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水荷花五首唯美古诗(秋花冒绿水,爱此荷花鲜)
荷花是夏花还是秋花?正是因为荷花横跨夏秋两季,花期漫长,花朵典雅清贵,所以每个人的解读和欣赏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当下,正是农历七月的开头,还处在伏暑当中,人们体感是夏,但是月令已经转向秋天,而荷花正在高温高湿里勃然开花,正是盛花盛果的时候。
正是由于自古人们亲近荷花,夏季的荷花有着蓬勃向上之美,而早秋的荷花,因为最先感受水汽凉露,更有一种芬芳和清丽。细分化的欣赏,突出了荷花的绰约耐凉和长久。
古代的六月和七月,都是赏荷的美好季节,六月荷花花朵蓬勃,翠叶田田,七月的荷花,花果同时,却又有着凉风清露的傲然之美。
而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早秋的荷花。
因为看见它,有种身世之感。
李白,这位文坛上千古的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大师,他的前半生,可谓过得压抑。
有资料显示他是王族之后,出生在碎叶城,今天的吉尔吉斯坦。在唐朝,那是唐朝的势力范围。作为王族之后,他显然拥有贵族的气质,边塞成就了他童年矫健的体魄,只是他无缘通过进士考试进入官场。一种原因,是李白的祖先可能是被打压的王族,累及子孙,二种,据李白自己讲,曾经少年任侠,打抱不平,出过伤人致死的案件。
随父辈迁居到四川的他,有着过人的才情,矫健的体魄,却无缘正规的仕途,只能名山大山的游历,却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认可,如是蹉跎到40多岁。
怀才不遇。但是他是超级自信的,只是缺少一个机会,一个和当今皇帝平视的机会。
所以在寂寞的山水游历中,他特别钟爱荷花,钟爱早秋的荷花,那种积累了春夏的艳,又卓然于将冷的碧水的秋天的荷花,如同他即将远去的盛年,以及压抑如火的才情。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盛唐 · 李白《 古风 其二十六 (729年)》
这是李白28岁的作品。这时,即将而立之年,他困在湖北安陆,有了妻子和孩子,就这么当一辈子隐士?那他就不是李白了。岁月的仓促,雄心的未酬,都让他将心情寄托在早秋的一池荷花上。
荷花生在幽静的山林溪水边,朝着太阳盛开,艳丽鲜明。
那早秋的荷花从碧绿的秋水中茁生,那茂密的叶子,在晨雾中仿佛笼罩着青烟。
那秋荷之美,秀丽明净,蓬勃傲然,是这世上少见的呀,只是正是隐藏在山林,它的芬芳,如何能被更多人知道?
我只是坐在荷花边,看着秋天的风霜渐渐到来,这荷花也会凋谢,也会老去啊。
荷花,你为什么不生在天上的瑶池,却困在这小小山林泉水边。
我就是这寂寞美丽的秋荷啊,我最大的愿望,是去更广阔仙美的地方,释放我的光彩。
李白的这首荷花,如同美玉藏在深山,隐于幽谷。
但显然,这地方太小,荷花又太美,李白不肯辜负最好的自己,匆忙向长安,向日边,找寻最好的出路和归宿。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盛唐 · 李白《渌水曲》
李白喜欢一切鲜明美好的景色,这是因为他本身内心鲜明。
他喜欢清澈的水,喜欢秋天明月和水,带来的交光之美。
在秋天的明月下,去往湖中泛舟,他看到了最美的夜色荷花。
那荷花在月光下摇曳,蓬勃舒展,早秋风露,更增添夜色下的动人。
荷花大气,一朵朵荷花如同人面,风吹来,仿佛是摇头在倾诉什么,那中似语非语的美,让他流连。
李白有理由将荷花比作自己,因为他虽然有贵族身份,但是从小却混迹市井江湖,不是江湖征服了他,是他觉得江湖之小,无以寄托他的壮怀。
那荷花在说些什么?
说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白在荷花上看到了自己。
他爱着这月光下盛开的荷花,此时他和荷花互相知解,有略有不足。
因为荷花不会开口说话,就像他没有找到让自己盛开的舞台。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綵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盛唐 · 李白《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
这依然是李白三十岁左右的作品,告别妻子和安陆,去往长安。然而长安实在是看起来富贵繁华,机会多多,但实际落在李白头上,都是虚的。
他不是科考进士,无缘各大幕府,靠着拜访达官贵人,渴望获得引荐和工作,但是唐朝的科举制度在李白时期已经很发达,没有功名背景的他,得到了不过是真实的婉拒。很快盘缠花完,他滞留长安,混迹底层。
而娇妻幼女,都远在安陆。他进退两难。
早秋时节,总还有荷花,长安的曲江边,贵族的园林里。
荷花本来就是家园之花,爱情之花,夫妻之花。
他看到了秋水荷花的明丽,想到的是自己的悲伤。
那荷叶上的露珠滚来滚去,又小水滴,变成晃动的水晶,圆润可喜,但是却不长久。如同他的愿望,他的处境,都不踏实。
何况,和妻子相隔千里,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团圆。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是夫妻的相思。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李白反用其意,思念自己妻子,我的妻子,现在在彩云尽头,我拿着最美的荷花,也送不到她面前。
相思却不能相见,我一个人站在早秋的风前。
当然这首诗,也隐喻自己的怀才不遇,谁是爱惜荷花的佳人?我本有心向明月,可恨明月不照我。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湖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盛唐 · 李白《僧伽歌(750年) 》节录
42岁,李白如愿以偿,被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介绍给唐玄宗,一夜成名,被封为翰林供奉,书写盛唐繁华和皇家游乐。但是正是这种富贵豪华之中,李白意识到,他要的辅佐君王,建立清明盛世的愿望永远成空,因为他进入核心后,才发现,这是以权贵,勋贵,藩镇把控的 国家,唐玄宗此时已经不思进取,沉湎享乐。李白终于明白,自己就是一朵山野荷花,不能忍受京城的污秽之气,而唐玄宗,也看出了李白才华下的不合时宜,短短两年的宫廷生活,唐玄宗最后重金放还李白,实际也宣告李白的政治和仕途梦想破灭。
他重新游历山水,已经多了更深重的岁月之感和个性感悟。
他遇见了一个外国的和尚。而在这个僧人身上,李白看到了自己。
自己就是一朵开在秋水明月下的荷花,心向紫色莲花一样高洁清冷。此时李白已经拥有道士 道箓,但是他是通才,很明白佛教的美和意义。
外国僧人瘦骨嶙峋,身上带着舍利子,手中拿着长藤,进行的苦修。
李白明白了他说追求的现实破灭后,反而精神得到升华。
那么做不成济世的莲花,就修炼一朵灵魂的青莲吧。
从此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在秋水明月中颐养内心的浩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盛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759年秋) 》
759年,李白58岁,因为想终结乱世,他卷入了安史之乱中的永王幕府,结果被肃宗以反罪流放夜郎。不过,时间不长,被赦免。
李白虽然晚年遭受如此坎坷,却不以为意。在流放夜郎的路上,也以豪迈的心情写诗。
这句诗是千古名句。
在清澈的水中茁生出荷花,天然秀美向上,所见即所得,荷花就是这样的美,没有任何装饰脂粉,它的华贵傲然,来自天然和本质。
李白就是秋水中荷花,风露傲然。
李白的朋友杜甫,最了解李白。他说,李白是屈原一流的人物。
是,屈原忧国而有为,李白同样是,一生没有放弃爱国救国的理想。
只是世人只看到他的浪漫,没有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作为,终生不悔。
生如荷花,李白做到了。他最后醉酒死在了月光水上,像荷花来自于水,沉没于水。
世上再无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