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经典诗词有哪些(晚秋秋晴古诗五首鉴赏)
此时的风雨往往北方冷气流和南方暖气团的换季交汇,虽然时间不会长,雨没有夏天那么磅礴,但是阴云不散,温度走低,分外使人感觉沉闷压抑。古诗十九首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来谈及秋天阴云阴雨给人带来的低沉伤感,李商隐更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的枯荷听雨声"来表达此时心境的低迷凄楚。
所谓的秋愁,往往就是在此风雨阴沉的时段。
但是,有了晴日就不同。秋天的晴朗,往往是在雨后,一种高晴和明丽,一扫阴霾,且温度迅速回升,空气澄澈,能见度好,反而会让心情和视觉分外舒适和快意。所以古人分外钟爱秋晴,趁着秋天的晴朗,登高望远,散步出游,吐纳最清新的空气,用身心运动驱除寒冷带来的郁闷。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
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中唐 · 张籍《闲游 》
唐朝张籍四十岁开始起,眼睛不好,几乎失明。当然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通常这个年龄,是白内障之类的,随着岁月加深和用眼过度,会导致失明。但是在50岁左右,眼睛慢慢恢复了。
中国古代以菊花决明养眼睛,而这两种草本都开在晚秋,花色金黄,很是有着沉静的绚丽。
医生让张籍,戒酒以养眼睛,日常的草药也应该多服用菊花决明。另外就是,眼睛不好,多养肝肾,少劳心力。张籍久病,也深谙这个道理,倒是人间事和烦恼能够放下就放下,秋天常常去山林寺庙散步。
张籍眼睛不好,自然阴雨天就分外留心,不出门,但是只要天晴,他就一个人去山林寺庙转转。
清新的空气,盛开的菊花,颐养心情。
菊花是农历九月的秋花,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于消炎,清火,还有一点,就是明目。
张籍对菊花的感情,或者超过陶渊明,因为这是解除他病苦的一味药材。
所以看到满山菊花在风雨之后,开满山坡,那种亲近感欢喜感,兴奋感更甚于常人的审美。
古代九月,以菊花酿酒或者泡酒,是为风俗和养生,所以看见菊花想到酒,十分正常。
而张籍偏偏需要菊花,却又不能喝酒。这倒是让饱满快乐的游兴略有节制之感,然而一种先抑后扬,反而让人觉得这里菊花之盛美,惹人兴致。
他哪里是嫌弃这里菊花多,不过是因为病着,无法对菊端杯。
那阳光下的菊花绚烂摇曳,带露残雨,张籍可不是偶遇,他是每次天晴,都来这里徜徉。
这是他的药,有效。
数年前,有位年轻的朋友肺病晚期,一起行到山林时,他感慨,肯定有一种草本可以治疗他的疾病,但是面对茫茫秋山,他不知道是哪一种。后来他带着遗憾,年轻的生命走了。
比起我这位朋友,张籍是幸运的,他拥有治病的菊花,且在太阳里和菊花同在,那是他生命的秋光,穿透阴霾。
”浮飙解重阴,白日丽青天。
凛凛秋气肃,萧萧风景鲜。
脂车驾我马,览物往于田。
幽兴未能尽,中途复来旋。
古人不可及,独往秖自怜。
岂若偃吾室,优游以忘年。“北宋 · 刘敞《秋晴 》
秋天的浮云未必都会形成降雨,当强劲的北风吹散浮云,秋天的太阳,运行在辽阔的蓝天上,给人一种高远明丽振奋。
可以看到,这首诗里的风,是北方的冷空气,吹散浮云,带来微凉的冷空气。
但是这样的晴而冷,是一种清新感。因为空气微冷,视线极好,阳光下,虽然萧萧落木,但是色彩鲜明,风景靓丽鲜明。
这样的天气,出郊旅行,去看看城市之外的山川田园,快意驾着马车,行驶在两边金色农田的道路上,一种飒爽,夫复何言。
如同现代人在风景开阔的地方飙车,兴致盎然,他也觉得意犹未尽,驾着马车重复走过。这不是幽兴,这是快意的游兴,阳光和风都在鬓发飞扬间。
末了,也是旅游的人常常发出的感慨,在这里,有自己的房子该多好。
这种感觉是真的,现代人依然有,只是操作性不强。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古人除了陶渊明,是真心回家享受田园的山水忍耐枯燥清贫,许多人,也只是向往感慨。
但是这就是自然带给人的最好的调剂和意义啊。
”雨洗秋空明似水,瓦光浮动碧差差。
好风晴日虚窗净,正是幽人养病时。“北宋 · 郑獬《秋晴 》
说过,最难忍受的就是秋冬的阴天和风雨,视线不好,风雨凄冷,生活的压力和烦恼增多,但是雨后天晴,却带给人的是另外一种明丽。这种秋日晴雨的转换,比春夏时节,差别感更大,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可以见彩虹,就是这种可以感受的距离美。
尤其秋天,容易得风寒感冒,中老年人,阴雨天风湿发作,心血管疾病增多。
但是雨后天晴,却给人解压。
那雨后的秋天,明澈湛蓝,如同水一样清洁,那屋檐上还有雨光闪烁,常青的桂树竹子上,闪耀动人的雨滴,更加苍翠。
生病的人,不需要远行劳力,只需要打开窗户,让太阳和风吹进沉闷的室内,就足以身心愉悦。看看阳光下摇曳的竹子,让光线温和沐浴身上,用手放在太阳里,感受阳光的美丽,病情就多半因为气候缓解,加上心情愉悦,康复更快。
通风,沐浴秋阳,这依然是流传到当代的免疫保健方式。通风减少细菌的繁殖,太阳紫外线杀灭一些有害病菌微生物,晒太阳还能补钙。
”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包山寺里秋晴后,霜未浓时橘正香。“南宋 · 周南《赠上人 》
宋朝的僧人很有意思,很多人都热爱写诗,并成为风尚。
这是因为,宋朝早年加大对佛教的投入和管理,官方设置译经院,吸纳了很多文化人才。而且提倡佛教和山林生活结合,所以产生了很多精通佛理,又能够写诗的人。
且很多诗作讴歌自然之美,寄托高洁的情怀,传递古典价值。
这首诗是在调侃中赞美热爱写诗的和尚。
说您这位大师,在梦里还在作诗,找寻灵感,比你的正业念经还要忙碌。
我来告诉你,灵感在哪,不用梦里去找。
你那寺庙,不是现在正秋晴天气吗?那里霜降未来,满山橘树飘香,那是最应景的诗题和灵感啊。
这首诗也很有意思,你本身就在诗里,何苦为难自己?
你本身就在诗里,让我们多有羡慕。
而这首橘诗也含着对这位诗僧的赞美,因为橘树自古是后皇嘉树,正直之树,君子之树,高洁之树。
秋晴之中,橘子红了。那漫山遍野的橘树,如诗如画,这是比橘子洲头更实在的山林景色。因为橘子洲头虽然有名,但是地域小,文大于实。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
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
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
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南宋 · 陆游《秋晴》(1207年9月)
陆游高寿,活了85岁。
这是他82岁的诗。
如果不知道陆游作这首诗的年龄,你会以为这是一位少年或者青年的佳作。
红楼梦中多有陆游诗句的痕迹。比如花气袭人知昼暖,就是陆游的句子。林黛玉不让香菱学陆游,其根本原因在于,陆游晚年那些工丽的句子,是岁月沧桑之后的沉淀,年轻人仅能学到皮毛。
但是以一个老迈之人,能够写出矫健绮丽如年轻人的诗,不得不叫人佩服,天钟奇才。
这首诗是写的秋晴的明丽,气息清新绮丽,且清壮。
身体健康,心地闲适,忧患也就淡然了,这样的状态去游览欣赏秋天的晴朗风光,我觉得秋晴之美,未必不如春之晴美。
你看,那早上的窗户外,明丽和暖的阳光,烘开此时的木芙蓉,菊花,中午睡觉的时候,风送来婉转的鸟声。
我看着书桌上,玉色的砚台正好贮墨,展开的诗笺,在光线里呈现光滑的质地,让人有写诗的愿望。
我觉得我还是那个兴致勃勃,见什么都有兴趣的狂热少年。
看起来让我回归田园,学习耕作,真是名不副实啊。
实际上这是陆游的低调。
这首诗看起来如此华美,但是主要是陆游心境上的。他的确是回乡,率领子孙务农,且自己住的环境,并不华美,是普通的农村的房舍。但是他一生总还留下一些物件相随,让清贫清淡的房间,生出了华彩。但是更多的华彩是来自他内心的乐观。
他将窗外的秋花,写成了如此富丽的景观,这富丽是他人生的叠加,不是实景。
而林黛玉之所以不让香菱效仿陆游,其深沉的原因也在此,因为大观园的富丽和陆游的富丽,是两回事。
而这首诗美,也是陆游晚年心境的乐观,人生每处风景都好,哪怕是人生的垂暮。
秋晴未必减春晴,秋日夕阳别样红。
你也写一首明丽的秋诗吧。明丽才健康!