重要的日子,和二月二相连,草木发芽,春气萌发。民间在这一阶段,户外踏青。 唐德宗 贞元四年皇帝诏说:"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就是说,官员是一月晦日放假,如同三月三,九月九一样,是你们踏青游玩的好日子。
二月的晦日,是和民间三月三相连,这以阶段,有着古老河边沐浴,祛除疾病的风俗。
转眼就到了,三月的晦日。三月的晦日,标志着农历三月春天的完结,即将迎接夏季。也就是这个晦日,依旧有祛邪、避灾、祈福的重要作用,基于春天的即将完结,这天,就叫送春日,人们趁着有限的春光,打理自己的身体,和朋友聚会,送春迎夏,甚至会通宵守夜。
只是这个日子,标志着春天的完结,有的时间上分明的坐标的含义,所以送春诗词,颇多感慨。当然我们要清楚,这些感慨伤春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辞旧迎新,面向未来。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中唐 · 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所以有了晦日这个概念,就知道三月三十日,是个相对重要的日子,很多人,居然就不睡,等到半夜,用聚会,宴饮,来度过这个时段。
贾岛是个清贫的诗人,也不妨碍这天和朋友一起度过三月的最后一夜。
实际从节气上讲,立夏之前,都是春天,如果立夏在三月中,那么在三月三十夜送春,实际是将春天延长几天了哦。
今天正是三月三十日,春光告别了苦吟了自己。
但是今夜,我还是要写诗滴,反正我和你今天不睡,只要明天早上的钟声没有响起,今夜还算是春天,就让我们尽情写春天的诗。
这是清贫达观之人的乐观和快乐。
一向诗句苦涩的贾岛,也有这样明丽俏皮的时候。
“三月唯残一日春,玉山倾倒白鸥驯。
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中唐 · 令狐楚《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送春未必是悲伤,反而朋友聚会,好酒好诗好快乐。
比如令狐楚的宴会,就是高朋满座,大家把酒吟诗,一醉方休。
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送春都要喝酒呢?
实际上古代的酒水,在人们概念中是养生活血,驱寒扶阳,辟邪防病的功效。上面说了,晦日重要的含义,就是要辟邪,酒是重要的辟邪饮品,喝到肚子,暖胃发汗,防止感冒,愉悦身心。
问题是大家都喝醉了,令狐楚却没有醉,被李员外讥讽,大约是说,把我们弄醉了,你独自清醒,是不是不尽兴或者别有用心哦?
这些都是酒宴上的玩笑。
令狐楚倒回答得俏皮。这三月还有最后一个春天,你们都醉了,像白鸥一样困顿倒下。但是我不能醉啊,我要是醉了,谁在这花下收拾残局呢?我是主人啊,我要是醉了,谁管你们呢?
况且我还要留着精神看最后一天春花,你们高兴你们的,别扯上我哦。
可是看到唐朝的三月三十日,还是以个人的舒适快乐为主,说是送春,其实也没有太多是悲伤。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
遣脱破袍劳报煖,催沽美酒敢辞贫。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唐 · 白居易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唐朝白居易写的送春诗最多,因为每年的三月三十日都不大相同,时而和朋友元稹分别,时而被贬谪,时而又感慨自己青春将去。
不过总有一年心情平静的时候吧。
这是一首相对平静时期的晦日诗。
这天晚上,林子边的小鸟叽叽喳喳活跃得很,仿佛是爱惜最后的春光,将美丽的风光招徕人,告诉人。
仿佛是说,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厚啊,这都什么时候了,天气都这么暖和了,你还穿什么棉袍呢,也不怕热死人。
又仿佛说,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还不搞点酒喝?难道想生病?
白居易本身就是个话唠,大约今天没人陪他说话,就自己和小鸟们对上了。当然能够写《长恨歌》的大作家,脑补和加戏水平是一流的。
明明自己想多喝一口,变成鸟劝他喝,你说喝,我就多喝一点,反正今天是个好日子,最后的春天也是喝醉的理由。
一岁就这么半个春天,我听你的,脱下袍子,端上酒杯,不喝个大汗淋漓,一醉方休,对不住你,我的话唠小鸟。
有时候我想,家里是否要常年备着米酒,学唐朝人一样,开心也喝,不开心也喝,醉不死人,活血养生呢?
“三月伤心逢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唐末 · 韩偓《流年 》
当然也有心情实在不好的,比如韩偓,生在晚唐,遇到的都是国破家亡的大事件。
他是李商隐的外甥,小时候就被李商隐赞美鼓励“雏凤清于老凤声”,只是韩偓真是生错时代,他保护昭宗,尽心尽力,但是昭宗最后被朱温杀掉,唐朝覆灭。他只能跑到福建隐居。
韩偓是人臣中的英雄,但是末世英雄也无出路。
所以这个三月的晦日他病在逃亡的路上,落花流水,感慨万端。
他的诗,其实很大气,写的是流年时光。
战乱,颠沛,多病,时光催人老。
最伤怀的那句,是雄豪亦有流年恨,英雄也怕青春不再,何况是我这样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之人?
所以这不是简单伤春,杜甫诗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雷,恨别鸟伤心。但是杜甫经历的只是唐朝的转折点,而韩偓经历的,却是一个朝代的终结和动荡。
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笑着面对未来和明天。同情默然中。
“倏忽韶光第九旬,无花何处觅残春。
长绳万尺非难具,谁与天边绊日轮。北宋 · 宋祁 《三月晦日送春 》
时光轮回,又迎来宋朝一个稳定期,唐朝的旧俗,大多数得到保留和传承。
送春的风俗,也不例外。
这首是吟咏流年如水。
忽然间,春天就到了九旬,九个十天,也就是最后的春天即将过去。
一片夏日清景,春花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这是春天即将无可奈何的过去。
万尺长绳并非难得,就算是有了绳子,有谁能够捆住天上的太阳,让它不运行,让春天永远存在呢?
这是用了长绳系日的典故,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我这才发现,李商隐这首诗也是送春啊。
宋祁一定是忽然读懂了李商隐,所以才和李商隐有同样时光匆匆的感慨。
不过宋祁生活在相对安稳的宋朝,这首诗,有着惆怅,并不算悲凉。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北宋 · 秦观《 三月晦日偶题》
这是一首明快的送春迎夏诗。
节气风物都在变化,有过去的,就会有新来的,比如春去夏来。
只有痴心的小儿女们一个劲地想挽留住春天,叹息百花凋零,时有离愁别恨。
只是你说留就留得住吗?
那些芬芳的花朵凋谢,原来是季节使然,何须惆怅?
你看你看,那夏天的树木,绿叶成荫,正好遮蔽越来越大的太阳,清阴可爱,绿意清新,正是让人欢喜的时候啊,不如用饱满明丽的心情,迎接夏天。
说的是春去夏来,如何不是说的,人生不要太流连伤感过去的时光和事情。
当无可挽回,且立足现实的美好,面向未来。
“莫为轻阴便拟归,残花应逐夜风吹。
共君今夜不须睡,正是王孙惆怅时。”南宋 · 李龏《 三月晦日留客 》
宋朝也保留了三月晦日守夜送春迎夏的传统。
比如李龏在这天留住客人。
你不要因为要下雨就急着回家。
今天是晚春晦日,本来就是风雨落花的时节,你就不用回家去看顾你那花花草草,它们也该在这个时候凋谢了哦。
今天你就留在这里,我们今天不睡,去一起看看古人写送春的诗,你一个人回家惆怅,不如咱们一起写诗,和古人一起惆怅,顺带多喝两杯?
我看到这里,真是笑起来。实际这还真是朋友的好意。
风雨夜,落花天,晚春时,一个人回家伤感总是不利于身心的。
就算忧伤惆怅,大家一起哦。这哪里会惆怅?盛情难却,不如留下吧。送春本来也就是送走忧伤和烦恼,落花过后草木青。
可以看到古代的送春是延续晦日祛邪避灾的传统,加上了送春迎夏的内容。在古代是个相对重要的日子,并非刻意伤春。
有了这些概念,再欣赏古代的送春诗时,就觉得不是那么小题大做伤春悲秋。
风雨送春归,自然会让人联想年华逝去,以及生活中种种不大如意,然后送春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